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娟
- 作品数:31 被引量:194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武汉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2014-2018年武汉市大气颗粒物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武汉市大气颗粒物(PM_(10)、PM_(2.5))对人群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和导致的年均超额死亡人数。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武汉市城区每日死亡人数、PM_(2.5)和PM_(10)日均浓度以及气象条件等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_(2.5)、PM_(10)与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表征武汉市PM_(2.5)和PM_(10)对暴露人群短期超额死亡的影响。结果5年间,PM_(2.5)和PM_(10)年均浓度从2014年的88.7μg/m^(3)和115.4μg/m^(3)逐年下降到2018年的51.6μg/m^(3)和75.0μg/m^(3);每日PM_(2.5)、PM_(10)浓度与非意外死亡人数均显著相关,并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在lag 0 d,PM_(2.5)和PM_(10)浓度每升高10μg/m^(3),非意外死亡人数分别升高1.03%(95%CI:0.82%~1.23%)和0.67%(95%CI:0.51%~0.82%);5年间,PM_(2.5)和PM_(10)污染所致武汉城区当日暴露人群平均每年超额死亡338人和104人。结论大气颗粒物PM_(2.5)和PM_(10)浓度升高可能导致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显著升高,显著增加居民的短期超额死亡风险。
- 范传刚何思怡王婧崔秀青代娟谢曙光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
- 气温对武汉市脑卒中死亡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气温因素对武汉市居民脑卒中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2019年武汉市居民脑卒中死亡数据、同期气象和环保监测数据,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温对脑卒中死亡的影响,并根据性别、年龄特征开展分层分析,识别敏感人群。结果武汉市气温对脑卒中死亡效应曲线呈反“J”形。高温(P_(97.5)=32℃)对脑卒中死亡的影响在当日最强,在第14 d的累积效应达到最大[相比于最小死亡气温(MMT),高温时,脑卒中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1.410(95%CI:1.219~1.630)。低温(P2.5=1℃)对脑卒中死亡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在暴露后的第2 d开始出现效应,在第21 d的累积效应达到最大(RR=1.553,95%CI:1.161~2.079)。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对男性脑卒中死亡影响的累积效应在暴露后的第21 d达到最大(RR=1.786,95%CI:1.195~2.670),对<65岁人群的累积效应在暴露后的第7 d达到最大(RR=1.607,95%CI:1.151~2.243),对≥65岁人群的累积效应在暴露后的第14 d达到最大(RR=1.627,95%CI:1.251~2.116);高温对男性(RR=1.347,95%CI:1.104~1.645)、<65岁(RR=1.559,95%CI:1.117~2.176)与≥65岁(RR=1.401,95%CI:1.204~1.631)人群脑卒中死亡影响的累积效应在暴露后的第14 d达到最大,对女性的累积效应在暴露后的第21 d达到最大(RR=1.507,95%CI:1.188~1.912)。结论低温与高温均能导致脑卒中死亡风险升高,高温影响有较明显的急性效应,低温影响则存在明显的滞后与累积效应。女性、<65岁人群在高温环境下发生脑卒中死亡的风险更高;男性、≥65岁人群在低温环境下发生脑卒中死亡的风险更高,应加强高危人群的防护。
- 游丽代娟
- 关键词:脑卒中气温
- 互联网动态血压管理模式的探索
- 2024年
-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居民健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血压的远程管理已成为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方式。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打造“高血压慢病管理云平台”,开展“高血压互联网动态血压管理项目”,致力于在全市范围内铺设远程动态血压监测设备,推动高血压规范化、智慧化的全程管理,降低高血压人群发病率、致死率和疾病负担。本文旨在介绍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探索高血压远程管理模式的策略,为完善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价值。
- 刘毅俊卢祖洵柯攀申鑫代娟朱朝阳
-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慢性病管理慢病管理疾病负担全程管理
-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对GC-2 spd细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酶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染毒对GC-2 spd细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酶(caspase)蛋白及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GC-2 spd细胞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溶剂对照)、50、100、200μmol/L DEHP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m 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caspase-3蛋白酶原(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的表达。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100μmol/L DEHP染毒组GC-2 spd细胞caspase-3 m RNA的表达水平和200μmol/L DEHP染毒组GC-2 spd细胞caspase-8 m RNA的表达水平及50、200μmol/L DEHP染毒组GC-2 spd细胞caspase-9m RNA的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100、200μmol/L DEHP染毒组GC-2 spd细胞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的表达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DEHP染毒浓度的升高,GC-2 spd细胞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DEHP体外染毒可能通过启动caspase-8和caspase-9进而激活下游caspase-3级联反应,最终诱导生精细胞凋亡。
- 代娟杨念念唐啸朱丽姗付国庆王亮龚洁石玉琴
-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 武汉市城区居民高血压与糖尿病流行特征及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特征及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为有效开展慢性病防控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6-9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城区2 690名成年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血压。采用SPSS 20.0进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武汉市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69%,男性(27.24%)与女性(24.27%)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自报患病率为6.95%,女性患病率(8.30%)高于男性(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加自报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的知晓率分别为98.14%、84.28%、82.49%、57.25%。一般成人每日油、盐摄入量,超重判断标准,男性、女性中心性肥胖的判断标准全部知晓的仅11人(0.4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知晓率均高于非患者;高血压患者腰围、每日盐油摄入量、超重的判断标准知晓率均低于非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每日盐摄入标准、超重判断标准的知晓率均低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应结合武汉市城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特征和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知晓情况,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引导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
- 代娟龚洁杨念念赵原原严亚琼
-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知晓率
- 武汉市老年人农业伤害影响因素分析
- 2019年
- 目的了解武汉市老年人农业伤害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老年人伤害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远城区3 314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武汉市远城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一年前农业伤害发生率为22.64%,一年内农业伤害发生率为6.58%。年劳动时间、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交功能、心理健康是老年人农业伤害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农业伤害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影响因素对老年人农业伤害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和避免农业伤害的发生。
- 代娟严亚琼杨念念郭燕张刚龚洁
- 关键词:老年人影响因素
- 武汉市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调查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现状,为研究适宜的高血压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武汉市600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健康管理现状。结果 90.24%的研究对象坚持服用药物控制血压,85.74%的研究对象每月至少测量一次血压,29.47%的研究对象平时能够保持心理平衡,42.83%的研究对象坚持规律运动。研究对象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为7.44±4.21 g、食用油摄入量为41.51±31.67 g。结论在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中,针对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心态平衡、坚持规律运动等薄弱环节开展工作。
- 代娟龚洁严亚琼杨念念
-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管理
- 武汉市青少年超重肥胖状况及对被欺凌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武汉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流行现状及对被欺凌状况的影响,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思路。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3 251名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进行欺凌量表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体格检查,了解超重与肥胖情况。结果学生超重率为16.09%(523名),肥胖率为13.69%(445名)。过去的30 d内,732名青少年曾经被欺凌,占22.52%;101名经常被欺凌,占3.11%。在控制城乡、年龄等因素的情况下,男生超重与肥胖与是否被欺凌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的女生更容易被欺凌(OR值分别为1.78,1.58,P值均<0.05)。结论超重与肥胖状态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具有一定影响,可能会提高女生被欺凌的可能性。应采取措施降低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率,并树立健康的审美观,降低欺凌发生率。
- 李芳刘素李长风柯思思代娟严亚琼
- 关键词:青少年超重肥胖症暴力
- 武汉市城区60岁以上社区居民伤害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区60岁以上社区居民伤害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6月至8月对武汉市760名6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2.90%的60岁以上居民报告自己在过去1年中曾发生过伤害;伤害类型前3位依次为跌落坠落伤(1.7%)、碰撞伤(0.4%)、交通事故伤(0.3%)。各类型伤害造成的经济负担按人均医疗费用由高到低依次为跌落坠伤、交通事故伤、碰撞伤、动物咬(抓)伤、锐器刺伤或切割伤和砸伤。结论尽管武汉市60岁以上老年人伤害发生率低于国内其他城市,但伤害给武汉市城区老年居民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应根据社区老年居民伤害发生特征,确定重点人群与场所,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 朱朝阳龚洁代娟张刚李芳杨念念严亚琼孙惠玲
- 关键词:疾病负担
- 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血压控制情况的相关因素,为科学管理血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对来自于12个社区的559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控制率为33.27%;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饮酒频率是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家庭月人均收入(OR=0.684,95%CI=0.511-0.916)和规律服药(OR=0.656,95%CI=0.431-0.999)是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居民血压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应将低收入、低文化程度人群列为重点对象,提高规律服药率,有效控制高血压及其健康危害。
- 李芳郭燕王亮代娟李斯俭龚洁
-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