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峰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囊癌组织survivin,caspase-3和Cox-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survivin,caspase-3及Cox-2蛋白表达与胆囊癌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4 9例胆囊癌、9例胆囊腺瘤、1 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及Cox-2的表达。结果(1)survivin,caspase-3及Cox-2在胆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 5.3%(3 2/4 9),4 4.9%(2 2/4 9)和7 5.5%(3 7/4 9),显著高于胆囊良性病变组织(分别为P<0.0 0 1,<0.0 0 1及=0.0 0 1)。(2)survivin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Nevin分期均无显著关系(均P>0.0 5);caspase-3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而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Nevin分期无关;Cox-2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不同浸润深度以及Nevin分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三者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3)survivin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r=-0.3 7 3,P=0.0 0 8),survivin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r=0.4 0 4,P=0.0 0 4),caspase-3与Cox-2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 5 6,P=0.2 8 4)。结论胆囊癌组织caspase-3表达较低,而survivin及Cox-2表达较高;survivin和Cox-2的过表达以及caspase-3的失表达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和Cox-2蛋白可望作为靶点用于胆囊癌靶向治疗。
- 何正峰丁志强
- 关键词:SURVIVIN蛋白COX-2蛋白
-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给予4个周期的化疗,术后继续行8个周期的化疗。对照组则在术后给予12个周期的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的变化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CEA转阴率为69.44%,CA199的转阴率为68.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1.31±1.0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2.04±2.13)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有助于提高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增加手术风险,安全性好。
- 何正峰曹胜华
-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腹腔镜手术直肠癌疗效
- 右美托咪啶喷鼻对小儿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喷鼻对小儿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 60 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入室后两组患儿静吸复合麻醉诱导后置入气...
- 余伶俐何正峰占乐云
- 关键词:七氟烷苏醒期躁动小儿
- 一种医用麻醉机Y形导管固定装置
- 一种医用麻醉机Y形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依次设有固定机构和Y形导管卡紧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C形支撑架,C形支撑架上至少安装有一个丝杆,丝杆下端通过球铰与卡板铰接;所述Y形导管卡紧机构包括上卡口和下卡口,上卡口和...
- 余伶俐何正峰占乐云陈小波黄陈红舒爱华
- 文献传递
- survivin、caspase-3和COX-2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 研究背景与目的: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基因改变、多阶段的复杂过程。细胞凋亡过程失去控制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caspase-3是凋亡级联反应的最终效应蛋...
- 何正峰
- 关键词:SURVIVINCASPASE-3COX-2胆囊癌凋亡
- 文献传递
- 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比较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以及术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经术前病理活检或纤维结直肠镜确诊,并具有直肠癌根治术指征的84例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组(开腹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术前1 d、术后1 d、3 d、5 d、7 d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的水平,对比并分析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术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1 d,血清CRP以及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CRP与IL-6水平均明显升高,且IL-6在术后1 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而CRP在术后3 d达到高峰,随后下降。腹腔镜组CRP与IL-6水平在术后1 d、3 d、5 d、7 d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感染率(4.8%)明显低于开腹组(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何正峰曹胜华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