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配芝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针对我院2006年至2008年入住的36例产后抑郁症病人,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生理、心理、社会、个人因素及分娩方式等均能引起产后抑郁的发生。结论对产后抑郁的病人,应在充分了解病因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及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 丰配芝
-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护理对策
- 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缺陷及防范措施
- 2008年
-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探讨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方法。方法抽查精神科护理病历398份和终末护理病案300份,对精神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护理病历中存在缺陷156件次。结论对护理记录的规范化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掌握不透;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护士工作繁忙,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并针对原因提出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具体对策。
- 丰配芝
- 关键词:护理记录
- 22例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 2003年
- 为探讨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减少死亡的发生,我们对我院1990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期间死亡的22例住院精神病人分析如下。
- 孙振晓于相芬丰配芝
-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人
- 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 述情障碍(Alexithymia)又称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以不能适当地表达情绪,缺少幻想和实用性思维为特征。目前认为述情障碍主要存在于心身疾病,而银屑病患者述情障碍及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将基...
- 孙振晓于相芬丰配芝
- 关键词:银屑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
- 文献传递
- 对影响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其副反应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分析影响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其副反应的因素。方法 对符合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 116例住院经利培酮治疗 8周以上出院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所得资料均进行数理检验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利培酮显效率 (痊愈 +显进 )达 75 .86% ,副反应发生率为 2 7.5 9% ,但表现轻微可逆。逐步回归分析揭示 ,影响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的主要因素为 :偏执型、用药方式、发病年龄和病前性格 ;影响其副反应者为 :日用剂量、精神病家族史。结论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虽然疗效较好、副反应少。但其疗效及副反应均受多种因素影响。
- 孙振晓于相芬丰配芝吉立谢文茹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疗效副反应
- 影响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副反应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分析影响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副反应的因素。方法 对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16例住院经利培酮治疗8周以上出院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所得资料进行t检验,X^2检验、u检验、Ridit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利培酮显效率(痊愈+显进)达75.86%,副反应发生率为27.59%,但表现轻微可逆。逐步回归分析揭示,影响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较的主要因素为:偏执型、用药方式、发病年龄和病前性格,影响其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为:日用剂量、精神病家族史。结论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副反应少,其疗效及副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
- 孙振晓于相芬丰配芝吉立谢文茹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副反应
- 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评估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患者,并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3,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研究组(n=43,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指标、ADL评分、NOR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NO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精神状态。
- 丰配芝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糖尿病护理干预血糖护理效果
- 基于暴力风险评价的分级干预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MMPI及IPROS评分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暴力风险评价的分级干预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及住院患者康复评定量表(IPRO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暴力风险评价的分级干预。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危险行为、MMPI、IPROS评分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三项危险行为(自伤自杀危险行为、暴力危险行为、出走危险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MPI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MMPI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IPROS各项因子(工疗情况、生活能力、卫生情况、社交能力、关心与兴趣)水平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IPROS各项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环境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暴力风险评价的分级干预可减少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行为,优化患者人格和社会缺陷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促进患者病情与社会功能的恢复。
- 马静李传玲丰配芝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