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红波
- 作品数:32 被引量:30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不同母质发育水稻土对Cd、Pb吸附解吸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为了解Cd、Pb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探明不同水稻土对Cd、Pb吸附解吸的影响,以红壤、紫色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为对象,研究Cd、Pb在两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分析红壤、紫色土对Cd2+、Pb2+吸附解吸特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土壤对Cd2+的吸附用Langmuir、Freimdlich模型均有较好拟合,相关系数在0.95以上;而Pb2+的吸附则用Freimdlich模型拟合较好,相关系数在0.99以上。随着溶液中Cd2+、Pb2+含量的增大,红壤、紫色土对Cd2+、Pb2+的吸附量增大;解吸量亦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红壤、紫色土对Cd2+、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871.34 mg/kg和4353.69 mg/kg,10914.65 mg/kg和14249.07 mg/kg;最大解吸率分别达到3.12%和2.43%,1.02%和0.33%。紫色土对Cd2+、Pb2+的吸附量大于红壤,解吸率低于红壤;同等浓度下,红壤、紫色土对Pb2+的吸附量高于Cd2+。研究表明土壤粘粒、有机质、CEC含量是影响红壤、紫色土吸附解吸差异的主要因素。
- 刘妍朱晓龙丁咸庆侯红波彭佩钦廖柏寒
- 关键词:紫色土PB2+解吸
- 外源Cl^(-)对水稻幼苗生长及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 2025年
- 通过设计2个水稻品种幼苗在加镉(Cd)和不加Cd条件下不同施Cl^(-)量的石英砂栽培试验,探究外源Cl^(-)对不同Cd积累型水稻根鲜重、地上部鲜重、根系形态、根表铁膜及Cd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外源Cl^(-)(≤4 mmol/L)能促进水稻幼苗生长,过量的外源Cl^(-)则抑制其生长;在不添加Cd^(2+)的条件下,水稻幼苗根鲜重、地上部鲜重、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随施Cl^(-)量的增加先增后降,以4 mmol/L Cl^(-)处理最大;外源Cl^(-)抑制水稻幼苗根表铁膜的形成,根表铁膜含量随施Cl^(-)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添加4 mg/kg Cd^(2+)严重阻碍水稻幼苗生长,根鲜重、地上部鲜重、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随施Cl^(-)量的增加先降后增,以4 mmol/L Cl^(-)处理最小;外源Cl^(-)影响水稻幼苗对Cd的吸收和转运,在添加4 mg/kg Cd^(2+)条件下,转运系数随施Cl^(-)量的增加而降低,根系Cd含量显著增加,大幅高于地上部;Cd高累积品种(天优华占)较Cd低积累品种(Y两优1998)对Cl^(-)更敏感,吸收和运转Cd的能力更强,在相同施Cl^(-)量下其根表铁膜含量更低,根鲜重更重,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更大,根部Cd含量更高。
- 龙坚范海津柴雨汐贺汝婧肖子曼侯红波彭佩钦
- 关键词:水稻幼苗镉(CD)根系性状转运系数
- 氮素运移转化的采样装置和淋溶装置、采样方法和研究氮素运移转化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土壤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氮素运移转化的采样装置和淋溶装置、采样方法和研究氮素运移转化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采样装置包括采样器(1);所述采样器(1)为圆柱直筒管形,顶部平整,采样器底部设计有刀口斜面,斜面宽度10...
- 丁咸庆彭佩钦常月侯红波龙坚
- 一种用于木本植物氮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栽培装置及标记方法
- 本发明属于氮稳定同位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木本植物氮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栽培装置及标记方法。本发明利用特定的栽培装置,向栽培装置中添加栽培基质,种植木本植物幼苗,待木本植物幼苗全部成活后,于幼苗根部施加<Sup>15<...
- 彭佩钦丁咸庆侯红波龙坚常月
- 文献传递
- 不同母质发育水稻土对Cd、Pb吸附解吸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为了解Cd、Pb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探明不同水稻土对Cd、Pb吸附解吸的影响,以红壤、紫色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为对象,研究Cd、Pb在两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分析红壤、紫色土对Cd2+、pb2+吸附解吸特性及其与土壤理...
- 刘妍朱晓龙丁咸庆侯红波彭佩钦廖柏寒
- 关键词:水稻土吸附解吸特性污染控制
- 文献传递
- 旱地与水田土壤磷素的环境风险和控制
- 随着磷肥施用的逐年增加,磷素在农田土壤中积累富集的现象日益严重,而磷素流失(径流和淋溶)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土壤类型和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含量和形态有明显的影响,土壤磷素的吸附解吸机制和磷素淋失特性随着土壤理化...
- 邱亚群彭佩钦侯红波李恩尧
- 关键词:土壤类型磷流失
- 文献传递
- 一种水田旱地通用的土壤渗漏量测定简易装置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田旱地通用的土壤渗漏量测定简易装置,包括渗漏桶、U型管、气压平衡孔、注水孔;所述渗漏桶上端设有孔,所述U型管的一端连接孔,所述渗漏桶上端开设有注水孔和气压平衡孔,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工作,气压平衡...
- 龙坚张坤侯红波彭佩钦
- 不同母质土壤—水稻系统Cd吸收累积特征及差异被引量:7
- 2019年
- 通过选取土壤有效态镉(Cd)含量相近、母质不同的水稻土河沙泥(河流冲积物发育)和紫泥田(紫色砂页岩母质发育),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Cd(0,0.5,1,2,5mg/kg)模拟Cd污染稻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母质稻田土壤Cd胁迫条件下水稻不同生育期对Cd吸收累积的差异,并推算出土壤Cd环境安全临界值。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2种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在分蘖期最高,河沙泥有效态Cd含量平均为0.47mg/kg,紫泥田平均为0.36mg/kg,同一外源Cd水平下,河沙泥土壤有效态Cd含量高于紫泥田。对河沙泥而言,随着外源Cd浓度的增加,水稻总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外源Cd浓度为1mg/kg时达到最大生物量,为47.11g/pot;而紫泥田水稻生物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2种土壤中水稻糙米、谷壳、茎叶、根Cd含量均随外源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整体分布特征为根>茎叶>谷壳>糙米,且河沙泥高于紫泥田;河沙泥水稻平均Cd累积量为51.71μg/pot,紫泥田平均Cd累积量为42.56μg/pot,2种土壤成熟期水稻Cd累积量对比分蘖期分别增加1.45,1.07倍。回归分析表明,河沙泥和紫泥田稻米Cd超标的土壤Cd安全临界值分别为2.03,3.14mg/kg。水稻对Cd的吸收累积特征及土壤Cd安全临界值因土壤母质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 董霞李虹呈陈齐陈齐龙坚侯红波彭佩钦侯红波
- 关键词:不同生育期水稻
- 3种提取剂对不同类型土壤重金属的提取效果被引量:30
- 2013年
- 为了研究不同提取剂对不同类型土壤重金属的提取效果,选用3种提取剂(DTPA、HCl、EDTA)提取2种母质(红壤、紫色土)发育的稻田土壤(黄泥田、紫泥田)重金属Zn、Pb、Cd和Cu的含量,比较它们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提取剂的提取量和提取率大小有明显差异。DTPA提取Zn、Pb、Cd、Cu的含量均值分别为135.88、167.20、5.09、17.63mg/kg;HCl提取Zn、Pb、Cd、Cu的含量均值分别为244.79、299.97、7.74、28.75mg/kg;EDTA提取Zn、Pb、Cd、Cu的含量均值分别为220.31、490.33、7.22、35.46mg/kg。3种提取剂对重金属Zn、Cd提取量大小为HCl>EDTA>DTPA,对Pb、Cu提取量大小为EDTA>HCl>DTPA。从元素的提取率看,除黄泥田DTPA提取为Cd>Cu>Pb>Zn外,一般均为Cd>Pb>Cu>Zn。就不同土壤类型而言,黄泥田重金属提取率大小均为EDTA>HCl>DTPA;紫泥田Zn、Cd提取率大小为HCl>EDTA>DTPA,而Pb、Cu为EDTA>HCl>DTPA。黄泥田、紫泥田提取Pb、Cu的提取率均为EDTA>HCl>DTPA。因此不同类型土壤应该使用不同的提取剂,暗示适当提取剂的提取量可以预测糙米中重金属的累积量。
- 甘国娟刘妍朱晓龙侯红波彭佩钦廖柏寒
- 关键词:提取剂重金属有效态稻田土壤糙米
- 湘中某冶炼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57
- 2013年
- 利用野外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湘中某冶炼区稻田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Cd、Zn及Pb含量,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程度与潜在生态风险.单因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00%的土壤样点Cd处于重度污染;有96.0%的样点Zn处于重度污染,有99.5%的样点Pb处于重度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Cd>Pb>Zn.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样点Zn处于轻度生态风险;Pb每个生态风险级别的样点都有,其中处于强生态风险样点居多;100%的样点Cd处于极强生态风险水平.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表明,11.0%样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达到很强水平,89.0%样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极强水平.上述各项指标综合表明,湘中某冶炼区农田土壤受到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 甘国娟刘伟邱亚群李科林侯红波彭佩钦廖柏寒
- 关键词:水稻土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