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全党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盆地
  • 3篇气藏
  • 3篇准噶尔盆地
  • 3篇储层
  • 2篇山岩
  • 2篇凸起
  • 2篇气田
  • 2篇火山
  • 2篇火山岩
  • 2篇反演
  • 2篇测井
  • 1篇低阻
  • 1篇低阻油气层
  • 1篇底水
  • 1篇地震属性
  • 1篇递推
  • 1篇递推法
  • 1篇断层
  • 1篇断层解释
  • 1篇断块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新疆...

作者

  • 13篇史全党
  • 8篇石新朴
  • 4篇廖伟
  • 4篇胡清雄
  • 4篇胡宗芳
  • 3篇贺陆军
  • 3篇邵丽
  • 2篇吴超
  • 2篇侯向阳
  • 2篇侯磊
  • 2篇陈如鹤
  • 2篇李臣
  • 1篇颜泽江
  • 1篇李志鹏
  • 1篇陈林
  • 1篇单江
  • 1篇李波
  • 1篇高辉
  • 1篇张南
  • 1篇宋元林

传媒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内江科技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及油源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侏罗系是四棵树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进一步查明侏罗系油气来源,落实生烃中心,对今后勘探选区选带十分重要。本文在对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以及埋藏史和生烃潜力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原油分类、油源对比及油气运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主要发育湖相泥岩和河沼—三角洲相煤系两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丰度较高,主体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局部演化程度高,生气潜力大;八道湾组具晚期快速埋藏生烃特点,四棵树凹陷主体以生油为主;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指纹对比发现,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含A、B两类原油,A类原油主要源自八道湾组中段湖相泥岩,生油母质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B类原油的生油母质主要为高等植物,应主要来自八道湾组上、下段煤系地层;据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和重排甾烷/规则甾烷反映出的运移效应推断,卡因迪克构造带以南至西湖构造之间存在八道湾组烃源岩的生油中心,是卡6井区和西湖1井头屯河组原油的主要供烃区,该区域是今后侏罗系勘探的有利区带。
石新朴齐雪峰史全党胡宗芳侯磊
关键词:八道湾组头屯河组烃源岩油源对比生物标志化合物
高浅南区边水断块油藏类型及剩余油特征被引量:9
2012年
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在开发后期极为复杂,不仅受多个因素的控制,同时,某一种因素单独控制的剩余油非常分散且数量有限。针对高浅南区小断块油藏边水发育的特点,考虑剩余油的主控因素、断块油藏的形状、天然能量的充足程度以及能量供体等将边水断块油藏划分为3类:开启型边水断块油藏、半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以及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并研究了每种油藏类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和挖潜潜力。发现:开启型边水断块油藏采出程度最高、剩余油少而分散;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采出程度最低、剩余油多而连片;半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介于两者之间。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每种油藏类型的特点提出了下一步挖潜的技术对策。
李志鹏林承焰史全党李润泽彭学红
关键词:剩余油边水断块油藏油藏类型
微重力技术在中深层气藏开发上应用:以新疆油田滴西121井区为例
2025年
天然气富集差异会引起地下介质密度较大的变化,进而引起地表重力值的响应。微重力技术通过测量地表重力值来监测气藏开发区地下密度变化,从而推测气藏开发中的流体变化。微重力监测的重力异常分离提取对于精细刻画气藏开发层段的密度变化至关重要。优选深度递推法实现不同尺度重力场分离,提取得到可靠的剩余重力异常场,以新疆油田滴西121井区为例,结合钻探与生产动态数据,研究剩余微重力异常与储层特征的关系。本文将微重力技术应用于中深层储层的气藏开发,创新性地针对研究区地质情况建立砂地比正演模型,分析砂体厚度在剩余重力异常场中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微重力技术在中深层气藏开发中应用效果较好;气藏开发层段砂地比越高,剩余微重力异常越低,与正演认识相符,并与地震数据刻画的砂体分布规律一致。
胡宗芳胡清雄蔡贇张长瑞史全党徐桂红覃建强解远刚邓申申朱鹤文白雪
关键词:气藏开发剩余重力异常
基于目标层的沿曲面重力场反演方法、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目标层的沿曲面重力场反演方法、装置,包括以目标区域的目标层曲面为约束,在目标区域的布格重力异常场中逐层剥离掉浅层剩余重力异常场,并减去目标层以下的区域重力异常场,获得目标层曲...
胡清雄石新朴史全党胡宗芳覃建强贺陆军解远刚张长瑞阳程宇程慧慧
滴南凸起二叠系沉积前古地貌特征及恢复方法浅析
2017年
滴南凸起二叠系气藏储层发育段与其沉积前古地貌位置密切相关,古地貌是控制沉积体系发育特征与砂体分布的主要因素。针对研究区勘探程度低且井控程度分布不均的特点,将钻井与地震紧密结合,采用层拉平法对二叠系沉积前古地貌进行恢复。恢复结果表明该区古地貌可划分为东部隆起带和西部凹陷带2个地貌单元,其中东部受中间高四周低的古地貌格局影响,二叠系砂体呈断续天窗展布,古构造低部位发育有利砂体;西部凹陷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砂体发育广泛,是勘探开发的有利地区。
史全党
关键词:古地貌特征二叠系凸起储层发育砂体分布西部凹陷
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岩相分类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相分类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岩相分类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前者包括:获取待预测井的测井特征;将待预测井的测井特征输入岩相分类模型;岩相分类模型输出待预测井的岩相分类结果。本发明结合梯度提升决...
石新朴史全党张耀续贺陆军覃建强解远刚张长瑞张南邵丽阳程宇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气藏评价与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石新朴柳海李臣颜泽江廖伟李波胡清雄张锋单江宋元林王晓磊史全党
该项目针对火山岩气藏成藏模式不清、勘探评价方向不明、储层刻画难度大、剩余储量分布不清及动用方式难以确定等难点,创新集成地震、测井、试井、钻井、化学、数模多学科多技术,创新了滴南凸起石炭系油气藏富集规律及三控一体。成藏模式...
关键词:
关键词:火山岩气藏储层描述准噶尔盆地
呼图壁气田地层水分布及水侵模式被引量:3
2012年
呼图壁气田是存在边底水的贫凝析气藏,目前开发进入稳产后期,部分气井开始见水,但地层水的分布及规模尚不清楚,这对气田的持续开发不利。通过背斜构造、断层和储集层非均质性等地质因素对地层水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对水侵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气藏水侵具有差异性,各气井见水具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水体总体由西向东向气区范围推进。结合各气井的水侵特征,将气藏水侵分为边水横侵型、底水锥进型、底水纵窜型和边底水横侵型等4种主要模式。
史全党王玉居来提.司马义石新朴廖伟李臣陈如鹤廖剑波陈庆
关键词:呼图壁气田边底水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低阻气层成因分析与识别方法研究——以K83井区为例被引量:6
2020年
为解决常规测井方法难以有效识别低阻气层的难题,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K83井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乌二段气藏为例,利用岩心分析化验数据、录测数据、试油数据等资料,分析了低阻气层成因及识别方法。通过研究,认为目的层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与下部常规油层相比,储层岩石粒度较细,泥质含量高,储集空间类型与孔隙结构复杂,粘土矿物含量高,是形成该地区低阻气层的主要原因。利用气层在声波、密度和中子三条曲线上的响应特征,提出利用该地区的三孔隙度差值与比值法进行气层识别,对全区所有井进行了二次解释,并提出了试气井段。试气井段产气数据表明,该方法对低阻气层的识别结果较可靠,在生产中具较好适用性。
石新朴史全党侯向阳侯磊胡宗芳邵丽刘金香
关键词:低阻油气层
基于广义S变换的处理技术及断层解释——以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克022井区石炭系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石炭系发育火成岩,高速火成岩对下伏地层具有遮挡作用,使火成岩内部成像质量变差,不利于精细勘探。中拐凸起石炭系油气藏油气分布规律复杂,各个圈闭具有不同的油水界面。油气分布受断裂控制明显,对断层的精细刻画受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其中小断层的识别难度较大。常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补偿高频的同时,降低了数据信噪比,给构造解释,尤其是小断层的识别增加了难度。为满足后期精细勘探的需要,以广义S变换为基础,对地震数据进行高分辨率处理,结果表明文中使用的技术具有保幅、保真的特点,在保证高信噪比的前提条件下,对地震数据中部分高频成分进行补偿。该技术有效解决了研究区内小断层地震反射层断波不断的现象,对断层精细解释及寻找断块圈闭起到指导作用。
石新朴史全党廖伟侯向阳高辉李江波
关键词:广义S变换断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