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仲雷

作品数:44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5篇乳腺
  • 19篇乳腺癌
  • 19篇腺癌
  • 14篇肿瘤
  • 8篇乳腺肿
  • 8篇乳腺肿瘤
  • 8篇腺肿瘤
  • 8篇淋巴
  • 5篇外周
  • 5篇外周血
  • 5篇细胞
  • 4篇血管
  • 4篇原发性
  • 4篇微转移
  • 4篇恶性
  • 4篇病理
  • 3篇血管密度
  • 3篇原发性乳腺
  • 3篇增生
  • 3篇乳腺癌患者

机构

  • 37篇哈尔滨医科大...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汕头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二人...
  • 1篇甘肃省肿瘤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海林市人民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44篇仲雷
  • 24篇张建国
  • 21篇郭宝良
  • 10篇杨学伟
  • 6篇罗国庆
  • 6篇闫朝岐
  • 6篇陈晰
  • 6篇李智刚
  • 3篇沈滨
  • 3篇李莹杰
  • 3篇秦优优
  • 3篇刘岩松
  • 2篇叶伟
  • 2篇曲兆伟
  • 2篇杨维良
  • 2篇张艳梅
  • 2篇张雅芳
  • 2篇周兴璐
  • 2篇张东伟
  • 2篇李娟

传媒

  • 7篇中国普通外科...
  • 6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中国医师进修...
  • 4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乳腺病杂...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第二届全国消...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外科研究生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被引量:1
2021年
伴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飞速提升及亟需的科研需求,以乳腺外科研究生为代表的高等专科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本研究提出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循证医学指南、加强美学观念与人文素养等策略纳入乳腺外科教学体系中,进而改良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通过直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及临床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从优化教学模式、提升科研水平、培养综合能力出众兼具医学人文素养的乳腺外科医生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仲雷张珈瑞史宇杰王若琪张笑颜刘行宇
关键词:临床教学循证医学研究生培养教学改革
原发性乳腺印戒细胞癌一例
2008年
仲雷张建国郭宝良杨学伟
关键词:乳腺印戒细胞癌原发性实性肿块CEF方案无痛性肿块浸润性生长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9年
1948年,Ogilvie首先报道了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都与结肠机械性梗阻极为相似,但结肠确无任何器质性病变的2例病例,后此该病被命名为Ogilvie综合征,即急性结肠假性梗阻。虽然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报道略有增加,但由于该病是临床少见疾病,且其临床表现与结肠器质性梗阻又十分相似,所以往往临床工作中容易延误诊断,处理不当,
仲雷杨维良
关键词:OGILVIE综合征结肠梗阻
SBEM-mRNA与CEA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人类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乳腺小粘蛋白(SBEM)mRNA和癌胚抗原(CEA)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患者其他相关临床病理学资料,探讨二者检测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反应(ELESA)方法分别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和CEA的表达情况,另抽取2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加以检测,作为对照研究组。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6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和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和31.7%。而在对照组检测中,CEA在纤维腺瘤患者外周血中阳性率为5.0%,在健康人的外周血中为阴性表达;SBEM-mRNA在二者中均为阴性表达。统计学分析发现,乳腺癌患者中SBEM-mRNA和CEA的阳性表达均与腋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TNM分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表明,二者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和CEA的检测对指导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二者联合检测在提高对乳腺癌微转移敏感度和准确性的同时,又保持了较高的特异性,是较为理想的检测组合方式。
仲雷张建国郭宝良阎磊罗国庆李智刚
关键词: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CEA
胃癌生物治疗进展
在我国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多数病例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手术治疗往往预后不佳.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研究的进展,胃癌的治疗已形成了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外,还包括...
仲雷张建国
关键词:胃癌生物治疗免疫治疗
文献传递
全专结合全方位管理乳腺癌伴随疾病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2025年
随着肿瘤诊治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呈现"慢病化"趋势,患者自身因素或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导致的大量伴随疾病也逐渐引起公众关注,对乳腺癌伴随疾病进行全方位管理势在必行,而全科医师作为综合程度较高的复合型医学专家,尚未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本共识专家组起草并制定了《全专结合全方位管理乳腺癌伴随疾病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倡导在全专结合理念指导下,通过会诊联络全科医学全方位管理乳腺癌伴随疾病患者。遵循"循证决策、多方协同、上下联动、医患共同决策"的协同诊疗原则,从岗位职责、诊疗内容、协商决策机制及其保障等方面指导临床实践,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同时,本共识也为会诊联络全科医学的理论形成及其在癌症幸存者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提出未来应通过跨学科合作对分级分层管理、整合型照护模式等开展更多的干预性研究,促进更广泛的共识和指南形成。
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癌症防治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专家工作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研究管理学专业委员会重庆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委会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联合会孔令泉邓辉胜马飞刘红袁芃马力果磊张国君余科达张清媛黄建廖晓阳汪成厉红元黄鑫涛张翔金花杨碎胜张超杰仲雷邱卫黎李建一
关键词:全科医学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诊治:附22例报告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s,IP)癌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多来收治的22例IP癌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22例IP癌变占同期收治IP患者的4.61%(22/477),占乳腺癌患者的5.96%(22/369)。其中未曾行病理切片检查的20例患者术前均未确诊,术中冷冻切片确诊13例,7例未能确诊。22例中行区段切除2例,乳房单纯切除16例,改良根治术4例(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均无转移)。结论IP癌变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冷冻切片有助于确诊。治疗以选择性乳房单纯切除为宜。
张建国仲雷郭宝良
乳腺小黏蛋白在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小黏蛋白(small breastepithelial mucin,SBEM)mRNA作为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法检测22例女性胃癌、16例结/直肠癌、107例乳腺癌、4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SBEM-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0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有57例表达,阳性率为53.27%,其余对照组中SBEM-mRNA表达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EM-mRNA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和TNM分期均有相关性(P均<0.01);而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ER、PR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SBEM-m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可能成为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仲雷张建国郭宝良杨学伟单明
关键词:乳腺癌微转移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乳腺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
2016年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乳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 1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单纯乳腺结核患者(乳腺结核组),1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T-SPOT.TB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检测。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2种方法诊断乳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乳腺结核组T-SPOT.TB检测11例阳性、2例阴性,TST检测7例阳性、6例阴性;对照组T-SPOT.TB检测2例阳性、8例阴性,TST检测4例阳性、6例阴性;T-SPOT.TB诊断乳腺结核的敏感性(84.6%)高于TST(53.8%)(P<0.05),特异性(80.0%)与TST(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是诊断乳腺结核的敏感性较高的辅助方法,对乳腺结核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周兴璐刘岩松郭宝良石岩郭小荣张艳梅仲雷
关键词:乳腺结核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Smad4小分子干扰RNA对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Smad4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诱导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mad4siRNA转染入肝星状细胞24h后行TGF-β(1μg/L)刺激,24、48h后收集细胞。利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测定Smad结合转写因子的活性;Northern印迹分析技术检测PAI-1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印迹分析观察Smad4蛋白、PAI-1蛋白的变化。结果Smad4siRNA能抑制Smad4蛋白(3.0±0.1比16.0±0.5)表达;Smad4siRNA抑制TGF-β1和ALK5激活的4×SB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TGF-β时间依赖性促进PAI-1mRNA表达,24h达高峰;Smad4siRNA从mRNA(1.3±0.1比6.5±0.2)和蛋白(1.50±0.15比5.52±0.36)水平抑制TGF-β激活的PAL-1的表达。结论Smad4siRNA能够有效地阻断TGF-β诱导的PAI-1表达。
郭宝良仲雷闫朝歧张建国邹小明杨宝峰
关键词:RNA干扰SMAD转化生长因子-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