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琳
作品数:
3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陈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韩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白贝贝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王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李渝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1篇
文化科学
主题
2篇
血小板
1篇
性疾病
1篇
血管
1篇
血管性疾病
1篇
血栓
1篇
血栓形成
1篇
血小板减少
1篇
血小板减少症
1篇
血小板增多
1篇
血小板增多症
1篇
血液
1篇
血液病
1篇
原发性
1篇
原发性血小板...
1篇
增多症
1篇
增殖
1篇
增殖性
1篇
真性
1篇
真性红细胞增...
1篇
真性红细胞增...
机构
3篇
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3篇
陈烨
3篇
史琳
2篇
王芳
2篇
白贝贝
2篇
韩雪
1篇
赵森
1篇
王春键
1篇
李渝
传媒
1篇
内科急危重症...
1篇
中国病案
1篇
中国医药
年份
1篇
2015
2篇
2014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问题链教学法在血液病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4年
血液病学因涉及基础医学、骨髓细胞形态学等较多内容而成为医学本科生难以掌握的临床课程之一。问题链教学法是以问题串的形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发展性教学方式。在血液病教学中首次引入"问题链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协作及表达的能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白血病为例介绍问题链教学法应用于血液病教学的具体过程,并对其效果及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价和分析。
陈烨
史琳
李渝
关键词:
临床教学
血液病
白血病
骨髓增殖性肿瘤伴发血管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患者血管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4年2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93例MPNs[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中24例患者无血管并发症,69例患者伴发血管疾病。对无、伴发血栓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年龄、性别、全血细胞计数、JAK2V617F基因突变等)进行回顾研究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①93例MPNs患者中ET56例,Pv33例,PMF4例。JAK2V617F阳性率70.3%(45/64);79.6%(74/93)患者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血管事件发生率74.2%(69/93),其中动脉血栓症63例,出血事件6例。②血栓事件危险因素分析:血栓组男性、白细胞计数〉10×10^9/L、血红蛋白〉170g/L、≥2项血管危险因素、栓塞史比率高于非血栓组[68.2%(45/66)比41.7%(10/24),65.2%(43/66)比37.5%(9/24),59.1%(39/66)比25.0%(6/24),59.1%(39/66)比25.0%(6/24),37.9%(25/66)比0.0%(0/2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栓塞史[比值比(OR)=12.768,95%置信区间(CI):2.320~70.265,P=0.003]、男性[OR=5.426,95%CI:1.592~18.488,P=0.007]、≥2项血管危险因素[OR=4.062,95%CI:1.194—13.818,P=0.025]、白细胞计数〉10×10^9/L[OR=3.741,95%CI:1.107~12.646,P=0.034]为MPNs血栓事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PNs血管并发症,尤其是血栓事件发生率高。栓塞史、男性、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高多项血管危险因素与MPNs发生血栓事件相关;白细胞计数增高、栓塞史、年龄〉60岁、多项血管危险因素为MPNs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烨
韩雪
白贝贝
王芳
史琳
赵森
王春键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栓形成
成人梅毒感染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例
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48岁。因“外阴不适6d,牙龈出血伴皮肤紫癜5d”于2013年7月24日人院。患者6d前出现外阴不适,伴局部红色小片状皮疹,在某医院就诊,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plasmareagin,RPR)阳性,诊断“梅毒”,给予长效青霉素(具体剂量不详)肌肉注射及醋酸泼尼松25mg口服治疗,当日夜间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发热,
韩雪
史琳
白贝贝
王芳
陈烨
关键词:
梅毒
血小板减少
赫氏反应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