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景敏

作品数:2 被引量:108H指数:2
供职机构:胜利石油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黄河三角洲
  • 1篇地学信息
  • 1篇地学信息图谱
  • 1篇信息图谱
  • 1篇演替
  • 1篇演替过程
  • 1篇土地覆被
  • 1篇土地利用
  • 1篇谱分析
  • 1篇黄河三角洲地...
  • 1篇变化图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作者

  • 2篇刘高焕
  • 2篇叶庆华
  • 2篇娄维国
  • 2篇叶景敏
  • 2篇田国良
  • 1篇常军
  • 1篇刘庆生
  • 1篇黄翀
  • 1篇石亚男
  • 1篇陈沈良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2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时空复合变化图谱分析被引量:63
2004年
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时空复合体模型为依据,提出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研究方法,并把记录这种时空复合信息的基本单元称之为图谱单元,它是由相对均质的地理单元和相对均质的时序单元复合而成的空间-属性-过程一体化数据.以黄河三角洲40a(1956~1996年)土地利用4期空间数据(1956年,1984年,1991年,1996年)为基础,合成了一系列土地利用图谱,包括3个时序单元的土地利用变化图谱,40a变化过程图谱,并通过建立信息重映射表对图谱单元时空复合信息进行重新分类、提取与综合,即图谱重构,提取了黄河三角洲40a土地利用变化的涨势系列图谱、40a涨势变化过程图谱和40a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式图谱.图谱分析采用空间查询与统计分析、图谱单元分类排序、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三种方法相结合,逐一分析不同时序单元、不同时间尺度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40a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式图谱的区域分异特征.运用图谱方法对区域性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空间格局斢肟占涓窬值亩浠探辛艘惶寤淖酆涎芯?
叶庆华刘高焕田国良叶景敏陈沈良黄翀刘庆生常军石亚男娄维国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学信息图谱土地利用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覆被演替图谱被引量:47
2004年
本文根据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盐生、湿生、中生以及人工等不同生境的生态景观类型 ,将本区土地覆被类型分为 9类 ,即研究区海域、滩涂、柽柳 -翅碱蓬群落、獐毛 +白茅群落、芦苇 +荻群落、有林地、天然河流与人工水体、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从遥感影像数据 (包括LandsatTM432、CBERS 1CCD432 )和专题矢量数据中提取了 1 984、 1 991、 1 996和 2 0 0 0年四期土地覆被数据 ,采用区域质心函数计算四个时期 9类覆被的分布重心 ,并合成土地覆被重心演替过程图谱 ,通过图谱分析 ,归纳出湿地植被演替的三种模式 ,即陆进模式、海退模式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模式 ,为认识新生湿地植被演替规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制定湿地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叶庆华田国良刘高焕叶景敏娄维国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覆被演替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