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梅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9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明清以前肺痨病文献考辨被引量:3
- 2012年
- 以肺痨定义中的一般临床表现为参照,以其虚弱性和传染性为线索,对明清以前文献中与肺痨相关的论述进行考辨,以期将肺痨病的概念源流清晰化。
- 刘志梅肖长国
- 关键词:肺痨明清
- 老年期痴呆心理行为异常的五神辨证探讨
- 2008年
- 探讨老年期痴呆心理行为异常的中医辨证问题,分析中医现有辨证理论的不足,提出心理行为异常五神辨证的问题,挖掘中医古籍总曾经零散存在的五神辨证思想,初步还原五神辨证的雏形,为老年期痴呆心理行为异常的辨证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 肖长国刘志梅
- 关键词:老年期痴呆心理行为异常
- 基于“三全育人”原则的大学新生宿舍人际关系和团体干预探讨
- 2019年
- 针对大学新生处于心理断乳期,宿舍人际关系是其需要面对的重要人际关系,习得良好的团体相处经验对适应大学生活、更好走向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故需加强此阶段的团体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和帮助。文章梳理国内外宿舍人际关系相关文献,根据主要影响因素,结合三全育人理念,探讨切实可行的团体干预方式。
- 刘志梅宋婧杰黄海量栾斐斐周蓓张硕
- 关键词:大学新生宿舍人际关系团体干预
- 肝气虚证中医临床研究概况被引量:5
- 2005年
- 赵益梅张成博刘志梅
- 关键词:肝气虚证
- 冉雪峰辨证中风学术经验述要
- 2007年
- 冉雪峰跳出以往对中风认识的藩篱,认为中风不是风病而是脑病,指出中风的病因不在内外寒热,而在犯脑不犯脑,并发明镇静兴奋、疏表和里及透络宣窍等治疗大法。
- 肖长国刘志梅
- 关键词:中风学术经验
- 刘完素《伤寒直格》学术思想探讨被引量:5
- 2004年
- 《伤寒直格》禀承河间学术思想 ,对伤寒有独到的阐发 ,为后世伤寒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关于六经传变的论述 ,是对当时伤寒统为外感热病的巨大冲击 ;采用辛凉之法治疗外感病 ,结束了辛温法统治外感病的局面 ,补充了仲景之未备。从火热论。
- 刘志梅赵益梅张成博田思胜
- 关键词:刘完素学术思想
- 冉雪峰温病学术思想管窥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简要归纳、分析冉雪峰先生对于温病的治疗思路、方法,介绍冉雪峰先生关于温病证治的学术思想,以期为当代温病的治疗实践提供借鉴。
- 马冲刘志梅肖长国陈蕾
- 关键词:温病
- 五音具象催眠技术操作规范
- 2025年
- “五音具象催眠技术”是基于五音理论,融合中医“具象思维”及现代心理催眠技术而形成的中医心身治疗技术。遵循“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原则,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制订《五音具象催眠技术操作规范》,可为相关行业工作者施行“五音具象催眠技术”提供借鉴和循证依据。本规范从技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适应证与禁忌证、操作步骤和要求、操作流程、治疗时间与频率、注意事项和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规范制订,形成了较为规范、科学、统一的操作指南。其中术语与定义主要包括五音疗法、具象思维、催眠、手指点穴、意动反应、暗示和联觉效应等;适应证主要包括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心理情绪障碍、身心疾病;禁忌证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惊恐发作状态;操作步骤与要求主要包括音乐准备(五行音乐选调、音频与视频选用、乐器选择和音乐强度)、环境要求、消毒准备、器具准备、受术者准备和施术者准备;操作流程主要包括首诊会谈、催眠导入、具象思维建立、催眠加深、催眠后暗示及唤回。本规范可为中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音乐治疗师、保健按摩师、专科护士等相关从业人员开展该技术提供正确的操作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 周霞李丽申燕李成斌刘志梅张易堃张铭倩于少泓王红霞陆艺王芹任彬彬姜恒坤牛利程爱军李本源
- 关键词:五音疗法具象思维催眠
- 先秦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 本文运用中医文献学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先秦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明确了“中和”思想的本质内涵,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为研究基础,辨析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
- 刘志梅
- 关键词:儒家思想中医基础理论
- 文献传递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学隔离人群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密切接触者接受医学隔离期间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特殊时期隔离人群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2月9—11日对济南某疫点小区接受医学隔离的130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并以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价其焦虑状态,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价其抑郁状态,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被隔离者心境的因素。结果:①在124名被隔离者中,广泛焦虑状态(GAD-7>4分)者达到106名(85.48%),抑郁状态(PHQ-9>4分)者达到96名(77.42%)。②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的受教育程度、接受负面信息多少、职业类别对GAD-7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2、0.04),而不同的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对PHQ-9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2、0.02)。③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疫情相关负面信息(OR=2.855,P<0.001)是疫情流行期间被医学隔离者出现焦虑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OR=0.656,P=0.175)是被医学隔离者不出现焦虑的保护趋势,已婚、受教育程度是被医学隔离者出现抑郁的保护因素(OR=0.211,P=0.008;OR=0.518,P=0.039);医护工作者、学生和自由职业者相对于在职人员作用表现趋势不同,医护工作者、自由职业者是被医学隔离者出现焦虑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OR=6.633,P=0.028;OR=2.404,P=0.027),医护工作者是被医学隔离者出现抑郁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OR=5.966,P=0.030)。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流行期间医学隔离人群心理情绪变化显著,负面信息过载是加重被隔离者焦虑的危险因素,婚姻是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受教育程度是减少抑郁的保护因素并有保护被隔离者不出现焦虑的趋势,不同职业对焦虑、抑郁的产生影响不一,医护工作者具有高风险。
- 王芹李丽周霞刘志梅郭炳杉董人齐
- 关键词:焦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