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尉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黄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急诊
  • 4篇软组织
  • 4篇皮肤软组织
  • 4篇缺损
  • 3篇软组织缺损
  • 3篇手指皮肤
  • 3篇手指皮肤软组...
  • 3篇皮肤软组织缺...
  • 3篇组织缺损
  • 2篇再生疗法
  • 2篇救治
  • 1篇多发伤
  • 1篇多发伤救治
  • 1篇旋钮
  • 1篇医护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关系
  • 1篇原位

机构

  • 11篇黄圃人民医院

作者

  • 11篇刘尉
  • 9篇王聪敏
  • 4篇王家瑞
  • 4篇刘英祥
  • 4篇何仁亮
  • 4篇林琳
  • 4篇程鹏
  • 1篇刘锦明
  • 1篇陈耀锋
  • 1篇林琳

传媒

  • 2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第九届全国烧...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7
  • 3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诊救治创伤患者死亡发生危险因素与急诊救治对策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急诊救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急诊救治的210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死亡病例为60例,收集并比较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创伤原因、机械通气、现场急救、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创伤严重度评分等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年龄、现场急救、GCS评分、IS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50岁、现场急救不规范、GCS评分≥7分、ISS评分≥25分是急诊救治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救治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50岁、现场急救不规范、GCS评分≥7分、ISS评分≥25分,可针对年龄较大、GCS与ISS评分较高的患者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救治的成功率。
林琳刘尉王聪敏李衡昌
关键词:急诊救治创伤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辅助美容缝合技术对急诊开放外伤伤口的处理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辅助美容缝合技术在急诊开放外伤伤口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开放外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辅助美容缝合治疗,50例)和常规组(美容缝合治疗,5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8.00%vs.86.00%,P<0.05)。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100.00%vs.86.00%,P<0.05)。结论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辅助美容缝合技术治疗急诊开放外伤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林琳刘尉王聪敏李衡昌许润珍
关键词: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中救治效果。方法:选取60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救治)和传统组30例(传统方法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短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传统组,DIC、休克及MODS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林琳刘尉王聪敏李衡昌
关键词: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多发伤急诊外科
皮肤原位再生疗法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原位再生疗法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利用原位再生技术,对57例62指缺损部位组织进行修复。结果全部实现缺损部位皮肤软组织的再生修复。结论原位再生疗法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价廉的方法。
刘英祥何仁亮李欣其程鹏王聪敏刘尉王家瑞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缺损再生疗法
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在急诊科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比光棒引导气管插管与直视下喉镜气管插管在临床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需行气管插管的急危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光棒引导组和直接喉镜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Mallampiat气道分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统计两组首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并对气管插管前及插管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术后牙齿、咽喉、会厌、构状软骨损伤等并发症。结果光棒引导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直接喉镜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棒引导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6.00%(48/50),直接喉镜组为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棒引导组气管插管后的HR、MAP、DBP和SBP与直接喉镜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术操作简便易行、插管时间短、插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值得在急诊抢救治疗中推广使用。
林琳刘尉王聪敏李衡昌许润珍
关键词:气管插管光棒引导喉镜急诊
降钙素原和脑钠肽与脓毒症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休克分为脓毒症组(n=49)和脓毒性休克组(n=43),检测患者入院后1、3、5 d血浆PCT、BNP水平,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同时测定动脉血乳酸(Lac)、血小板(PLT)水平;另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脓毒性休克组入院后1、3、5 d PCT水平和BNP水平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1);脓毒症组第5天PCT、BNP水平较第3天下降(P<0.05),脓毒性休克组第3、5天PCT、BNP水平较第1天上升(P<0.05)。血浆PCT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血浆PCT、BNP水平与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PLT水平呈负相关(P<0.05)。脓毒性休克组患者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患者(58.14%比45.65%,P<0.05)结论:PCT、BNP有助于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PCT、BNP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王聪敏刘尉招建玲刘锦明林琳陈耀锋
关键词:脓毒症降钙素原脑钠肽预后
原位再生疗法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介绍原位再生疗法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利用原位再生技术,使缺损部位组织原位再生达到修复。结果:本组57例62 指,全部实现缺损部位皮肤软组织的再生修复。结论:原位再生疗法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
何仁亮刘英祥李欣其程鹏王聪敏刘尉王家瑞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缺损再生疗法
文献传递
一种方便使用的抢救床设备支架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抢救床设备支架,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底部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活动套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活动套接有活动卡块,所述活动卡...
刘尉林穗娜
原位再生疗法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介绍原位再生疗法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利用原位再生技术,使缺损部位组织原位再生达到修复.结果:本组57例62指,全部实现缺损部位皮肤软组织的再生修复.结论:原位再生疗法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
何仁亮刘英祥李欣其程鹏王聪敏刘尉王家瑞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缺损软组织修复
文献传递
西藏自治区急诊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状况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调查西藏自治区县、区级医院急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方法 2016年5月-10月采用问卷法调查分析西藏自治区11家县、区级医院的96名急诊医务人员的一般资料,职业暴露现状、标准预防认知及行为依从性情况。结果受调查的急诊医护人员中仅有22.9%的医务人员接受过系统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在调查前6个月,职业暴露事件发生者占51.04%;发生过暴露于HIV患者的经历占25%;明确体内有乙肝相关抗体占57.29%;医务人员整体标准预防认知及依从性得分较低(6.614±4.058、36.281±2.208)分。结论本次调查中急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标准预防依从性均较低,需要落实标准预防,强化相关知识的培训。
刘尉强巴欧珠次仁罗布王海林杨东海
关键词:急诊医务人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