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一峰
- 作品数:13 被引量:6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带桡神经浅支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
- 目的探讨应用带桡神经浅支的示指背侧邻指皮瓣治疗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带桡神经浅支示指背侧邻指皮瓣治疗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2-60岁,平均29.4岁。拇指指腹创面最大面积为...
- 郭松华俞立新吴群峰于健冯炜陈学强傅一峰
- 关键词:桡神经浅支皮瓣拇指软组织缺损
- 文献传递
- 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
-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锁骨骨折患儿均早期行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结果 12例均获随访,时间6—1凋,骨折均骨性愈合。最后随访时肩关节功能按照Constant-Murley评分:优...
- 郭松华俞立新傅一峰
- 关键词:锁骨骨折外固定架外固定儿童
- 文献传递
- 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与平行固定治疗关节外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与平行固定治疗关节外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5-05诊治的45例关节外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第1掌骨-大多角骨直接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25例(交叉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第1、2掌骨间2枚克氏针平行固定治疗20例(平行固定组)。结果 45例均获得随访10~14个月,平均12个月。除平行固定组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10周外,其余44例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末次随访时2组TA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与平行固定治疗关节外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在固定可靠性、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方面无明显差异。
- 陈学强吴群峰俞立新郭松华冯炜于健李俊杰傅一峰杨雷董卫芹
- 关键词:闭合复位
- 股骨下段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术后膝关节屈伸受限的原因分析
- 目的分析股骨下段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术后膝关节屈伸受限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7—2013-09诊治的65例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资料,并分析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屈伸受限的原因。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4~...
- 陈学强俞立新吴群峰郭松华于健冯炜徐飞傅一峰
- 关键词:股骨下段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膝关节
- 文献传递
- 骨水泥型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青壮年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
-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治疗青壮年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青壮年桡骨小头严重粉碎性骨折,均采用德国Link公司生产的单极骨水泥型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
- 郭松华俞立新冯炜于健傅一峰
- 关键词: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假体置换
- 文献传递
- 带桡神经浅支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被引量:9
- 2013年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带桡神经浅支的示指背侧邻指皮瓣治疗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带桡神经浅支示指背侧邻指皮瓣治疗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2~60岁,平均29.4岁。拇指指腹创面面积最大为3.0cm×2.1cm,最小为2.3cm×1.8cm。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上述手术方法进行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至1年,术后拇指外观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带桡神经浅支示指背侧邻指皮瓣血运良好,皮瓣质地、厚薄合适,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既有效地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又同时完成拇指指腹感觉功能重建。
- 郭松华俞立新吴群峰于健冯炜陈学强傅一峰
- 关键词:桡神经浅支外科皮瓣拇指显微外科手术
- 两种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23年
- 目的比较改良“八”字切口与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A组(采用改良“八”字切口内固定治疗,40例)和B组(采用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40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评分、跟骨影像学指标和踝关节活动度。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16.38±4.72)个月。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A组明显短(少)于B组(P<0.01)。术后3个月骨痂生长评分、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影像学指标:两组术后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术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八”字切口与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改良“八”字切口内固定更具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势。
- 冯炜李俊杰吴群峰韩瑾傅一峰杨雷俞立新
- 关键词:跟骨骨折微创内固定关节内骨折手术入路
-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关节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早期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关节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5-01—2020-01诊治的50例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关节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结果 两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4(8~14)个月。术后6周观察组WOMAC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观察组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机械轴股胫角、胫骨近端内侧角、胫骨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相比,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关节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更能有效缓解局部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理想方法。
- 冯炜李俊杰吴群峰韩瑾傅一峰杨雷俞立新
- 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术
-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创伤导致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创伤导致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并与关节镜下单排锚钉缝线固定技术进行比较。方法纳入自2018-12—2022-12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的106例创伤导致的肩袖损伤,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对照组采用单排锚钉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术后6周、12周、24周疼痛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ASES评分。结果10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感染、肩关节粘连、肩关节僵硬、肩袖再撕裂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6周、12周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周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周、12周、24周肩关节功能A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创伤导致肩袖损伤可以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杨雷冯炜傅一峰俞立新谭俊铭
- 关键词:关节镜肩关节功能
- Wiltse入路单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 探讨Wiltse入路单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6-01经Wiltse入路单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20例胸腰椎骨折,评价椎弓根钉置入准确性,比较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矢状位后凸Cobb角。结果 80枚椎弓根钉置入情况按Mobbs-Raley法分级:0级71枚,Ⅰ级8枚,Ⅱ级1枚。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6(10~18)个月。1例后凸Cobb角矫正丢失13.6°,患者腰背部酸痛,口服药物尚能忍受疼痛。术后3 d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有所丢失,但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单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避免椎旁肌广泛剥离,从而保护多裂肌的神经支配,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同时术中直视下置钉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
- 李俊杰吴群峰俞立新郭松华冯炜于健陈学强傅一峰杨雷周颖颖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单节段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