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螺旋CT
  • 3篇脊柱
  • 2篇三维重建
  • 2篇椎管
  • 2篇脊柱骨
  • 2篇脊柱骨折
  • 2篇骨折
  • 2篇后处理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评价
  • 1篇三维重建技术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神经功能损伤
  • 1篇缺损
  • 1篇颞骨
  • 1篇颞骨岩部
  • 1篇系统疾病
  • 1篇螺旋CT三维...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乌鲁木齐军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宦怡
  • 5篇伏晓
  • 2篇郭苏晋
  • 1篇赵岭
  • 1篇葛雅丽
  • 1篇孔繁荣
  • 1篇陈斌
  • 1篇刘东

传媒

  • 2篇上海医学影像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颞骨岩部螺旋CT的后处理功能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观察正常颞骨后处理影像的表现 ,估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16 (男 10 ,女 6 )例 2 2耳进行了螺旋CT扫描 ,层厚 2 mm,重建间隔 0 .5 mm,影像后处理在 VoxelQ工作站上进行 .结果  MPR影像能在不同切面清楚显示耳蜗、半规管、外耳道骨棘、内听道及面神经管垂直段等结构 ,显示率为 10 0 % .三维 CT能生动地显示锤骨、砧骨的立体形态及空间关系 .结论 螺旋 CT后处理图像能增加耳部结构诊断信息 ,可对 2
宦怡伏晓郭苏晋
关键词:螺旋CT颞骨岩部
脊柱骨折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像学评价
2005年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程度与螺旋CT(spiralCT,SCT)、磁共振成像(MRI)的相关性,探讨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资料较齐全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与SCT后处理(MPR、SSD、VR法)及MRI表现。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SCT表现的椎体压缩、后突畸形、椎管变形等无明确对应关系;中后柱结构损伤伴神经功能缺损者占86.4%;一部分MRI脊髓表现与SCT呈现出的间接征象有所不同。结论广义的后柱结构与神经功能损伤关系更为密切。
伏晓宦怡孔繁荣
关键词:SCT脊柱骨折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学评价神经功能损伤椎管
螺旋CT后处理在显示复杂脊柱骨折中的价值
2003年
目的 探讨SCT后处理功能在复杂性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4例脊柱骨折患者行S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全容积法重建和表面遮盖重建。 结果 多平面重建可连续动态观察细节,全客积法重建对比度好,层次清晰,骨折细节显示良好,表面遮盖重建显示骨折脊柱直观立体感很强。 结论 SCT重建是了解复杂性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几种SCT后处理方法相结合能更直观全面显示复杂脊柱骨折的具体情况。
伏晓宦怡赵岭刘东陈斌
关键词:螺旋CT脊柱骨折椎管
脊柱三维重建基本方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 探讨脊柱三维重建的几个基本方位 .方法 对 2 5例正常脊柱行螺旋 CT扫描后经三维软件处理 ,分别按多个切割层面切割成像进行观察 .结果 脊柱各部分结构均能在不同位像中清楚显示 .结论 应将脊柱三维成像的位像规范化 ,文中提出的几个位像可作为脊柱三维重建的基本方位 ,但应灵活应用 .
伏晓宦怡
关键词:三维重建螺旋CT脊柱
泌尿系疾病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在泌尿系疾病中进行 3DCT重建时的技术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5 3例 (正常肾 5例 ,正常输尿管 4例 ,泌尿系疾病 44例 )成功进行了泌尿系 3D重建的资料。CT扫描使用PQ6 0 0 0螺旋CT机 ,3D重建在VQ工作站上进行。逐例观察、记录并分析其所采用的CT扫描参数、增强扫描时机、3D重建方式及重建时的方法及技巧。结果 扫描参数、造影剂用量、增强CT扫描方式和时机随显示目的不同而不同。重建方法及技巧需要在工作站上反复模索方能熟练掌握。SSD及VR法适用于显示畸形肾脏、肾肿块及结石 ,MIP对尿路及肾血管成像有突出作用。结论 合理地制定扫描计划 ,选择、匹配好各种扫描参数 ,抓住最佳增强CT扫描时机是进行高质量泌尿系疾病 3D重建的重要前提 ,熟练掌握 3D重建方法及技巧也是成功进行
宦怡郭苏晋伏晓葛雅丽
关键词:泌尿系统疾病三维重建螺旋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