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曲霉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曲霉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1100例,所有患者入组后采集清晨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依据细菌培养及涂片镜检结果将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分为曲霉菌感染组和非曲霉菌感染组,统计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长期吸烟史、有无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平均住院天数、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数、有无机械通气操作、过去1年住院次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等,分析两组上述资料的差异性,指出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发生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1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中有150例发生曲霉菌感染,占13.64%;有950例未发生曲霉菌感染,占86.36%。单因素分析显示,曲霉菌感染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侵入性操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等方面与非曲霉菌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霉菌感染组在长期吸烟史、抗生素使用时间、血清白蛋白、平均住院天数、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数、机械通气操作、过去1年住院次数等方面与非曲霉菌感染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长期吸烟史、抗生素使用时间≥10 d、血清白蛋白<30 g/L、平均住院天数≥10 d、激素使用时间≥14 d、抗生素使用种类数≥3种、机械通气操作、过去1年住院次数≥4次是导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约有13%患者发生曲霉菌感染,而长期吸烟史、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低蛋白血症、使用多种类抗生素、机械通气操作、过去1年中多次住院且住院时间长是导致老年慢性阻塞� 梅静静 李佳 刘媛华 王静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曲霉菌感染 抗生素 激素 低蛋白血症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气道平滑肌细胞 M3受体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长期单独使用肾上腺素β2受体(β2 AR)激动剂及其与糖皮质激素联用时对气道平滑肌细胞胆碱能毒蕈碱受体3型(M3 R)的影响。方法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福莫特罗及糖皮质激素对原代培养的气道平滑肌细胞 M3 R 蛋白的影响。结果福莫特罗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上调 M3 R 蛋白的表达,布地奈德能够抑制福莫特罗上调 M3 R 的作用。结论长期规律使用肾上腺素β2受体(β2 AR)激动剂导致严重哮喘恶化的风险增加可能与其上调 M3 R 蛋白有关,而糖皮质激素与其联用能够抑制这一作用。 刘媛华 刘光辉 梅静静 王静关键词:受体激动剂 胆碱能受体 M3 气道平滑肌 观察全胃切除术后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疗效 2015年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方式及临床功效。方法将42例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空肠造瘘置管组(观察组)和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不同置管方式对机体的创伤程度,检测导管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肠内喂养最早始于术后24 h,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早于对照组(P〈0.05),且未出现严重消化道症状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对照组出现脱管及肠道黏膜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全胃切除术患者术中放置导管式营养性空肠造瘘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可有效促进胃肠道功能蠕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光辉 刘媛华 董新华 杨振关键词:全胃切除 肠内营养 鼻空肠管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97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常侵犯泪腺和唾液腺,也可侵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Ss可分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其中pSS常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晚期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住院pS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对pSS合并ILD的诊治水平。1对象与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11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pSS患者97例。 靳建军 路武杰 刘媛华 王静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间质性肺疾病 呼吸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压力管理对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压力管理策略对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于某院进行实习的规培生、进修生、本科生、研究生共100例,将4种不同类型的实习生均匀分入对照组(n=50,采用传统代教方式)和观察组(n=5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压力管理策略)。记录并比对两组实习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同时于实习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压力量表(PSS-14)、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评估以及教学满意度(自制教学效果满意度量表)评估。结果:观察组的平时成绩、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临床综合能力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165,7.093,6.667,5.906;P<0.05)。观察组的实习后PSS-1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9.867,P<0.05),BAI、B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1.554,10.757;P<0.05);另外,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94.00%),但无显著性差异(χ^(2)=3.093,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临床带教中,通过加入压力管理策略,不仅能够提升实习生的平时成绩、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以及临床综合能力分数,还能显著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学满意度。 刘媛华 刘光辉 李佳关键词:呼吸内科 临床带教 实习生 压力管理 心理健康 CD_(40)L、NF-κB/NLRP3通路与AECOPD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分化簇40配体(CD_(40)L)、核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呼吸衰竭(RF)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48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OPD全球倡议(GOLD)分级标准将AECOPD患者分为1~4级,分别纳入A组(19例)、B组(31例)、C组(52例)、D组(46例),并根据6个月内是否并发RF,将患者分为RF组(49例)与无RF组(99例)。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CD_(40)L及NF-κB、NLRP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CD_(40)L及NF-κB、NLRP3蛋白表达水平与GOLD分级及RF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_(40)L及NF-κB、NLRP3蛋白表达预测RF的价值,并采用危险度分析不同CD_(40)L及NF-κB、NLRP3蛋白表达水平AECOPD患者发生RF的情况。结果D组患者的血清CD_(40)L及NF-κB、NLRP3 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2.14±2.09)ng/m L、128.31±20.59、11.37±2.28,明显高于C组患者的(10.89±1.98)ng/m L、114.92±19.10、10.05±2.06,B组患者的(9.65±1.71)ng/m L、102.85±18.63、8.84±1.81及A组患者的(8.73±1.46)ng/m L、93.54±17.41、7.98±1.62,且C组明显高于B组、A组,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F组患者的血清CD_(40)L及NF-κB、NLRP3 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38±1.62)ng/m L、111.57±16.04、9.68±1.55,明显高于无RF组的(9.72±1.75)ng/m L、102.87±17.73、8.89±1.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法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_(40)L及NF-κB、NLRP3 m RNA表达水平与AECOPD患者GOLD分级(r=0.658、0.724、0.701)及RF(r=0.642、0.716、0.683)均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_(40)L及NF-κB、NLRP3 m RNA均对AECOPD患者并发RF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三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优于各指标单独及两两组合预测效能(均P<0.05);以最佳截断值为界,经危险度分析结� 梅静静 刘媛华 李茹一 靳建军关键词:核因子-ΚB 病情 呼吸衰竭 SMARCA4缺失型胸部未分化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总结分析SMARCA4缺失型胸部未分化肿瘤(SMARCA4-UT)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1例SMARCA4-UT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收治的52例SMARCA4表达完整的非小细胞肺癌(SMARCA4-iNSCLC)患者作为对照。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差异,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SMARCA4-UT组中男50例,女1例,年龄(63.8±9.7)岁。与SMARCA4-iNSCLC组相比,SMARCA4-UT组男性及吸烟者占比更高,Ki-67更高(均P<0.05)。SMARCA4-UT以实性病灶为主、黏附性差,部分呈横纹肌样形态。免疫组化方面,BRG1均为阴性,甲状腺转录因子-1、P40、新天冬氨酸蛋白酶A等大多为阴性,部分婆罗双树样基因4阳性。Ki-67≥30%者较多(47/51,92%)。SMARCA4-UT组中10例患者完善二代测序基因检测,6例发现SMARCA4突变,常合并TP53突变(8/10,80%)、STK11突变(3/10,30%)、KRAS突变(2/10,20%),常见驱动基因突变较少,平均肿瘤突变负荷为16.12个突变/Mb。与SMARCA4-iNSCLC组相比,SMARCA4-UT组中位总生存期(OS)更短(12个月比45个月,P<0.001);在Ⅲ~Ⅳ期SMARCA4-UT患者中,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比未使用免疫治疗中位OS更长(23个月比7个月,P=0.027)。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SMARCA4缺失是SMARCA4-UT及SMARCA4-i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7.954(95%CI:2.764~22.890),P<0.001]。结论SMARCA4-UT是一种少见的不同于SMARCA4-iNSCLC的未分化肿瘤,常见于老年吸烟男性,具有侵袭性高、预后差等特点,典型的病理特征是BRG1阴性。免疫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王小涛 康燕 王浩宇 史雯雯 肖洋 刘媛华 司纪明 李晟磊 靳建军关键词:肺肿瘤 免疫治疗 LABA/LAMA和LABA/ICS治疗COPD稳定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荟萃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评价长效8受体激动剂/长效毒蕈碱拮抗剂(LABA/LAMA)与长效p受体激动剂/吸入糖皮质激素(LABA/Ic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 Medlin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获取研究周期〉4周、对比LABA/LAMA与LABA/ICS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由2名研究者依照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优先报告的条目(PRISMA)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以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根据不同LABA/LAMA治疗方案分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有9篇文献(10项RCT)纳入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LABA/Ics相比,LABA/LAMA治疗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显著改善(MD0.09L,95%CI:0.08~0.11,P〈0.00001),显著降低了急性加重风险(OR=0.78,95%CI:0.64~0.94,P=0.01),肺炎发病风险也显著降低(OR=0.59,95%CI:0.43~0.81,P=0.001)。LABA/LAMA和LABA/Ics两组的SGRQ评分无显著差异(MD=0.66,95%CI:=1.36~O.04,P=0.07),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一0.89,95%CI:0.77~1.04,P一0.14)。结论LABA/LAMA比LABA/ICS治疗COPD稳定期在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风险及降低肺炎发病风险方面更具优势。 梅静静 王焕勤 刘媛华 张业鹏 刘红 王静关键词:长效Β受体激动剂 吸入糖皮质激素 PD-1抑制剂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9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研究组(n=47),对照组通过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通过PD-1抑制剂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对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糖类抗原153(CA153)、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TIM3)、淋巴细胞活化因子(LAG3)、B和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TLA)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肠道菌群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TPS、TSGF、CA15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水平整体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升高,肠球菌数量降低,且研究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3+、CD4+、CD8+细胞中BTLA水平,CD8+细胞中TIM3水平均较对照组上调,CD4+、CD8+细胞中LAG3水平较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1抑制剂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有效改善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刘媛华 刘光辉 李佳关键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肺癌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33例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O)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21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TO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男21例,女12例,发病年龄24~78(56.0±11.0)岁,病程15~90个月,咳嗽常见(19/33),合并肺部感染18例,肺癌6例;TO患者胸部CT多表现为钙化结节突入管腔,以气管支气管受累为主,CT检出率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TO以气管受累最多见,右主支气管次之,镜下常为弥漫型;病理学特征常为黏膜慢性炎症改变;行肺功能检查的10例中有5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其中出现吸气相平台3例,吸气呼气双相平台1例;多数以对症治疗为主,预后良好。结论:TO症状不典型,胸部CT、肺功能检查有提示作用,支气管镜结合病理活检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 刘静静 刘媛华 罗潇 司纪明 赵武干 靳建军关键词: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 肺功能 支气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