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宗濂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生理
  • 2篇电生理学
  • 2篇针刺
  • 2篇神经纤维
  • 2篇生理学
  • 1篇递质
  • 1篇电刺激
  • 1篇电极
  • 1篇电生理学研究
  • 1篇电位
  • 1篇电位测定
  • 1篇动作电位
  • 1篇穴位
  • 1篇有髓神经纤维
  • 1篇运针
  • 1篇针刺手法
  • 1篇针刺镇痛
  • 1篇伤害性
  • 1篇伤害性反应
  • 1篇神经元

机构

  • 6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作者

  • 6篇侯宗濂
  • 3篇史文春
  • 2篇朱保恭
  • 2篇陈婉梅
  • 2篇赵晏
  • 2篇郝雅辉
  • 1篇崔仁麟
  • 1篇袁斌
  • 1篇钱效杰
  • 1篇程珍凤
  • 1篇朱衡
  • 1篇秦潮
  • 1篇唐敬师
  • 1篇梅俊
  • 1篇刘荣桓

传媒

  • 2篇针刺研究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1992
  • 4篇1991
  • 1篇198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细胞内记录动作电位测定蛙单根有髓神经纤维强度—时间关系
1991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的细胞内记录蛙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方法。将该方法用于测定神经纤维阈刺激的强度-时间关系,所得结果能够满足一般科研及教学工作的需要。
朱保恭陈婉梅侯宗濂郝雅辉
关键词:神经纤维细胞内记录动作电位
刺激大脑前额叶及电针对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1991年
已证明大脑前额叶的下行性调制作用可于丘脑和中脑水平影响痛觉过程,但是否直接对脊髓背角伤害性信息传递过程亦有影响?本工作对此进行探讨。结果如下:(1)对同心电极刺激大鼠前额叶呈现反应的WDR为83.67%(41/49),其中23个呈现易化效应,11个为抑制,7个为双向反应。
秦潮俞泳蓓朱衡程珍凤梅俊侯宗濂
关键词:脊髓背角电刺激伤害性反应前额叶
用两只微电极在螯虾同一神经纤维内进行刺激和记录方法
1992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两只微电极在螫虾同一神经纤维内进行刺激和记录的方法。
朱保恭郝雅辉陈婉梅侯宗濂
关键词:螯虾神经纤维膜电位微电极
穴位作用节段性特征的电生理学研究
在临床实践中,同节段或近节段取穴是最为有效的选穴方法之一。为了证明穴位治疗作用的节段性特征和神经节段性分布的关系,并为探讨经络实质提供依据,本实验以猫脊髓背表面电位(CDP)为指标,分别观察了胃经头面、胸、腹和下肢某些穴...
刘荣桓唐敬师侯宗濂史文春
关键词:CDP电生理学
文献传递
针刺镇痛的传入递质被引量:4
1991年
针刺镇痛信息外周传入纤维的研究表明,细纤维起着重要作用。细纤维末梢在脊髓背角释放P物质(SP)。SP是否就是针刺镇痛信息的初级传入递质?本工作各用行为学实验分析了SP在传统手法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探讨了它作为镇痛传入递质的可能性。实验用SD大鼠,麻醉后安放牙髓刺激电极及二腹肌埋置记录电极,用电刺激牙髓所诱发的反射性二腹肌肌电的幅度(ARDP)作为痛反应指标。
赵晏史文春王会生侯宗濂崔仁麟
关键词:针刺镇痛细纤维P物质
针感感受器的电生理学及其在针刺手法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1年
近年来,针感感受器这一针刺信息的起始点已引起人们的注意。针感感受器主要是一些深部感受器,不同的穴位各有其为主的某种类型的感受器。感受器对不同针刺手法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型式,从而传入不同的信息。这些都是针刺初级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内膝眼”穴位为代表,利用从猫的脊神经背根分离纤维细束的方法,观察单个感受器的电生理学特性。先鉴定传入放电是否为关节单位并测定传导速度,
赵晏袁斌史文春钱效杰侯宗濂
关键词:针刺手法运针电生理学相对特异性生理学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