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峰 作品数:19 被引量:99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锁骨钩板与缝合锚联合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锁骨钩板与缝合锚联合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4月~2010年4月本科应用锁骨钩板与缝合锚联合治疗Ⅲ度新鲜肩锁关节脱位23例。结果:术后获得1~4年随访,平均2.6年,无锁骨钩板豁裂、松动、脱落及缝合锚拔出情况。锁骨钩板取出后无再度肩锁关节脱位。结论:应用锁骨钩板与缝合锚联合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可有效恢复肩关节稳定性,是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赵均福 林亮 王景双 刘德峰 胡思斌关键词:肩锁关节 脱位 锁骨钩板 缝合锚 当归补血汤防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采用螺内钉固定(PFNA)后隐性失血的疗效。方法:将接受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1周,观察术后1、3、5、7 d血红蛋白值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记录1、3、6个月Harris评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值术后第1 d及第3 d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7 d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血肿形成、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全身并发症发生例数无差异,观察组没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对照组有4例,二者有差异。观察组术后第1、3个月Harris评分为(74.5±3.8)、(78.4±3.7),而对照组为(71.4±3.7)、(75.2±3.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半年后2组Harris评分无差异。结论:当归补血汤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善贫血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邓海峰 胡思斌 郑继会 马杰 王景双 刘道阔 林亮 刘德峰 张永波 王江静关键词:当归补血汤 老年 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健脾益气活血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活血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1∶1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气活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检测L_(2~4)骨密度及血清甲状腺旁激素(PTH)、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血钙、血磷水平和骨小梁厚度、骨小梁距离。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P<0.05)。2组治疗后L_(2~4)骨密度和血钙、血磷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甲状腺旁激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骨小梁厚度明显增高(P均<0.05),骨小梁距离明显缩短(P均<0.05),且联合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健脾益气活血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治疗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钙、磷水平,改善骨代谢与骨显微结构。 刘爱茹 高娟娟 刘德峰 姜文慧 于文霞 张鹏 苏秀海 王丛香关键词:阿仑膦酸钠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 人工智能3D打印导板指导进钉点及角度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究人工智能3D打印导板指导进钉点及角度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7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人工智能3D打印导板技术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对照组采用CT评估预测再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置钉数量及置钉准确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伤椎手术前后高度比、矢状位后凸Cobb角,及胸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次数、出血量、输血量、螺钉矢状面夹角、内倾角差值及进钉点水平位置差值减少;置钉准确率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伤椎前后高度比、JOA评分升高,矢状位后凸Cobb角、VA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利用人工智能3D打印导板指导进钉点及角度,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及出血情况,提高置钉准确性,手术效果更好。 林伟 刘德峰 周宝柱 张鹏 郑继会 许鹏成关键词:人工智能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灯盏花乙素减轻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髓核细胞凋亡 2025年 目的探讨灯盏花乙素(SCU)对椎间盘退变(IVDD)大鼠髓核细胞凋亡及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IVD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IVDD组、SCU低、高剂量组(SCU-L、SCU-H组)、SCU高剂量+JAK2激活剂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19(DUSP19)组(SCU-H+DUSP19组),另取12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ELISA检测椎间盘组织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HE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病理损伤;TUNEL染色检测椎间盘组织髓核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IVDD组较control组椎间盘组织纤维环部分断裂,髓核结构异常皱缩,髓核细胞减少,与纤维环边界模糊,TNF-α、IL-1β、ROS水平、髓核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 caspase-3、p-JAK2/JAK2、p-STAT3/STAT3表达升高,SOD及Ⅱ型胶原蛋白、聚蛋白多糖表达降低(P<0.05);SCU-L、SCU-H组较IVDD组椎间盘组织纤维环、髓核形态及细胞结构与密度得到改善,退化得到不同程度缓解,TNF-α、IL-1β、ROS水平、髓核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 caspase-3、p-JAK2/JAK2、p-STAT3/STAT3表达降低,SOD及Ⅱ型胶原蛋白、聚蛋白多糖表达升高(P<0.05);DUSP19可部分逆转SCU对IVDD大鼠髓核细胞凋亡的改善作用。结论SCU可减轻IVDD大鼠髓核细胞凋亡。 李娜 张鹏 张楠 林伟 刘德峰 郑继会关键词:灯盏花乙素 椎间盘退变 髓核细胞 凋亡 金匮肾气丸联合维生素D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血清骨转换标志物、IL-1β、MMP-9、SOD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维生素D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T2DO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4例T2D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金匮肾气丸联合维生素D钙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维生素D钙片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第1~4腰椎(L_(1~4))、股骨颈的骨密度(BMD),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骨转换标志物{25羟基维生素D[25(OH)D]、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以及IL-1β、MMP-9、SOD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后,两组L_(1~4)BMD以及血清25(OH)D、Total-P1NP、N-MID、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FPG、2 h PG、HbA1c以及血清β-Crosslaps、IL-1β、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L_(1~4)BMD以及血清25(OH)D、Total-P1NP、N-MID、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FPG、2 h PG、HbA1c以及血清β-Crosslaps、IL-1β、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维生素D钙片治疗T2DOP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IL-1β、MMP-9、SOD水平,改善糖代谢与骨代谢,提高临床疗效。 张娜娜 马凌云 刘德峰 刘伯宁关键词:金匮肾气丸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骨转换标志物 3D打印技术在中上胸椎骨折椎弓根置钉中的运用 2025年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在中上胸椎骨折椎弓根置钉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在本院接受中上胸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引入3D打印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在中上胸椎骨折椎弓根置钉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 林伟 张鹏 刘德峰 郑继会 周宝柱 许鹏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表达与骨代谢、骨密度丢失的关系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中炎性因子NLR、IL-1β、TNF-α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活性维生素D、PTH、ALP及生化指标FPG、2hPG、HbA1c、空腹C肽、BMI、血脂、血尿酸之间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NLR、IL-1β、TNF-α的水平,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检测两组患者的骨密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活性维生素D、PTH的水平,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ALP、FPG、2hPG、HbA1c、空腹C肽、BMI、血脂、血尿酸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NLR、IL-1β、TNF-α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活性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PT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AL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FPG、2hPG、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C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M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脂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NLR、IL-1β、TNF-α与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与活性维生素D呈负相关(P<0.05),与PTH、ALP呈正相关(P<0.05),与FPG、2hPG、HbA1c、空腹C肽、BMI、血脂、血尿酸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中炎性因子NLR、IL-1β、TNF-α水平升高,可能与骨代谢紊乱和骨密度丢失有关,提示该类患者存在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应加强对其骨代谢和骨密度的监测和干预,以降低骨折风险和改善生活质量。 马凌云 刘德峰 宋佳桐 卞伟煜 李文东 迟秀娥 韩中千关键词: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炎性因子 骨代谢 骨密度 中医适宜技术镇痛法联合渐进性肌肉训练在跟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促康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中医适宜技术镇痛方案与渐进性肌肉训练(PMR)方案联合促进跟骨骨折患者围术期康复及改善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计纳入80例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样本采集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所有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包括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增加中医适宜技术镇痛法联合PMR方案。对比不同方案下2组跟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功能康复情况差异。结果2组跟骨骨折患者术后1 d时的疼痛评为未见明显组间差异(P>0.05),术后7、14 d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2组跟骨骨折患者术前时焦虑、抑郁与舒适度评分均未见明显组间差异(P>0.05),术后14 d时2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相比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舒适度评分则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舒适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观察组跟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足踝功能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跟骨骨折患者术前时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均未见明显组间差异(P<0.05),术后7 d时2组患者的PCT、IL-6、CRP表达水平均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PCT、IL-6、CRP表达水平相比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镇痛法联合PMR能够减轻跟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症状,负性情绪及炎症反应程度,并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与足踝部功能恢复状况。 赵娜 刘德峰 刘德峰 苑娜关键词:跟骨 中医康复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4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Gross方程计算隐性失血量。分析年龄、性别、BMI、术前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对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x1)、术前血压(X2)、糖化血红蛋白(X3)与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有关;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312.728+4.529Xl+51.795X2,+4.558X3。结论年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影响因素,术后3~5d为隐性失血高峰期。 邓海峰 胡思斌 郑继会 马杰 王江静 刘道阔 林亮 刘德峰 张永波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PFNA 隐性失血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