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业球
- 作品数:68 被引量:140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CuAlNi形状记忆合金的热型连铸被引量:25
- 2000年
- 用热型连铸法终形制造直径 1.5 mm的CuAlNi合金丝。当铸型温度设定为 1110℃时,可以拉铸出表面光洁、具有定向凝固组织的合金丝。拉铸速度 50 mm/min时,晶粒数较少,晶界平直;拉铸速度 80 mm/min时,晶粒数较多,晶界较曲折。试样经 1000℃固溶处理后的一次抗拉强度达 502 MPa,伸长率 14. 4%;热型连铸法制取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既可免除塑性加工的困难,又可获得定向凝固组织,提高合金性能,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 余业球黎沃光陈先朝王德芳
- 关键词:热型连铸单晶形状记忆合金铜基
- 一种新型热型连铸铸造炉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多股生产单晶铜杆及其它金属或合金的新型热型连铸铸造炉。包括有坩埚(1)、加热装置(2)、控制金属液流出的堵塞机构D及由水平流槽(6)、铸型(7)、引锭杆(9)、拉拔辊(10)组成的连铸引锭机构,其中加...
- 黎沃光余业球贺春华陈先朝刘可如
- 文献传递
- 一种堵漏装置
- 本申请涉及堵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堵漏装置,包括箱体、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驱动器和堵漏杆;箱体设有排液管,堵漏杆设置于排液管的内部,堵漏杆设有与排液管的出液口相匹配的堵漏塞;温度传感器设于排液管的出液口的外周;温度传感...
- 王果肖小亭邓俊黎沃光余业球
- 文献传递
- 热型连铸CuAlMn合金丝的冷加工性能
- 2007年
- 用热型连铸法制备了柱状晶CuAlMn合金丝,经800℃固溶处理,不同温度退火后做冷轧试验,研究其在单一β相下的冷加工性能。冷轧结果表明,250℃退火的冷加工性能最优,而400℃退火由于发生贝氏体转变,冷加工性能急剧下降。细化晶粒可较大地提高冷加工性能。拉伸结果表明合金退火后有较好的超弹性,伸长率与冷加工性能的变化一致。
- 蔡莲淑余业球黎沃光于能
- 关键词:冷加工性能柱状晶热型连铸
- 用连续铸造法生产薄壁金属管的工艺及其设备
- 一种用连续铸造法生产薄壁金属管的工艺及其设备,采用用金属液的热量对铸型的内芯加热,用加热体对外型加热,使内芯和外型的温度都保持在铸造金属的熔点以上;且用高的金属液压力和引锭杆与金属液熔合相结合,使金属液进入狭窄型腔的工艺...
- 黎沃光余业球贺春华陈先朝刘可如
- 文献传递
- 一种牵引机构
- 本申请涉及牵引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牵引机构,包括底座、电机、牵引丝杆、引锭杆、托架和加重块;所述牵引丝杆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牵引丝杆活动套设有丝杆螺母,所述托架与所述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加重块设置在所述托架...
- 王果肖小亭邓俊黎沃光余业球
- 文献传递
- 柱状晶CuAlBe超弹性合金丝的等温变形被引量:4
- 2011年
- 对热型连铸制备的柱状晶CuAlBe超弹性合金丝做等温变形试验,研究柱状晶在变形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等温温度从400℃到600℃,变形量从25%到62.5%。结果表明,变形温度为450~550℃,在所研究的变形量内都能得到以β相为主及少量α相的柱状晶组织,力学性能与变形前大致相同,但残余变形大大增加。低于450℃变形产生马氏体,变形量增大时还导致晶界裂纹。高于550℃变形则产生十字星形γ2。后两者都使力学性能急剧下降。
- 蔡莲淑余业球黎沃光李周龙
- 关键词:CUALBE柱状晶等温变形超弹性
- 一种低温压缩减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压缩减径装置,包括相互配合、以形成容纳液氮的腔体的上密封筒和下密封筒,还包括设于所述上密封筒和所述下密封筒内用以对棒材进行压缩减径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固接有用以连接驱动机构的上驱动杆,所述...
- 王果肖小亭邓俊黎沃光余业球
- 文献传递
- 热型连铸Cu-Cr合金铸态下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2
- 2004年
- 用热型连铸法制备过共晶Cu-Cr合金线,探讨了其在铸态下的微观组织形态、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含Cr量的增加,Cu-Cr合金的抗拉强度增加;拉铸速度增加,Cu-Cr合金的导电性增加。
- 陈先朝李林升余业球黎沃光
- 关键词:铜铬合金自生复合材料热型连铸定向凝固
- 下拉式热型连铸工艺中的阻流研究
- 2019年
- 为了解决下拉式热型连铸过程中金属液静压头过高容易拉漏,从而迫使连铸速度必须降得很低这一问题,在铸型上游设置了过滤网式、窄缝式和小孔式三种不同形式的阻流器,分别进行阻流试验,以期降低压头。试验结果表明,过滤网式阻流器由于孔径过大,剩余压头太低,基本没有阻流作用。窄缝式阻流器主要利用摩擦阻力达到阻流,即使窄缝长度达50 mm,宽度为0.3 mm时,剩余压头也只有2~3 mm,阻流效果不显著。小孔式阻流器主要利用表面张力达到阻流,当小孔直径为0.5 mm时,剩余压头可达8 mm,可以显著降低铸型上游金属液的压头,从而防止下拉式热型连铸的拉漏。
- 汪晶鑫蔡莲淑余业球黎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