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哲学宗教
  • 15篇文化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心理
  • 13篇心理咨询
  • 7篇教育
  • 6篇心理健康
  • 6篇心理健康教育
  • 4篇大学生
  • 4篇实战
  • 4篇高校
  • 3篇心理学
  • 3篇心理治疗
  • 3篇性格
  • 3篇社会
  • 3篇理学
  • 3篇来访者
  • 2篇心理疾病
  • 2篇心理问题
  • 2篇学生心理
  • 2篇学校教育
  • 2篇学校心理
  • 2篇人际

机构

  • 29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工程...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教育委...
  • 1篇文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第...

作者

  • 30篇叶斌
  • 1篇张亚
  • 1篇黄伟清
  • 1篇张志刚
  • 1篇楼军江
  • 1篇胡俊
  • 1篇易振华
  • 1篇章震宇
  • 1篇金瑜
  • 1篇张卫东
  • 1篇朱晓慧
  • 1篇刘飞
  • 1篇郑宁
  • 1篇朱建军

传媒

  • 10篇思想.理论....
  • 2篇心理科学
  • 2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大众心理学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上海商业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素质教育大参...
  • 1篇家庭用药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人生与伴侣(...
  • 1篇“网络与青少...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来访者请客送礼的讨论被引量:3
2002年
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心里治疗与心里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刊于 2 0 0 1年开始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推出了与心理治疗及心里咨询相关问题的讨论专栏 ,专栏的目的在于讨论和澄清有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以达到“百家争鸣”和普及与提高之目的。今年本专栏将继续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经一些同行和读者建议 ,本刊在今年的讨论中将集中就心理治疗、咨询人员与其来访者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可能涉及的题目有 :治疗者是否可以与来访者有在门诊时间以外的接触等 ;治疗者是否可以和来访者具有治疗及非治疗性的双重关系等 ;心理治疗者自身的人格特点对治疗关系的影响等。希望国内同行对上述问题踊跃投稿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也希望大家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值得讨论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将分期、分批整理和筛选大家的意见予以刊登或在必要时分别邀请不同心理治疗学派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来信请寄本刊 (1 0 0 0 83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 51号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中国心里卫生杂志 )或专栏负责人钱铭怡教授 (1 0 0 87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请在来稿中写明作者的工作单位、职业 ,以及通讯地址。
叶斌朱建军郑宁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谈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保密问题被引量:4
2001年
所谓"危机",是指个体无力应付困境的一种状态.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比其它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而这时危机干预是我们自然而然会面对的一件事.不过,在危机干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常常会涉及到,那就是保密问题:我们是将危机事件保持在自己和当事人之间呢,还是让更多的资源介入?我们在保密和不保密之间作出选择时依据的原则又是什么?
叶斌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保密心理咨询
最后一刻的行动者
2006年
任何事情总要习惯性地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但完成的质量通常是部门中最高的。为什么不到最后一刻,体内的马达总是发动不起来呢?
叶斌乐春(图)
关键词:性格社会生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被引量:8
2008年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20多年来,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文件,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着不少困境,如学生不信任、缺乏专业性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必须在制度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发展等方面进行筹划。
叶斌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简析被引量:4
2001年
时代的发展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关注.的确,现代社会对个体的心理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作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教育场所,负有培育具有良好心理素养和心理健康状态的下一代的职责.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在一些文件中也作了相应的指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叶斌
关键词:学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评价教材质量
成与败的较量:多难困境中的心理咨询被引量:1
2003年
“心理教育”这个栏目我与同事已经酝酿好久了,与资深心理咨询师叶斌教授及相关人士的沟通也进行了许多次。今天,她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叶老师的稿件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可以说,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文章——它文笔清新流畅,以亲切自然牵引读者的目光;它真实而不矫饰,以科学的精神探索教育与心理问题;它基于现实而又不乏理论思考,以作者的智慧启迪读者的思维……我十分感谢叶老师百忙之中对我们刊物的支持,并期待更多的读者在关注栏目成长,为我们出谋划策的同时,成为我们的作者,共同为推进我国的心理教育事业和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努力。
叶斌
关键词:心理咨询谈话技巧个案分析学习环境家教指导
探索性因素分析——最近10年的评述被引量:77
2003年
目的:(1)介绍国外心理统计学界对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几个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2)系统地评述过去10年里(1991~2000年)我国心理学研究者对这一技术的使用情况;(3)强调运用这一技术时值得注意的一些事项,以期这一技术对我国心理学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作者检索了<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在1991~2000年间与探索性因素分析有关的文章,对其中以探索性因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的重点文章(feature article)进行了编码,统计了频数及百分比分布.结果: 我国心理学研究者在积极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这一先进统计技术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确定因素个数时,倾向于机械地依靠某个单一方法来作决定,(2)大量使用正交旋转,(3)过于依赖SPSS,(4)对因素分析过程中的重要信息/结果报告不够.结论:探索性因素分析在过去十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能吸收国外同行的一些观点,探索性因素分析这一技术在我国心理学研究中必将获得更广泛有效的应用.
范津砚叶斌章震宇刘宝霞
关键词:心理统计学心理学研究
“马加爵悲剧”现象的心理学解读被引量:1
2004年
叶斌
关键词:马加爵事件心理困扰心理冲突自卑感
投射测验与心理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如果你给学生"树"这样一个主题,让他们在一张空白的A4纸上作画,要求尽快完成.两个学生最后画出的图如上所示.
叶斌
关键词:投射测验心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人格特征
既往免疫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再次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评估晚期胃癌患者初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进展后,再次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初始免疫治疗进展后,再次接受免疫治疗的17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资料。初始免疫治疗方案包括ICIs (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及恩沃利单抗)联合化疗(氟尿嘧啶类、紫杉类、奥沙利铂为主)或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呋喹替尼)。再次接受免疫治疗方案,包括原免疫药物,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PD-L1)抗体间的互换,不同PD-1抗体间的互换。两次免疫治疗间可接受或不接受其他治疗。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17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8个月。初始免疫治疗阶段,11例(64.7%)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4例(23.5%)患者获得疾病稳定(SD),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个月。再次接受免疫治疗后,2例(11.8%)患者达PR,8例(47.1%)患者达SD,中位PFS为3个月。对初次免疫治疗最佳疗效达PR者,再次接受ICIs后,疾病控制率(DCR)为81.8%(9例/11例)。再次免疫治疗期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多为1~2级,无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结论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初次ICIs治疗,病情进展后,再次接受免疫治疗可能带来一定获益,且治疗安全性较好,是晚期胃癌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之一。
祁清华王银华王颜叶斌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