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天泰
- 作品数:34 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瘀论治高血压病被引量:6
- 2013年
- 高血压病的发生,乃由于人体脏腑阴阳失调,导致气血紊乱,血液运行失常,血行瘀滞所致。因此,将高血压病分为血瘀-肝气郁结等5个证型,分别拟定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作用的降压I号等5个协定处方进行治疗,共观察治疗20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观察200例,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6.85%,证侯疗效总有效率为为93.50%,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7.0%,证侯疗效总有效率为89.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之球结膜微循环、血脂、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1及血清一氧化氮等指标治疗后皆有明显变化,但治疗组改变显著。初步说明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病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常用治法相比,具有降压明显、证侯疗效好、疗效稳定持久等特点,显示了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故活血化瘀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方法,值得重视和进一步探讨。
- 余天泰
-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药疗法活血化瘀
- 论扶阳学派理论基础与核心思想被引量:26
- 2011年
- 任何一个学派的形成,都有它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而且是维系和推进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石。扶阳学派作为中医学众多学术流派之一,与其它学派一样,其理论基础无疑是《内经》的重要思想,并与《易经》、《伤寒论》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核心思想就是重视阳气,推崇阳气,力主阳主阴从。深入研究扶阳学派理论,对于繁荣中医学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维护人民健康,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余天泰
- 关键词:扶阳学派火神派郑钦安
- 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法男科临床运用举隅
- 1998年
- “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法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塞用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闭塞不通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以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腹泻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及瘀血所致的崩漏...
- 余天泰
- 关键词:男科疾病塞因塞用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19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临床常见的疾病,目前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辨证存在较大的分歧,从而导致中医辨证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本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为该疾病中医症候分布规律和特点提供有利依据。
- 曾祺余天泰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 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
- 近读《伤寒质难》,深受启发,获益良多。尤其是为祝味菊先生"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伤寒质难·退行期及恢复期篇第七》)惊世之语所振撼,并由此产生共鸣。今余不揣谫陋,试就此结合个人点滴感悟作一初步探讨。阴阳有余不足自古就有争...
- 余天泰
- 关键词:祝味菊火神派
- 文献传递
- 牵引对颈椎椎间关节作用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1
- 2001年
- 为探讨不同角度下牵引对颈椎椎间关节的作用 ,采用建立完整的颈段脊柱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 ,对前屈、后伸 0~ 30°共 11种不同牵引体位下的椎间关节应力分布及其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颈椎椎间关节所受应力主要为垂直轴上的压应力 ,力值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尤以C5~ 6、C6~ 7为主 ,在牵引作用下 ,前屈位可将其转变为拉压力 ,后伸位仍为压应力 ,二者都随角度的加大而逐渐加大。表明颈椎牵引早期应在前屈或后伸 0~ 10°下 ,后期应结合临床、影像学诊断选择合适的角度。
- 林斌殷浩汤兴华余天泰陈日齐刘献祥
- 关键词:颈椎病牵引术椎间关节有限元分析成人
- 论扶阳学派理论基础与核心思想
- 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诸多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正是由于有这些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存在,促进了中医学术的繁荣,并推动着中医学术的发展。然而,任何一个学术流派的形成,都有它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而且是维系和推进其存在与...
- 余天泰
- 关键词:扶阳学派火神派生气通天论阳主阴从祝味菊中医学术
- 文献传递
- 《黄帝内经》重阳思想探讨被引量:7
- 2010年
- 《内经》重阳思想渊源于《易经》,认为阳气于人至关重要,犹如太阳与天体的关系,不可或缺,是生命的根本和动力,贯穿人的生命现象全过程,与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皆应重视阳气。《内经》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而且十分深远,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 余天泰
- 隆力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重要类型之一,为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若不积极治疗,就有可能发展成致命性的心肌梗死,危害极大。国内外向来重视此病研究。近10多年来,取得了不少新进展。然而,多数新
- 余天泰刘建忠林毅宏邓作敏
- 关键词:心绞痛气虚血瘀
- 文献传递
- 余天泰教授从肝论治心病经验浅析
- 2024年
- 肝与心联系极为密切,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经瘀血、肝火上扰、肝血亏虚等皆可引起心脏病变,故有“从肝论治心病”的说法,此文以脏腑之间密切联系为总领,以肝与心五行相关、经络循行相连、功能相关为前提,阐述了心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病因病机以及组方遣药,进一步地探讨了心病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以及临床应用,以期为从肝论治心病提供借鉴。
- 黄丽君余天泰钟文亮
- 关键词:从肝论治心病名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