吴启焰
- 作品数:65 被引量:2,184H指数:24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142
- 2013年
- 城镇化质量和规模是城镇化进程的2个方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认清其间的关系对健康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二者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然后基于改进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江苏省城镇化质量和规模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逐渐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由城镇化质量滞后规模程度较大的滞后型经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协调型向城镇化质量超前规模程度较大的超前型转变;②江苏省城镇化质量和规模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存在着明显的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空间分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江苏省城镇化规模滞后于城镇化质量的现象值得关注,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分类指导城镇化建设。
- 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李红波
-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
-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异特征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和空间回归模型,从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异的过程。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空间集聚格局日趋显著,且东部和中西部区域分别演变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相对集聚区。造成这一分异现象的成因是各种内生因子和宏观经济环境因子的区域间差异及其循环累积作用、空间自相关性的空间近邻效应及极化——涓滴效应。
- 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李红波
-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异
- 哈大交通经济带形成与演化的时空模式研究被引量:37
- 1999年
- 哈( 尔滨) 大( 连) 交通经济带是我国形成历史早、吸引范围广、区域特征明显、发育阶段完善的沿路型交通经济带。自19 世纪末以来,哈大交通经济带历经起步、初成、扩张、延展4 个阶段,发展成为我国东北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及产业最为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集聚──扩散行为最为活跃的空间地域综合体。本文在简要陈述交通经济带理论的基础上,以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客观审视了哈大交通经济带在特定演化阶段的空间模式及其基本特征。
- 杨荫凯张文尝吴启焰
- 关键词:交通经济带地域分工
- 城市破碎用地的交通组织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区域道路穿越城市的负外部性显著,传统的"修复型"应对方案存在道路建设总量和城市交通成本大幅增加的弊端。本文基于交通流分解和城市功能组团化布局提出了"分流型"交通方案,并通过模型计算证明"分流型"交通方案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分流型交通方案可以实现控制交通总成本和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的双重效益;(2)城市功能的组团化布局是分流型方案得以实施的关键;(3)区域道路在规划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地方城镇的发展诉求。在应对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导致的城市用地破碎问题方面,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姜凯凯吴启焰朱喜钢刘春卉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政治周期研究
- 经济发展决定着政府官员的升迁和其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而政府官员的能力和魄力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我国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及地方省长和省委书记一届任期5年,至多连任两届。每一届政府的经济建设能力和其决策选择各不相同,有的激进...
- 张春梅吴启焰
-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政治周期HP滤波
- 南京市住宅价格时空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 以2009-2017年南京市"一主三副"商品房社区为基本研究单元,运用GIS地统计分析中的普通Kriging插值法对"一主三副"住宅价格空间分布进行模拟和估计,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究社区属性、商业区位、交通...
- 尹上岗宋伟轩吴启焰
- 关键词:住宅价格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地理加权回归
- 边缘化新白领的中产阶层化研究:内容、理论构架与未来被引量:10
- 2015年
- 随着国际金融海啸后社会经济矛盾的地理大转移,广大新兴市场化国家内城市新白领阶层的社会经济生境边缘化趋势不可避免。边缘化的新白领必然导致其中产阶层化历程的异化,与常规的中产阶层化特征、机制与社会空间后果相异。本文将新白领及其边缘化中产阶层化机理纳入中产阶层化一般化研究之内,继而构建新白领中产阶层化研究理论构架,以便进一步补充、完善一般中产阶层化理论体系。最终,希望为"十二五"以来面临新转型的中国大城市内城再城市化、更新和转型提供一些发展引导思路。
- 吴启焰刘春卉
- 自然环境与云南历史文化城镇形象设计被引量:15
- 2002年
- 云南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对当地历史文化城镇的形象构成有着普遍而深刻的影响。考虑自然环境特点的云南历史文化城镇形象设计应遵循尊重和顺应自然的亲和原则 ,将自然与人文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性原则 ,以及将城镇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统一考虑的整体性原则。同时要高度关注自然环境在城镇理念形象构成中的重要作用。在城镇视觉形象设计中 ,要注重城乡景观协调的整体效果 ,反映其田园山水城镇特色 ;注重三维景观效果 ;注重视觉体验的心理特点分析 ,组织景观层次系列 ;
- 施维克吴启焰孙弘
- 关键词: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镇城市形象设计
- 对西方国家都市区发展的反思与借鉴被引量:17
- 2000年
- 都市区一体化这一概念对于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界并不陌生 ,但是从城市管制角度出发将之引入城市集聚区内 ,解释、引导区内交互作用的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空间组织、社会构造则是近来的事。首先 ,分析欧美都市区发展的负面因素、都市区城市政治权力上升趋势之后 ,认为都市区对区域城市化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引导和组织是一种客观必然 ;然后认为区域性大都市带的发展因当从交通设施的建设、住房与就业问题的对策和都市区发展的长期目标这三方面来认识。最后指出尽管都市区的发展和组织是区域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一种保障 ,充满机遇与挑战 ;但是它并不是区域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反它是传统区域———城市发展方式。
- 吴启焰施维克任东明张京祥
- 关键词:都市区住房就业城市发展城市化
- 我国城市住房供给的路径及其依赖——以昆明市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深刻认识我国城市住房供给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运用路径依赖的相关理论,以昆明市住房供给为案例,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出现的几次大的变革。研究中,将公房供给部门和商品房供给部门进行分离,并从二者的机构变迁、其与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机构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住房供给是在政府决策与市场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发展变迁的,这些制度变迁及其路径依赖现象不仅导致了住房供给管道中公房供给和商品房供给的不平衡,而且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问题激化、住房价格过高的根本原因之一。
- 曾文吴启焰
- 关键词:商品房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