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勤
- 作品数:109 被引量:73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机械式土壤翻转采样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式土壤翻转采样装置,包括支撑框、支撑杆、顶板、螺母、螺纹杆、转盘、采样壳、单向阀和阀门,所述支撑框的两端顶部均焊接有所述支撑杆。该机械式土壤翻转采样装置,可由工作人员踩踏住支撑框,握持并顺时针转动转...
- 朱仁欢张庆沛王双杨帅左洪菊郑子成李廷轩余海英何淑勤张锡洲王永东刘涛陈光登吴德勇
- 文献传递
- 间伐对柏木人工林细根变化及根区土壤水文性质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通过探究不同间伐强度下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人工林细根生长特征,阐明细根生长变化对根区土壤水文性质的影响机制,为长江上游柏木人工林制定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中丘陵区4种林分保留密度柏木人工林(重度-1 000株/hm^(2)、中度-1 500株/hm^(2)、轻度-2 000株/hm^(2)、CK-3 000株/hm^(2))为研究对象,结合微根管监测和土壤调查等方法测定柏木人工林细根性状和土壤水文特性等数据,分析间伐对细根生长和土壤水文特性的影响。【结果】(1)根系性状指标随时间的变化差异极显著(P<0.001);不同间伐强度下柏木细根性状随水平距离和垂直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间伐强度增大,根系表现出其特有的可塑性。(2)间伐抚育改善了土壤孔隙结构与持水情况;中度间伐下土壤水分稳渗速率极显著大于其他间伐强度(P<0.001),为对照组的4倍;间伐后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增加,在中度或重度间伐时最丰富。(3)RDA分析表明根长密度、比根表面积和比根长是影响土壤水文性质的主要因子,总贡献率达96.6%,其中又以对非毛管孔隙度、有效持水量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间伐后细根形态变化通过多种机制形成多层次的水文功能调控网络,基于土壤水文性质考虑,建议长江上游柏木人工林采用中度间伐进行林分密度管理,林分保留密度约为1 500株/hm^(2),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普思媛张景峰侯贵荣任定桥陈睿萱廖望东魏涵李贤伟范川范川徐振锋谭波张云奇
- 关键词:柏木人工林间伐
- 水蚀过程中玉米生长季横垄坡面地表糙度变化及其与侵蚀量的关系被引量:5
- 2018年
- 旨为探明川中丘陵紫色土区玉米生长季横垄坡面地表糙度与侵蚀量的关系。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和微小区相结合,探讨不同降雨强度(1. 0、1. 5和2. 0 mm/min)条件下,水蚀过程中玉米全生育期地表糙度和侵蚀量变化特征,并分析地表糙度与侵蚀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细沟侵蚀阶段地表糙度变幅最大;苗期地表糙度最大降幅达到58. 87%,抽雄期地表糙度变幅最低。2)玉米各生育期细沟侵蚀量显著高于溅蚀和片蚀;溅蚀阶段苗期侵蚀量随降雨强度增加而增加,其他生育期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片蚀和细沟侵蚀量在2. 0 mm/min降雨强度条件下最大;玉米苗期侵蚀量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期,分别为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的1. 60、3. 18和1. 79倍。3)片蚀和细沟侵蚀阶段玉米各生育期初始地表糙度,地表糙度变幅和降雨强度与侵蚀量显著相关,溅蚀阶段玉米全生育期降雨强度和地表糙度变幅与侵蚀量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玉米全生育期地表糙度变幅对侵蚀量预测效果较优。
- 王莹郑子成李廷轩何淑勤
- 关键词:玉米生育期水蚀过程地表糙度侵蚀量
- 细沟侵蚀阶段玉米季坡耕地氮素流失特征
- 2018年
- 研究紫色土区坡耕地玉米全生育期细沟侵蚀阶段水土及氮素流失规律,以期为研究区氮素流失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人工模拟降雨与野外径流小区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降雨强度为1.5mm/min条件下玉米全生育期细沟侵蚀阶段地表径流、壤中流和侵蚀泥沙中氮素流失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细沟侵蚀阶段,玉米各生育期地表径流量、壤中流量和侵蚀产沙量总体表现为随降雨时间延长呈先增加后平稳的变化趋势。地表径流中总氮、可溶性总氮、硝态氮和侵蚀泥沙中总氮流失量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而地表径流中铵态氮流失量变化趋势在降雨前期呈现波动性变化,降雨后期逐渐平稳。壤中流中总氮、可溶性总氮、硝态氮、铵态氮流失量则随着降雨时间延长呈现平稳的变化趋势。细沟侵蚀阶段地表径流中氮素流失总量在玉米苗期最大,为628.77mg/m2;壤中流中氮素流失总量在拔节期和抽雄期最大;侵蚀泥沙中氮素流失总量在苗期最大,为144.95mg/m2。壤中流为氮素流失主要途径,硝态氮为氮素流失主要形态。
- 何淑勤宫渊波郑子成
- 关键词:细沟侵蚀玉米生育期壤中流侵蚀泥沙氮素流失
- 保护地土壤生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被引量:32
- 2006年
- 从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板结、土壤酸化、土壤病虫害等方面分析了目前规模化的保护地中出现的土壤生态问题,提出了相应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领域今后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 郑子成李廷轩何淑勤张锡洲夏建国
- 关键词:保护地
- 不同地表条件下土壤侵蚀的坡度效应被引量:5
- 2006年
- 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不同地表条件下的径流和产沙的变化与坡度、降雨量、降雨强度等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上述过程中的坡度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作用下,坡度对土壤侵蚀影响表现为:光滑地表大于中等粗糙地表大于粗糙地表;但在不同地表条件下,坡度与侵蚀和径流的相关性表现出不同。相对光滑地表,中等粗糙与粗糙的地表,在不同降雨作用下,径流量与侵蚀量,随坡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且存在着一定的临界坡度。这一研究,为该区域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服务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
- 郑子成吴发启何淑勤王健
- 关键词:地表条件径流模数侵蚀模数
- 浅议四川盆地丘陵区的水土保持被引量:13
- 2005年
- 四川盆地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具有坡耕地侵蚀比重大、水土流失类型多样化、时间集中、侵蚀过程中"石化"现象严重、泥沙输移比小特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地形、岩性、气候和人为因素等,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对策措施及建议。
- 何淑勤郑子成
-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 一种利用水蓼修复磷污染水体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磷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具体为一种利用水蓼修复磷污染水体的方法。一种利用水蓼修复磷污染水体的方法,将水蓼种植于被畜禽粪便污染的磷污染水体中;水蓼在种植时采样直接移植或种子直播的方法;对栽种的水蓼进行定期收割并作为...
- 李廷轩郑子成王永东余海英张锡洲曾凡凤黄霞何淑勤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植被覆盖条件的地表微地形提取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植被覆盖条件的地表微地形提取方法及装置,利用Agisoft Metashape软件的控制点功能在观测区两侧均匀分布控制点,获取各个控制点坐标并设置坐标原点,拍照得到图像数据集,使用Agisoft Le...
- 郑子成姜静海柯贤泽何淑勤史伟
- 成都市温江区两种绿地土壤抗蚀抗冲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成都市温江区道路绿地和校园绿地土壤抗蚀、抗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绿地水土保持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道路和校园绿地中乔木+草地、乔木+灌木、灌木、灌木+草地、草地开展土壤抗蚀抗冲性特征研究。[结果]>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道路(79.72%)和校园绿地(39.23%)均表现为最大。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粉粒含量均表现为:校园绿地>道路绿地(p<0.05)。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土壤几何平均直径(GMD)、土壤抗蚀性指数、水稳性指数和抗冲指数均表现为:道路绿地>校园绿地(p<0.05),其中乔木+灌木和灌木+草地结构土壤抗蚀抗冲性优于其他植被结构,土壤抗冲系数均随坡度增大而减小。土壤抗蚀、抗冲性指数与>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黏粒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不稳定团粒指数(ELT)、<0.25 mm,0.25~2 mm水稳性团聚体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道路绿地乔木+灌木和灌木+草地结构土壤抗蚀抗冲性最好,校园绿地可以通过调整植被结构增强抗逆性和观赏性,降低土壤侵蚀风险。
- 史小鹏苟贺然何淑勤刘柏廷冉兰芳杨琪琳扎西拉姆陈雨馨骆紫藤
- 关键词:城市绿地理化性质土壤抗蚀性土壤抗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