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丙新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0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宜宾长宁M S6.0级地震斜坡动力响应特征被引量:3
- 2019年
- 地震作用下,山体发生同震地质灾害,在山体特定部位相对集中,破坏程度较大。目前学术界多采取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这一现象,较少地采取天然地震下记录到的山体地震动响应数据进行分析。长宁M S6.0级主震以及M S5.4级余震触发了布置在石棉南垭河两岸的3台强震监测仪,通过分析记录到的地震数据,结果表明:(1)震级的绝对大小决定了同一监测点峰值加速度和阿里亚斯强度(Arias Intensity)的大小,即呈正相关;(2)覆盖层场地在水平向对地震波能量表现为较为明显的低频放大效应和高频衰减效应,而在垂直向则不明显;(3)覆盖层场地水平方向特征周期远大于基岩场地;(4)山脊部位对地震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表现为山脊处的水平向峰值加速度与阿里亚斯强度的放大;(5)覆盖层场地在三分量上均对峰值加速度和阿里亚斯强度均有放大,尤其是对阿里亚斯强度的放大最为显著。但是放大效应在水平向上要远强于垂直向;(6)地震动响应规律具有极强的方向性,水平向放大效应远强于垂直向。本研究为川西北高烈度山区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依据和参考。
- 金刚王运生史丙新罗越明伟庭
- 软弱场地的地震动效应研究
- 2010年
- 软弱场地的地震动效应问题一直是工程地震学的研究重点。本文所说的软弱场地主要对应场地分类中的Ⅳ类场地,覆盖层较厚并含有软弱土夹层,以天津滨海地区为主要代表。研究表明,场地土本身对地震动具有放大作用,而软夹层具有减震作用,含软夹层的软弱场地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可以认为是场地土和软夹层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共同叠加的结果。叠加的结果将使其具有不同于其他场地的特点。本文选取了天津滨海地区不同地点的钻孔实例来进行计算,说明这类场地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从计算的结果看,对地表峰值加速度而言,含软夹层的软弱场地的放大系数要小于其他类别场地的放大系数,而且在输入地震动较小时相对于地震动输入是放大作用;在输入地震动峰值较大时,表现为减震作用。对反应谱的特征周期而言,场地越软,反应谱越宽,特征周期值越大,而且随着输入峰值加速度的增加,特征周期也增加。对反应谱平台值来说,场地的影响并不显著。
- 史丙新吕悦军
- 关键词:夹层
- 2013年香格里拉-得荣M_S5.9级地震震中区地质地貌调查被引量:11
- 2017年
- 2013年8月28日和8月31日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香格里拉县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交界地区发生M_S5.2、M_S5.9地震,两次地震相距约10 km,期间又发生多次强余震,该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川滇菱形块体西北边界的德钦-中甸-大具断裂带。我们通过对震中区断裂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前人对该断裂第四纪活动研究方面的成果,对德钦-中甸-大具断裂带震中区附近的活动性、运动特征等进行了揭示和探讨。野外调查揭示该断裂在瓦卡镇至推改村沿线断裂在近地表为高角度逆冲性质,这与前人对香格里拉-得荣地震群序列的震源机制解研究揭示的该地区拉张应力环境不太协调,也与断裂整体的右旋走滑运动性质不太一致,这可能是由于走滑断裂在走向转变处于近地表形成的局部效应,并不能代表断裂带总体的运动性质。德钦-中甸-大具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总体表现为以右旋走滑为主的运动性质。
- 王明明刘韶史丙新黄成程
- 关键词:川滇菱形块体
- 一种防止地震引起的冰激振动对坝坡破坏的韧性构造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地震引起的冰激振动对坝坡破坏的韧性构造,包括:传动组件,放置在坝坡前方,且沿坝坡方向设置有多组,每组传动组件右侧设置有驱动组件,且最左侧传动组件左侧与最右侧驱动组件右侧,滑动装配在坝坡两侧设置的竖直滑...
- 黄帅胡泽新马浩王浩史丙新李天昊唐阳刘维生邓迪禹
- 震级随机变量的均值特性及其应用
- <正>虽然地震学上已经有了一些基础性的规律,但地震学家们仍然感到缺乏一个普遍接受的'公理式'的统计关系体系(吴忠良等,2008)。因此,本文希望引入一个新的统计关系:震级随机变量与其平均值之间的统计关系。限于篇幅,本文仅...
- 叶友清史丙新朱永莉
- 关键词:地震震级
- 文献传递
- 德钦-中甸-大具断裂现今运动性质探讨
- <正>2013年8月28日和8月31日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香格里拉县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交界地区发生Ms5.2、Ms5.9地震,两次地震相距约10km,期间又发生多次强余震。作为发震构造的德钦-中甸-大具断...
- 王明明周荣军李大虎史丙新
- 关键词:断裂带正断层
- 文献传递
- 四川省区域性场地分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本文讨论两种代表性的区域性场地分类方法(地形坡度法和地表地质法)在四川省应用。地形坡度法是直接利用地形数据估计区域性场地类别的方法。本文采用Wald提出的地形坡度和Vs(30),地表至地下30 m的平均剪切波速的相关关系,利用SRTM30 DEM数字地形高程模型计算地形坡度,推导获得了四川省范围的Vs(30)分布;最后根据美国NEHRP规范的场地分类方法,划分四川省场地类别。另外一种方法是地表地质法,采用Wills提出的地质单元与Vs(30)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四川省1∶50万地质图地质单元推测估计全省范围的Vs(30)分布,从而获得场地类别分类图。对两种方法在四川省内应用的结果,并结合特征区域场地条件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依据上述两种区域性的场地分类方法获得的四川省场地分类结果宏观分布大体一致、相互印证,说明两种方法应用在四川大体可行;(2)直接引用其他地区已有的关系成果估计四川省的场地分类将导致一定误差,需要四川省的实测数据对其修正后应用。
- 亢川川马超刘韶李建亮史丙新孔军
- 关键词:地形坡度地质单元
- 利用潜源区样本空间确定CPSHA模型空间分布函数的方法被引量:2
- 2016年
- 提出了一种利用潜源区样本空间确定空间分布函数的思路—潜源区样本空间法。除潜源区和地震目录外,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资料,该方法就可以给出4套不同的空间分布函数,还可以提供任意震级间隔的空间分布函数,不存在多因子方法中因子分辨率与计算震级档不协调的问题,更好地体现了潜源区之间地震活动的空间差异,适用于多方案潜源区开展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 黄伟叶友清史丙新李大虎刘玉法孔军李建亮
- 工程场地分类中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深度问题的讨论被引量:19
- 2010年
- 根据中国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和西北等地918个实测钻孔资料的计算统计,探讨了工程场地分类中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深度取值20m和30m的实际差别,并对中国、美国、欧洲现有规范利用等效剪切波速进行场地类别划分的方法特点和具体指标进行了对比讨论。结果表明:1)计算深度由20m增加至30m时,钻孔等效剪切波速值的增大范围约为15~50m/s,平均增加值为25m/s;2)与欧美规范相比,中国现行规范(GB50011-2001)在划分场地类别时要求同时考虑20m计算深度的等效剪切波速值和覆盖层厚度,而在许多实际工程中,因较准确的覆盖层厚度不易获取而难以具体进行场地分类。因此,有必要借鉴欧美规范,通过增大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深度至30m来强化该指标在场地类别判定中的作用。
- 黄雅虹吕悦军兰景岩施春花史丙新
- 关键词:等效剪切波速
- 四川省地震超快速报系统试运行评估
- 2020年
- 2016年,四川测震台网部署JOPENS地震超快速报系统。2017年3月20日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统计分析产出的地震数据,发现震级、震中位置等出现偏差,并存在漏报、误报等现象。选取地震的第1次和最后1次自动定位结果,与传统的人工速报和地震编目定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地震超快速报系统的准确性和实效性。结果表明:地震超快速报系统总体运行稳定,定位精度低于人工速报,速度和精确度与地震台站分布密切相关;与传统的人工速报相比,超快自动速报具有明显的速度优势,可在地震发生后几秒至几十秒内自动确定地震三要素,地震定位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满足超快速报要求。
- 管勇王宇航史丙新蔡一川吴朋黄春梅
- 关键词:地震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