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春

作品数:1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药物
  • 12篇化合物
  • 8篇化学领域
  • 8篇激酶
  • 5篇抑制剂
  • 5篇制剂
  • 4篇类化合物
  • 3篇类化
  • 3篇氨基
  • 2篇蛋白
  • 2篇药物联用
  • 2篇肿瘤
  • 2篇咪唑
  • 2篇酰胺类
  • 2篇疾病
  • 2篇芳香
  • 2篇癌症
  • 2篇苯氨基
  • 2篇苯并咪唑
  • 2篇B-RAF

机构

  • 19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19篇陆涛
  • 19篇刘海春
  • 15篇陈亚东
  • 13篇卢帅
  • 11篇孙善亮
  • 9篇张亮
  • 4篇唐伟方
  • 3篇孔凯来
  • 3篇高毅平
  • 3篇张陆勇
  • 2篇张艳敏
  • 2篇周湘
  • 2篇郭晓星
  • 2篇王路
  • 2篇韩伟
  • 1篇曹燕华
  • 1篇袁浩亮
  • 1篇徐金星
  • 1篇熊潇
  • 1篇徐安阳

传媒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唑环取代噻吩类PLK1抑制剂及其用途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2-唑环取代噻吩类PLK1抑制剂、它们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医疗用途,特别是作为Polo样激酶1(Polo-like?kinase1,PLK1)抑制剂的用途。<I...
卢帅张亮刘海春郭晓星孙善亮陈亚东陆涛
文献传递
炔基醇类衍生物及其医药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炔基醇类衍生物及其医药用途,本发明提供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还公开了抑制NF‑κB诱导激酶(NIK)的式(I)化合物和包含该类衍生物及其对应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和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
陈亚东张男侠杨梦宇何思婕刘海春陆涛唐伟方
PLK1抑制剂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34个化合物和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的医疗用途,特别是作为Polo样激酶1抑制剂的用途。其中与Polo样激酶1抑制剂有关的疾病是黑色素瘤、肝癌、肾癌、急性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
陆涛卢帅刘海春陈亚东张陆勇高毅平孔凯来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副产物的深度逆合成反应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本发明属于逆合成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副产物的深度逆合成反应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获取目标产物结构并将其转换为SMILES序列;其次通过副产物预测模型,根据SMILES序列,预测出目标产...
张艳敏赵杨严迎潮尧惠凤陈亚东陆涛刘海春
芳香双酰肼类PLK1抑制剂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芳香双酰肼化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医疗用途,特别是作为Polo like激酶1抑制剂的用途。<Image file="DSA000004484842...
陆涛卢帅孔凯来刘海春陈亚东高毅平张陆勇孙善亮
文献传递
吡啶并嘧啶类PLK1抑制剂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医疗用途,特别是作为Polo样激酶1抑制剂的用途。<Image file="DSA000009427030000...
卢帅孙善亮张亮刘海春陈亚东陆涛
文献传递
2-氨基喹唑啉类PLK1抑制剂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2-氨基喹唑啉化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医疗用途,特别是作为Polo样激酶1抑制剂的用途。<Image file="DSA00000942704200...
卢帅张亮孙善亮刘海春陈亚东陆涛
文献传递
2-苯氨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2-苯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医疗用途。<Image file="DSA0000094817540000011.GIF" he="140...
卢帅刘海春张亮孙善亮陆涛
文献传递
新型芳酰胺类Raf激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芳酰胺类化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医疗用途,特别是作为Raf激酶抑制剂的用途。该新化合物组合物可单独使用或与用于治疗受蛋白激酶调节的疾病如癌症的至少一种其它药物联用。<...
唐伟方王路陆涛韩伟唐三植陈亚东周湘刘海春
基于分子对接和QSAR方法预测B-Raf Ⅱ型抑制剂活性被引量:10
2015年
B-Raf激酶在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已被确定为癌症治疗非常有吸引力的靶标.新型高效B-Raf抑制剂的开发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以结构多样的B-Raf II型抑制剂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分子对接和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研究其定量构效关系去探讨抑制活性的起源.两个主题作为研究重点:生物活性构象和描述符.首先对分子对接方法(Glide、Gold、Ligand Fit、Cdocker和Libdock)进行准确性评价,后将研究的对象分子对接到B-Raf活性位点并获得生物活性构象.基于准确的对接结果,计算得到16个打分评价函数和21个能量描述符,以此构建定量构效关系模型.QSAR结果表明模型具有高度精确的拟合和强的预测能力(模型M1:r2=0.852,=0.790,=0.864;模型M2:r2=0.738,=0.812,=0.8605).同时探讨了对抑制活性有重要影响的描述符,结果表明打分评价函数(G_Score,-ECD,Dock_Score,PMF)与能量描述符(S(hb_ext),DE(int),Emodel)对抑制活性影响非常大.通过虚拟筛选和QSAR模型理论预测,一些新的具有潜在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作为B-Raf II型抑制剂被获得.上述信息对于进一步设计新颖高效的B-Raf II型抑制剂提供了有用的指导.
刘海春卢帅冉挺张艳敏徐金星熊潇徐安阳陆涛陈亚东
关键词:B-RAF分子对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