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2篇凋亡
  • 2篇凋亡抑制
  • 2篇凋亡抑制基因
  • 2篇凋亡抑制基因...
  • 2篇抑制基因
  • 2篇基因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白血病细胞
  • 2篇LIVIN基...
  • 2篇表达及临床意...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尿酸
  • 1篇血尿酸检测
  • 1篇炎症
  • 1篇阳性
  • 1篇氧化性应激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青岛大学

作者

  • 9篇吕涛
  • 4篇沈武龙
  • 2篇薛霞
  • 2篇辛晓静
  • 2篇管洪在
  • 1篇李永春
  • 1篇李晓艳

传媒

  • 2篇临床荟萃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人民军医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结核病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2012年
尽管目前对结核病的治疗经济、有效且耐受性好,但结核病仍然是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全世界每年新增结核病例880万,每年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过去10年,结核病的治疗与预防策略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结核病例增长虽然趋缓,但就全球来说,消灭结核病依旧任重道远。
吕涛沈武龙李永春
关键词:疫苗细胞因子类抗体
吗啡及甲基安非他明检测假阳性7例分析
2010年
吕涛李晓艳薛霞
关键词:吗啡甲基安非他明
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Livin基因在急、慢性白血病病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1例不同时期AL病人和22例慢性白血病病人...
吕涛
关键词:LIVIN基因白血病RT-PCR
文献传递
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抑制基因Livin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Livin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1例不同时期AL病人白血病细胞Livin mRNA的表达水平,以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AL病人白血病细胞L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为53.7%。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病人Livin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53.6%,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0.0%)(P=0.035、0.017)。初治和复发AL病人白血病细胞Livin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4%、85.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5、0.004)。缓解组病人L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为15.4%,明显低于初治组和复发组(P=0.004、0.030),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计数≥50×109/L的初治白血病病人Livin mRNA的阳性表达率(77.8%,7/9)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50×109/L的初治病人(25.0%,3/12)(P=0.022),其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后者(T=6.50,P<0.05)。结论 Livin mRNA过度表达参与了AL的发病,可作为AL的诊断、复发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Livin mRNA表达在AL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或)抗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导致AL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可作为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吕涛管洪在
关键词:LIVIN基因白血病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某机关干部151例血尿酸检测结果分析
2011年
2010年5月,对本院机关及文职干部151例进行了血尿酸检测。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机关及文职干部151例,男142例,女9例,年龄22~46岁。1.2试剂与仪器试剂:尿酸试剂盒(酶比色法,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沈武龙吕涛
关键词:血尿酸检测干部体检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吕涛辛晓静管洪在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疗法
呼气成分分析—检测早期肺癌的新方法
2011年
肺癌居癌症死因的第一位,且由于早期不易确诊使肺癌的预后较差。目前胸部平片、痰细胞学或CT摄影等筛查技术并不能满足肺癌早期诊断的需要。应用电子嗅觉器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检测的气相分析,呼气中一氧化氮分析以及呼气中冷凝物(EBC)分析等各种呼气成分分析作为简便易行的非侵入性技术,可用于研究检测气道中肿瘤形成过程。将体内气体呼入冷却器,水气冷凝后就可得到EBC。已经证明EBC在研究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炎症和氧化性应激方面有一定价值,因为EBC含有可测量的气道炎症和氧化性应激标志物。不仅如此,已证明EBC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可用于监测哮喘等疾病的严重程度,还可作为一种替代标准物来检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目前,有关肺癌EBC的研究还很有限。然而,由于它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非侵入性诊断技术,未来有望应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吕涛
关键词:炎症肺癌氧化性应激
乙肝患者肝细胞癌患病风险及其预防
2010年
本文阐述了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罹患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对于30岁以上的乙肝患者,HBVDNA浓度大于10^4拷贝/毫升时强烈预示肝细胞癌患病风险高,此指标还独立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ALT),其他肝细胞癌的预测指标包括HBV基因型(基因型C提示风险增加)和血清ALT值(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以上)。拉米夫定持续治疗如果有效,则可抑制病毒,降低并发症风险,并延缓疾病进展。
吕涛沈武龙薛霞
关键词:乙肝患者肝细胞癌患病风险
类风湿关节炎的他汀类药物治疗
2011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致残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生活质量(QOL)不断恶化相关。除了对QOL产生不利影响(包括身体和社交功能,躯体痛、一般健康情况以及心理健康得分),RA对于社会和国家卫生系统也是一个经济负担。因此,需要有新的治疗方法,以有效减轻个人和社会负担。
吕涛沈武龙辛晓静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他汀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