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荣 作品数:25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08—2011年沧州市县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者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2008—2011年度沧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新的免疫策略,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样:无菌压舌板压舌根用无菌棉拭子蘸取少量灭菌生理盐水,在咽部黏膜擦抹分泌物而后接种于奈瑟氏平板上,保温送往化验室。检验方法:将接种好的平板置于10%CO237℃环境下培养24 h,挑取可疑菌落,涂片,光学显微镜检查并做血清学分群分型试验。结果 2008—2011年沧州市县区流脑报告带菌率平均为5.42%,其中0~5岁幼儿带菌率为8.20%,6~10岁儿童带菌率为7.65%,11~15岁中小学生带菌率为5.88%,16~20岁中学生带菌率为4.74%,均大于20岁人群带菌率为0.56%。0~5岁幼儿和6~10岁儿童报告带菌者人数分别占被检测人群总带菌者数的30.00%和28.00%。结论该市流脑疫情基本稳定,但不容乐观,因在带菌者中发现了致病株,根据检测结果尤其应加强对农村易感人群进行流脑疫苗的有效接种,在人群中形成一道免疫屏障,有效预防流脑的暴发流行。 卢俊荣 王春东 毕红杰 李秀芝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病学分析 脑膜炎奈瑟菌 2020年沧州市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了解2020年沧州市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水产品相关食品风险监测及进一步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随机采取不同地点、不同季度的水产品样品,根据《2020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对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和创伤弧菌5种致病性弧菌进行检测。对鉴定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菌株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霍乱毒素ctx基因和副溶血性弧菌tdh、trh和tlh基因检测,确定其毒力基因。结果 180份水产品中68份检出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37.78%,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7.22%,霍乱弧菌检出率为3.66%,溶藻弧菌检出率为6.67%,创伤弧菌检出率为0.56%,河弧菌未检出。分离出的49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lh基因,均未携带tdh和trh基因;6株霍乱弧菌全部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ctx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 沧州市水产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弧菌污染,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为主,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均不携带毒力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水产品监管力度,以减少致病性弧菌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张瑞 吴秉伦 毕红杰 董晓枫 王春东 卢俊荣关键词:水产品 弧菌 污染 副溶血性弧菌 毒力基因 沧州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研究 王春东 卢俊荣 李秀芝 代国军 祁业敏 周文茹 庞振清 李更生 韩玲 王巨忠 杨谊 课题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监测方法,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大规模的连续监测,监测的食品样品种类多,数量大,覆盖面广。掌握了沧州市及沿海市场流通环节中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污染状况的规律,为评估食源性疾病提...关键词: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公共卫生 2021—2023年沧州市动物性食品中沙门菌耐药特征及分型研究 2025年 目的 了解河北省沧州市动物性食品中沙门菌的血清型、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为食品风险监测及进一步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21—2023年,随机采集沧州市市售动物性食品样品,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细菌培养及分离鉴定,对鉴定为沙门菌的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药敏试验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 在农贸市场、超市及餐厅等不同流通阶段采集到1 443份动物性食品样品,分离到48株沙门菌,包含19种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29.17%),其次为肠炎沙门菌(25.00%,12/48)。药敏试验提示48株沙门菌中共检出42株耐药菌,其中包括33株多重耐药株。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9.17%;其次是链霉素(62.50%)。所有菌株均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替加环素敏感。检出耐药基因43种,全部菌株均检出氨基糖苷类aac(6')-Iaa基因。42株沙门菌得到15种序列型(sequence type,ST型),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ST11(25.00%)、ST34(16.67%)和ST155(14.59%)。结论 沧州市动物性食品中发现多种沙门菌血清型,有较高的耐药水平,携带多个耐药基因。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监管,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张瑞 郑绍辉 邵寒冰 董晓枫 高庆辉 吕恒熹 卢俊荣 王春东关键词:动物性食品 沙门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耐药基因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实验室检测和溯源分析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对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病原菌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研究,明确传染源。方法参照GB 4789. 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采集食源性疾病病人粪便和剩余食物进行致病菌检测,对分离出的可疑致病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PCR毒力基因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10份来自病人的粪便样本和4份盐水虾样本均检出O4∶K8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tdh阳性、trh阴性。PFGE分型显示,所有菌株高度相似,相似度为100%。结论该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为被O4∶K8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盐水虾所致。PFGE可有效应用于食源性疾病溯源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毕红杰 王春东 卢俊荣 吴秉伦 董晓枫 张瑞 李秀芝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疾病 脉冲场凝胶电泳 沧州市2008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3 2009年 王春东 卢俊荣 李顺利 李更生 李秀芝 代国军关键词: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 2011年沧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沧州市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以预防控制手足口疫情发展及蔓延。方法对2011年疫情报告手足口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沧州市手足口病病例累计报告14 855例,重症61例,死亡1例。比2010年同期(11 687例)上升27.11%。;对606例患者的咽试子等标本进行EV71、CoxA16和肠道通用病毒核酸检测,其中EV71型427份,CoxA16型89份,其他肠道病毒感染90份,分别占70.46%、14.69%和14.85%。结论沧州市2011年手足口病感染以EV71型病毒为主,与往年比较发病高峰期明显增高,年底拖尾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各项防治措施,侧重EV71型病毒的防控。 王春东 董笑菊 杨谊 卢俊荣 王巨忠 庞振清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检测 2016-2017年河北省沧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了解食源性致病菌在沧州市食品中的检出情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方法依据《河北省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技术指南(2016)》、《河北省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技术指南(2017)》,对沧州市各县区的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随机抽样,并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9种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6-2017年共检测773份食品样品,检出致病菌173株,总检出率22. 38%(173/773),2016年和2017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 007,P <0. 001)。结论沧州市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水产及其制品、速冻面米生制品和学校周边儿童食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相关部门需加强对这几类食品的监管,保证食品安全,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毕红杰 毕红杰 张玉梅 王春东 王春东 卢俊荣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 食源性疾病 食品卫生 2018-2021年沧州市市售水产品及其制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分子分型及耐药监测调查分析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分析沧州市2018-2021年市售水产品及其制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分型及耐药情况,逐步建立沧州市副溶血性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数据库,积累水产品及其制品食品风险监测数据,为防控副溶血性弧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病菌溯源及抗生素使用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2018-2021年随机抽取沧州市各县区的农贸市场、餐饮环节、超市等生产销售场所的相关样品,对所采集的水产品及其制品进行细菌培养及分离鉴定,对获得的副溶血性弧菌实施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药敏试验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对分离到的40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检测,共获得不同的PFGE带型38种,菌株间相似度在36.1%~100.0%,优势酶切带型不明显,带型分布广泛。对所测定的17种抗生素全部敏感菌株有27株(67.5%,27/40),存在耐药现象的菌株有13株(32.5%,13/40),存在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沧州市2018-2021年市售水产品及其制品中分离得到的40株副溶血性弧菌,其PFGE分型带型分布广泛,未发现明显的集中聚类,针对本研究所检测的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抗生素耐药情况,存在多重耐药情况。沧州市作为沿海城市,后续应持续对水产品及其制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水平进行监测。 董晓枫 张瑞 邵寒冰 高庆辉 吕恒熹 卢俊荣 王春东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分子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耐药 2008—2011年沧州市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调查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调查沧州市水产品市场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情况,为沧州市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8—2011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检测网工作手册,在2008—2011年对沧州市共计140份水产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药敏试验采用E-test试纸条检测方法,分离菌株进行耐药试验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共检测样品140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8株,总阳性率为12.9%。海产品中检出率占阳性菌株的38.9%。该菌对氯霉素、氟哌酸、复方诺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敏感,对痢特灵耐药。结论沧州市因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品多数为海鱼、蟹、虾、贝类等海产品;另外,在市售过程中与淡水产品混卖,可能引起二次污染,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对水产品流通、销售和餐饮的管理,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卢俊荣 王春东 毕红杰 李秀芝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疾病 脉冲场凝胶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