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求发展、重参与的成都青年--'十二五与中国青年'成都地区调查报告
- 本文研究的数据收集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是在成都工作、学习或生活的青少年,年龄在15-34岁,调查时间安排在2011年9月中旬至12月中旬,共回收网上问卷2965份,本文所使用的相对数以2965个样本为依据,含...
- 姚世民南山冯卫
-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地位人际关系自我认同感
- 文献传递
- 1992—2012:青年发展轨迹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社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多的是存在于国家层面特定目标的行政动员和资源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的群体发展状态是否还可以用"运动"来概括需要作进一步探讨。青年群体发展状态是社会发展状态的组成部分,分析青年发展状态其实质是要得出对于社会状态的判断。以国家导向规定青年运动的方向和结构有利于青年群体与社会的强力整合,社会因此而提高其现实发展目标的效率。存在的问题则在于,青年群体的权利诉求易于被湮灭在"高度角色化"和"被神圣化"之中。
- 南山
- 关键词:权利诉求
- “5.12”大地震中青年群体行为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常规的对于当代青年群体的研究和分析,往往集中于这些"享有共同价值和具有相应的实现角色期待"的特定年龄群体正在或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一群体对于社会期待的反应是否符合原有的程序化标准,他们与既定的社会规则是否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而这些研究和分析,又因为研究者的观察角度和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其论证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当程度的推理特征,则往往得出不可验证的较为粗略的结论。以"5.12"大地震为坐标,分析以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作为成长平台的"80后"、"90后"以至于"00后"的群体应急行为,可以对于当代青年群体的行为模式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 南山
- 关键词:热爱生活价值管理
- 四川省地震灾区文化重建与发展问题调查分析
- 针对"5·12"汶川地震灾区的北川县和汶川县以及"4·20"芦山地震灾区的雨城区和芦山县的文化建设问题调查发现,灾区文化建设领域自恢复重建工作完成至今,业已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但也存在后续投入强度偏低、体制机制改革...
- 南山曹瑛
- 关键词:地震灾区文化重建特色文化
- 经营城市的另三种思路
- 2004年
- 城市的意义现在已不仅在于行政区划,而是经济发展的象征。国家每年公布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排名,使主导城市生活的人和在城市内生活的人都有了不同的压力和动力。而这些压力和动力,都要考虑三个问题,即谁来经营城市?为什么经营?经营什么?
- 南山
- 关键词:城市综合实力GDP
- 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社会意义被引量:4
- 2006年
- 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定位和社会构建,并不依赖于行政措施的力度,而是取决于有什么样的共同情感和精神追求及其相应的公众认可性。青年志愿者的动员程度和影响力越深入越广泛,则表明以青年一代为主体的、以权利责任意识与科学理性精神为核心的公民意识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要的价值取向,更是表明了这个社会的组织架构已不再是以权力为中心,以管制为手段,而是视全体公民的相互合作为最为可靠也是最为稳定的社会组织基因。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社会价值应当具有促进和完善所有社会成员都享有共同参与机制的公正意义。
- 南山
-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社会定位科学理性精神
- 从“5·12”再出发的四川灾后文化重建
- 2018年
- 不管是“5·12”汶川特大地震,还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资金、物质投入固然重要,有关产业调整、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的科学规划也非常关键,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氛围,使灾区群众能够从各种分散的利益取舍、利益诉求中形成具有共同利益取向的社会共识.这就需要以全新的制度安排和相应的文化氛围,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选择的引领,让“讲理解、讲大局、讲互助互爱”的社会风气成为群众文化精神世界的基础.
- 南山
- 关键词:灾后重建文化重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汶川特大地震利益协调机制
- 完善以社区为支撑的地震应急机制的建议
- "88"九寨沟地震检验了我省自"5.12"地震以来全力推进的应急响应机制体制建设的高效率、高成效性.基于此,建议在继续完善传统媒体传播功能的基础上,充分使用新媒体,进一步完善地震等灾害信息发布工作;建议消除城市化过程中伴...
- 南山
- 关键词:社区管理应急体系新媒体陌生人社会
- 众筹式婚礼:青年社会资本的选择困境被引量:1
- 2018年
- 在现有社会学理论中,社会资本是由客观的社会网络、社会组织和相对主观的道德认同以及价值规范所组成。人们对于这两个部分的参与和获得程度,可以影响其社会行动的有效性以及社会关系的广度与深度。青年面临的由婚礼礼金带来的经济困境实际是社会资本"输不起"的选择困境,那就是现实生活事实上规定了青年无法避免为社会资本买单这种"奢侈的刚需"。
- 南山
- 关键词:社会资本
- 儿童保护考验社会的法律信仰被引量:1
- 2007年
- 立法是公共权力、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综合体,是对政权组织和个人按照社会正义原则进行权力及义务的安排和分配。立法的实质和有效性不在于强力,而在于其目的的合理性,即是否体现了社会正义原则。在涉及儿童权益问题上,不能将其监护人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作为首要的标准,将体现社会正义的救援干预放在从属于"自愿交易"的位置,儿童权益事实上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筹码。特别是如果仍将对孤儿、流浪儿童等处于困境儿童的救助还限于慈善事业的范围,反映出的则是在有限的法律制度背后的法律信仰的缺失。由于儿童处于依附性社会角色,如果没有来自社会主动的、有组织的关注,司法体制在缺少监督压力的情况下,往往是低效率的。社会资本是促进人们合作行为的规范,对于社会资本的判断,也在一定意义上是垄断司法资源,还是让人们信仰法律的公开性、正义性的体制理念。
- 南山
- 关键词:法律信仰社会正义社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