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 作品数:64 被引量:40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单导联ST段回落不良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后单导联ST段回落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急性STEMI行急诊PCI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ST段回落良好组(回落率≥50%),B组为ST段回落不良组(回落率<50%)。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 A组172例(69.40%),B组76例(30.60%)。随访2年,B组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比例高于A组,B组在随访期间发生MACE的相对危险度(RR值)为42.48(P<0.05)。结论急性STEMI急诊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程度与临床预后显著相关。
- 丁怀玉周旭晨刘俊朱皓魏明丽杨新春
- 关键词: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 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年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 从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AMI患者中,选取年龄<40岁有完整冠脉造影资料的AMI患者48例作为年轻组,选取同期年龄>60岁有完整冠脉造影资料的AMI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为男性占优势,而年轻组这一优势更加显著(91.7%比57.7%,P<0.05).年轻组中有冠心病家族史、长期大量吸烟、肥胖、血脂异常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1%比 9.2%,81.3%比 40.4%,47.9%比26.9%,29.2%比19.2%,89.6%比65.4%,P均<0.05),而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劳累性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3%比51.9%,16.7%比32.7%,12.5%比38.5%,10.4%比34.6%,P值均<0.05).年轻组TG高于对照组[(179.6±32.5)mg/dl比(138.5±27.3) mg/dl,P<0.05],HDL-C低于对照组[(36.7±16.8)mg/dl比 (43.2±13.7)mg/dl,P<0.05],而TC及LDL-C均与对照组相当[分别为(191.9±45.3)mg/dl比(187.4±42.8)mg/dl,P>0.05;(118.4±30.5)mg/dl比(115.7±36.6)mg/dl,P>0.05].年轻组中就诊时有典型胸痛的比例高于对照组(70.8%比28.8%,P<0.05).年轻组罪犯血管在左主干者占2.1%,前降支者占56.3%,回旋支者为8.3%,右冠状动脉者占33.3%,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轻组单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56.3%比26.9%,P<0.05),而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7.3%比71.2%,P<0.05).结论 长期大量吸烟、冠心病家族史、肥胖、血脂异常是年轻人患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年轻AMI患者发病时症状典型,多表现为STEMI,且多为单支血管病变.
- 丁怀玉刘俊周旭晨朱皓魏明丽杨新春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年轻人
- 血清Cystatin c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靶器官损害相关性研究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ystatin c与左室重量指数(LVMI)、E/A值、E峰减速时间(EDT)、24小时平均收缩压(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DBP)、日间及夜间平均SBP、DBP,夜间血压下降率及血压负荷、...
- 吕田马静刘俊
- 关键词:靶器官损害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量指数
- 文献传递
- 血栓抽吸对高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 薛文强刘俊
- 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3年
- 研究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相关性。研究对象为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87例,检测其尿白蛋白/肌酐浓度值(ACR)、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指标,并与35例冠状动脉造影为非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比较。冠心病组lgACR及lg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gACR与lgCRP呈正相关(r=0.275,P=0.005),且均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清C反应蛋白均明显增加。ACR、CRP均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在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有低度炎症(CRP)的参与。
- 秦咏梅刘俊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冠心病微量白蛋白尿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发生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情况。方法对2000年11月至2013年4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3例确诊为AMI合并VS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期间共收治AMI患者5 300例,其中合并VSR 23例,发生率为0.43%。其中男性15例(65.2%),年龄(71±10)岁。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4例,前壁心肌梗死15例,左心室射血分数34.2%±20.1%。诊断VSR的平均时间为3.6 d。5例患者择期手术治疗。COX回归模型发现女性(P=0.009)、心率(P=0.002)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结论 AMI合并VSR在临床中并不多见,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内科保守治疗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手术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 王亚芳刘俊张波
-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
-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患者的术前影响因素及预后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术前高危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行PCI治疗并且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91例患者(无复流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PCI治疗后前向血流正常的10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PCI术前临床资料和术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针对PCI术前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做多因素分析,以判断对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平均回顾性随访(35.8±15.3)个月。结果无复流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中无复流组患者吸烟指数≥300(OR=2.81,95%CI:1.61~4.38,P=0.007)、术前24h内空腹血糖≥11.1mmol/L(OR=3.39,95%CI:1.51~4.89,P=0.000)、术前1个月内无心绞痛发作(oR=2.39,95%CI:1.22~3.78,P=0.009)是发生无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结论无复流现象提示患者预后差,严重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长期大量吸烟、术前1个月内无心绞痛发作和术前24h内空腹血糖≥11.1mmol/L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高危因素。
- 朱升四周旭晨刘俊朱皓郑晓群张妍曲新凯王俊杰黄榕翀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预后无复流现象
- 心肌梗死继发心力衰竭、持续性室速误诊为肺炎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5岁,以咳嗽、活动后胸闷、气促10余天为主诉入院。2型糖尿病3年,空腹血糖7-8mmol/L,未监测餐后血糖。患者10余天前着凉后出现咳嗽,咳白痰,无发热,后逐渐出现胸闷、气促,咳嗽及活动后加重,无胸痛,无心悸、双下肢水肿,于我院门诊就诊。肺CT示:双肺炎,双侧胸腔积液,心包少量积液。
- 黄日红孙源君任永奎杨光郑文君刘俊
-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
- 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布特点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发病年龄却呈年轻化趋势,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年龄也在逐渐提前,本研究对年轻冠心病患者各种危险因素的分布和聚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先后收治的49例年轻AMI患者(年龄<40岁),分析其高危因素的分布及聚集情况。结果 49例年轻AMI患者中,男性占98%(48例),吸烟者占44.9%(22例),合并高血压者占36.7%(18例),高胆固醇血症者占30.6%(15例),超重/肥胖者占30.6%/20.4%(15/10例),伴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者占22.4%(11例),合并糖尿病者占2%(1例)。无明显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超重等)的低危患者仅3例(6.1%),有1项危险因素者20例(40.8%),2项及以上者26例(53.6%)。心肌梗死发病前1个月内曾有缺血症状者23例(46.9%),有明确诱因者17例(34.7%)。除1例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外,其余均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结论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依然是年轻AMI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吸烟和超重/肥胖更加突出,且危险因素呈聚集趋势。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超重/肥胖和高心理压力等危险因素日趋显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加体力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平和情绪是年轻人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方面。
- 李真王娇王燕娥朱皓刘俊
- 关键词:心肌梗死青年人
- 反复性单形性室速产生的机制和危险性被引量:1
- 2005年
- 本专辑接续上期内容,继续对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等相关内容进行介绍。载文11篇,选译自《内科》杂志2004年第94卷第4期“不整脈診”专辑,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医师翻译,柯若仪教授审校。
- 西井伸洋刘俊
- 关键词:危险性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