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毅桦

作品数:25 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新生儿
  • 5篇儿童
  • 4篇患儿
  • 4篇活性
  • 4篇肺炎
  • 3篇胆红素
  • 3篇胆红素血症
  • 3篇蛋白
  • 3篇早产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综合征
  • 3篇红素
  • 3篇肺表面
  • 3篇肺表面活性
  • 3篇肺表面活性物...
  • 3篇高胆红素
  • 3篇高胆红素血症
  • 3篇表面活性物质

机构

  • 25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25篇叶毅桦
  • 10篇黄莹
  • 9篇李锐钦
  • 8篇邓皓辉
  • 8篇张素芬
  • 5篇陈志凤
  • 4篇康春华
  • 4篇黄全发
  • 4篇邝玉子
  • 3篇陈健华
  • 3篇袁慧珍
  • 2篇张若愚
  • 2篇招建华
  • 2篇胡惠兰
  • 2篇赵炜
  • 2篇曾伟斌
  • 2篇朱晓燕
  • 1篇尹雪玲
  • 1篇郭志勤
  • 1篇陈惠玲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脑钠肽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心功能状态与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支气管肺炎患儿52例。其中并心力衰竭(心衰)患儿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4个月~4岁。未并心衰患儿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6个月~5岁。健康对照组婴幼儿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个月~5岁。3组儿童均抽取静脉血离心后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BNP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CK-MB水平,同时应用心脏超声诊断仪测定及计算心功能指标。结果支气管肺炎并心衰患儿血清BNP水平[(182.45±57.32)ng/L]、CK-MB水平[(48.19±16.08)IU/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35.12±13.84)ng/L、(11.48±4.29)IU/L](Pa<0.01),支气管肺炎未并心衰患儿血清BNP及CK-MB水平分别为(43.69±19.55)ng/L、(13.06±5.64)IU/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支气管肺炎并心衰患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小轴缩短率(FS)、主动脉峰值流速(PFVA)及肺动脉峰值流速(PFVP)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a<0.01),支气管肺炎未并心衰患儿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血清BNP水平与CK-MB水平呈正相关(r=0.28 P<0.05),与LVEF、FS、PFVA、PFVP均呈负相关(r=-0.65,-0.58,-0.32 Pa<0.01;r=-0.39 P<0.05)。血清CK-MB与LVEF、FS均呈负相关(r=-0.30,-0.26Pa<0.05),与PFVA、PFVP均无相关性(Pa>0.05)。结论血清BNP水平可作为支气管肺炎患儿并心衰的实验室指标。
叶毅桦黄莹张素芬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脑钠肽心力衰竭心功能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系列研究
李锐钦邓皓辉邝玉子张素芬黄全发伦丽芳叶毅桦袁慧珍阮雪玲招建华胡惠兰
该课题是1996年广东省卫生厅立项,由研究单位解决经费下完成的。换血疗法主要用于去除体内过高的间接胆红素,使其下降至安全水平,此外也可纠正贫血、治疗严重的败血症及药物中毒等。其途径主要有脐静脉插管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而...
关键词:
关键词:换血疗法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药物中毒
新生儿硬肿症血清钠浓度变化观察114例报告
2001年
叶毅桦李锐钦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血清病理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及血清S100B蛋白变化的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CSF)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43例,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12例,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9例,病毒性脑炎(简称病脑)22例。对照组患儿18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肠套叠各6例,血管瘤、急性阑尾炎各3例。中枢神经系统患儿治疗前后留取血清及CSF标本,对照组术前留取血清及CSF标本。CSF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采用ELISA检测。结果治疗前结脑、化脑和病脑患儿CSF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0.001)。恢复期结脑、化脑和病脑患儿CSF及血清中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但结脑患儿CSF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仍均高于对照组(Pa<0.01),而化脑组和病脑组患儿CSF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a>0.05)。结论CSF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测定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
黄莹叶毅桦华莉张淑如
关键词:S100B蛋白中枢神经系统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病原菌检测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病原菌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该院近4年多来NICU病房机械通气并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并发VAP59例,发生率为20.77%;死亡15例(25.42%)。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机械通气时间越长,VAP的发生率越高。而发生VAP的新生儿,其住院时间亦明显延长。支气管分泌物培养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结论:VAP的发生与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相关;其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主要是葡萄球菌和孪生球菌属;对VAP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呼吸道管理;发生VAP的时候应及时进行支气管分泌物培养,以指导临床用药。
叶毅桦黄莹陈志凤张素芬郭志勤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高危因素病原菌
窒息新生儿生后24小时血糖的检测结果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生后 2 4小时血糖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93例新生儿于生后 2 4小时内、治疗前抽血送检 ,2 0例正常新生儿于生后次日清晨抽血送检。血糖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 :(1)重度窒息组血糖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及对照组。(2 )死亡儿血糖明显高于存活儿 (P <0 .0 0 1) ,且高血糖发生率亦高 (P <0 .0 0 1)。(3)重度窒息儿高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儿 (P <0 .0 0 1)。结论 :窒息早期由于应激 ,儿茶酚胺及皮质醇分泌增加 ,促使血糖升高 ,与病情和预后有一定联系。病情越重 ,血糖越高 。
叶毅桦黄莹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血糖检测应激预后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锌检测及补锌治疗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锌水平的变化及补锌治疗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儿科门诊治疗的143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血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补锌辅助治疗后血锌水平明显升高,补锌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患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补锌辅助治疗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有明显的疗效。
叶毅桦黄莹康春华赵炜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补锌治疗
新生儿硬肿症血浆蛋白C抗凝活性的测定被引量:2
2001年
邓皓辉李锐钦陈健华叶毅桦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血浆
5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肾功能改变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肾功能改变。方法对52例新生儿高胆进行尿常规、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和外周血尿素氮(BUN)的检验,并同期对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测定。结果高胆组血BUN和尿α1MG、β2MG、ALB、IgG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胆组α1MG和β2MG异常率高,分别为78.9%和73.1%。结论高胆新生儿多数有肾功能损害。在反映肾功能损害方面,尿α1MG、β2MG比尿常规和血BUN要灵敏。
尹红邝玉子殷思纯叶毅桦张拔山
关键词:肾功能试验
早产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防治早产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12对24例早产双胎儿,按出生先后顺序分为第一出生双胎儿组(FBG)和第二出生双胎儿组(SBG)。胎儿出生前所有孕妇均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双胎儿出生后4h左右均向气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用药剂量和用药后胎儿血气变化,RDS的发生情况及其转归。结果 FBG和SBG平均应用PS的量分别为(77. 3±20. 7)mg/kg和(76. 2±15. 0)mg/kg, (t=0. 45,P>0. 05)。两组需氧时间分别为(8. 0±7. 1)和(8. 4±7. 3)d,各有1例需氧超过28d。PS注入前后两组组内对比,pH和PaO2 差异显著,显示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纠正。RDS发生率FBG为25%,SBG为50%;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1. 67%,总存活率95. 83%结论 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和胎儿出生后使用PS能降低早产双胎儿RDS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PS对RDS有治疗作用。
陈健华叶毅桦朱晓燕邓皓辉蓝光明李锐钦
关键词:早产儿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地塞米松肺表面活性物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