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佳 作品数:38 被引量:81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电气工程 理学 农业科学 更多>>
一种氧化锰/石墨烯催化剂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电极催化剂,具体的说是一种氧化锰/石墨烯催化剂的应用。所述氧化锰/石墨烯催化剂用于空气电极中。催化剂采用化学还原氧化石墨和水热合成的方法分别制得石墨烯和氧化锰,利用物理滴涂的方法实现氧化锰在石墨烯膜表面的修饰,... 吴佳佳 张盾文献传递 一种石墨烯基复合空气电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石墨烯为载体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基复合氧还原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由石墨烯和氢氧化钴组成,氢氧化钴的担载量为3.2-15μg/cm<Sup>2</Sup>。所述的石墨... 吴佳佳 张盾文献传递 硫酸盐还原菌与假交替单胞菌共同作用下的Q235碳钢腐蚀 <正>硫酸盐还原菌(SRB)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腐蚀微生物,人们围绕其对腐蚀的影响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然而,绝大多数工作以SRB单菌株为研究对象,而在实际自然环境中,SRB往往与其他微生物并存形成复杂的生物群落[1-2]。群... 吴佳佳 王鹏 张盾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 碳钢腐蚀 假交替单胞菌 文献传递 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苄基喹啉季铵盐产品中二聚体的含量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苄基喹啉季铵盐(BQC)是一种常用的酸化缓蚀剂,其合成中的副产物苄基喹啉季铵盐二聚体(BQD)被发现对金属腐蚀具有更高效的缓蚀作用。为了明确合成产物中BQD的有效含量,建立了测定BQD含量的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法。方法通过合成并提纯得到了BQD,使用元素分析、质谱、核磁、红外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氘代氯仿作溶剂,选择化学位移在δ12附近的BQD单峰和化学位移在δ5附近的内标物二溴甲烷的单峰作为定量峰,根据两峰的面积之比,计算得到产物中BQD的有效含量。结果合成产物中BQD质量分数为11.6%,与加入BQD纯品的比对实验结论基本一致。结论建立的核磁共振氢谱内标法是一种简便、快捷、结果可靠的BQD含量检测方法。 王婧 胡华友 杨震 刘思源 吴佳佳 王业飞关键词:酸化缓蚀剂 核磁共振氢谱 石墨烯对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溶解氧还原反应的影响 引言——微生物腐蚀表明微生物与基体材料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作用,换个角度,如果有效利用这种相互作用,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微生物燃料电池就是利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典范。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微生物与电极材料之间的作用,将微生物氧化... 吴佳佳 张盾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 石墨烯 文献传递 碳钢在聚球藻与假交替单胞菌共同作用下的腐蚀研究 谭法启 吴佳佳 张盾一种钴基催化剂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洋防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钴基催化剂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钴基催化剂电极,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沉积钴基复合催化剂。所述钴基复合催化剂由Co与Co(OH)<Sub>2</Sub>组成。本发明制备的钴基催化剂电... 吴佳佳 王鹏 张盾文献传递 阴极溶解氧还原反应动力学及多因素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张盾 侯保荣 吴佳佳 王毅 王鹏 该项目所属科技领域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阴极溶解氧还原反应在金属材料电化学腐蚀、燃料电池、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扮有重要角色,典型环境中不同材料上溶解氧还原反应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是国内外关注热点。该项研究探讨了...关键词:关键词:钢铁材料 电化学腐蚀 天然海水中铜离子的添加对EH40钢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天然海水中添加1.5、15 mmol/L铜离子对EH40钢腐蚀速率、腐蚀产物形貌及成分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天然海水实验室挂片的方式进行4周的腐蚀实验,定期对试样进行表征,并检测海水环境参数。结果在海水中添加1.5、15mmol/L铜离子后,EH40钢的腐蚀速率加快,同时表面腐蚀产物出现特殊分层现象,并包含铜单质层。结论海水中添加1.5、15 mmol/L铜离子,对EH40钢腐蚀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三种机制,铜离子水解形成酸性腐蚀环境、铁和铜离子的置换反应消耗试样基体、Fe-Cu电偶腐蚀池加速阳极铁的溶解。 徐鸣 吴佳佳 张盾关键词:铜离子 腐蚀速率 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1年 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sedimentmicrobialfuelcells,SM FC s),是一种基于沉积物环境体系,利用其中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首先介绍了SM FC s的工作原理,突出了微生物的作用。接着从电极本身和环境两方面综述了SM FC s的性能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前者包括电极材料、电极设计、外加动力控制、外加电路控制等,后者包括有机物的供应、氧浓度、温度、电导率等。最后介绍了SM FC s在传感器供电方面的应用实例。 吴佳佳 张盾 万逸关键词:功率密度 电极材料 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