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金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流
  • 4篇转流
  • 3篇动脉
  • 3篇心动图
  • 3篇心肺
  • 3篇心肺转流
  • 3篇心脏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置换术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外循环
  • 3篇静脉
  • 3篇二尖瓣
  • 3篇超声心动图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心室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严金燕
  • 10篇史宏伟
  • 8篇魏海燕
  • 7篇胡小菊
  • 6篇葛亚力
  • 5篇赵雅梅
  • 2篇鲍红光
  • 1篇尹加林
  • 1篇丁正年
  • 1篇徐磊
  • 1篇张勇
  • 1篇王晓亮

传媒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2013中国...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cardiac index with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A comparison between at mitral valve and ascending aorta
胡小菊史宏伟严金燕葛亚力魏海燕
关键词:CARDIAC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MITRALVALVEREPLACEMENT
Mitsugumin53在细胞膜修复与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2013年
背景 Mitsugumin 53 (MG53)是一种新发现的骨骼肌和心肌特异性表达的tripartite motif family proteins (TRIM)家族蛋白成员,近来提出MG53参与细胞膜修复与心肌保护过程. 目的 探讨MG53参与肌细胞膜修复的分子机制及在心肌细胞中的作用. 内容 拟通过MG53在肌细胞膜修复过程的分子机制、参与心脏的缺血预适应/后适应保护机制等方面来描述MG53的作用. 趋势 新近发现的MG53在心肌保护中的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方法.
严金燕史宏伟
关键词:心肌保护
食道超声心动图经二尖瓣和升主动脉测定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脏指数的一致性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经二尖瓣(MV)和升主动脉(AA)测定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脏指数(CI)的一致性。方法择期在CPB下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16例,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体重46~72kg,ASA分级Ⅱ级或Ⅲ级,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放置TEE探头,于CPB停止后15min(T1)、30min(T2)、60min(T3)时经MV和AA测定CI(CIMV、CIAA)。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分析采用Bland—AhmanPLOT一致性检验。结果各时点CIMV均低于CIAA(P〈0.01);一致性检验结果:CIMV为1.29—5.52L·min^-1·m^-2,平均(2.6±0.9)L·min^-1·m^-1,CIAA为2.7~8.8L·min^-1·m^-2,平均(4.9±1.7)L·min^-1·m^-2,平均偏差为-2.3L·min^-1·m^-2,95%一致性界限为-5.62~1.03L·min^-1·m^-2,r=-0.577,P〈0.01。结论采用TEE经MV和AA测定的cI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CIAA明显高于CIMV,在临床上该结果的差异较大,两种测定CI的方法不能相互替代。
胡小菊史宏伟严金燕葛亚力魏海燕
关键词:二尖瓣主动脉心排血量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心肌收缩舒张功能的初步研究
胡小菊史宏伟严金燕赵雅梅葛亚力魏海燕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置换术舒张功能组织多普勒超声
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后早期是否需要应用多巴胺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多巴胺在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后早期对左心室收缩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尿量的影响,评价多巴胺对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例择期于体外循环下行单纯二尖瓣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Ⅱ级或Ⅲ级,年龄≤70岁,男女不限,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或Ⅲ级,术前射血分数(EF)≥45%,且术前未使用正性肌力药物。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均全凭静脉麻醉。将患者分为多巴胺组(D组,8例)和非多巴胺组(F组,10例)。D组:体外循环停机后,经静脉泵给予多巴胺;F组:体外循环停机后,未给予多巴胺。在起搏器控制心室率一致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循环后(泵注多巴胺后)心排血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乳酸、尿量及血管活性药物去氧肾上腺素使用量。结果:D组与F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D组与F组相同时间点相比,除30、60 min时间点F组LVEF高于D组外,CI、LVEF、CVP、MAP、SVRI及去氧肾上腺素使用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与F组尿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组与F组相同时间点乳酸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体外循环后心功能正常患者,预防性使用多巴胺没有临床必要性,但能明显增加尿量和乳酸的清除。
胡小菊史宏伟严金燕赵雅梅葛亚力魏海燕
关键词:多巴胺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左心室血流动力学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心肺转流对心脏手术患者肝静脉血流的可行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心肺转流(CPB)前后心脏手术患者肝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18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记录全麻诱导后(T0)、CPB开始后5min(T1)、30min(T2)及停机后30min(T3)血流动力学变化[HR、MAP、CVP、心脏指数(CI)等]及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肝静脉直径(DHV)、肝静脉血流量(QHV)和最大流速(Vmax)。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MAP,T1、T2时DHV明显下降(P<0.05),QHV明显升高(P<0.05),T3时QHV明显下降(P<0.05)。结论 CPB期间QHV较术前有所增加,停机后早期QHV较术前明显下降。术中使用TEE监测肝静脉流量是可行的,TEE监测QHV为监测内脏灌注提供新的方法。
严金燕史宏伟胡小菊魏海燕赵雅梅葛亚力
关键词:心肺转流肝静脉血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老年全麻患者100例,年龄61~76岁,ASAI~Ⅱ级,按舒芬尼的诱导剂量随机分为A(0.2μg/kg)、B(0.4μg/kg)、C(0.6μg/kg)、D(0.8μg/kg)四组,每组25例。各组均先行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为3μg/ml,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0.6mg/kg,面罩辅助通气,30s后按各组诱导剂量缓慢静脉推注舒芬太尼。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以及各时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 MAP、HR、CI、NE、E在T0、T1、T3各时点四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2时点A组、B组MAP、HR、CI明显升高(P<0.05),C、D两组无明显变化。与A组比较,T2时点B、C、D组MAP、HR、CI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T2时点C、D组MAP、HR、CI明显降低(P<0.05);C、D两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各时点SV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2时点A、B两组NE、E浓度明显增高(P<0.05);C、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T2时点B组NE、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两组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T2时点C、D两组E浓度明显降低(P<0.05),N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两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6μg/kg和0.8μg/kg的舒芬太尼诱导均能有效维持老年患者全麻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平稳。
尹加林张勇王晓亮严金燕徐磊鲍红光
关键词:舒芬太尼血流动力学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5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15例,A、B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分别静注1、0.5μg/kg右美托咪定,10min注完,继之均以0.4μg/(kg·h)维持至术毕;C组以相同速率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监测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同组T。比较,A组T2~T,平均动脉压(MAP)和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HR、心指数(CI)及T2~L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升高,1r6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I)降低;B组LMAP、SVRI及T6CVP、MPAP、PCWP、CI升高,T6SVRI降低;C组T6CVP、MPAP、HR、每搏指数(SV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升高,T6SVRI降低(P〈0.05或0.01)。与B组比较,A组T2-T5MAP升高(P〈0.05或0.01)。与c组比较,A组T2-LMAP及T2-T4SVRI升高,T6HR、cI、SVI降低;B组T3MAP升高,T6HR、CI、SVI降低(P〈0.05或0.01)。结论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能显著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中心动过速发生,且不增加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对心脏功能也无明显影响,而1.0μg/kg的右美托咪定则会导致血压和周围血管阻力的明显增高。
魏海燕丁正年史宏伟严金燕鲍红光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流动力学心肺转流
体外循环心肺转流期间吸入七氟醚对瓣膜置换术患者NSE和Tau蛋白的影响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单纯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Tau蛋白的浓度变化,并评价CPB转流期间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患者血浆NSE和Tau蛋白...
赵雅梅史宏伟胡小菊严金燕葛亚力魏海燕
关键词:七氟醚体外循环NSETAU蛋白
肝静脉血流监测在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的应用
2013年
肝脏低灌注被认为是围手术期肝损害的重要病理生理因素。有假说认为,肝脏低灌注可能诱发或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而最终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1]。而术中监测内脏灌注缺乏有效手段,随着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术中的普遍应用,使得肝静脉血流监测变得更容易、方便。在围手术期评估肝静脉血流动力学,为评估患者病情程度及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有效的信息。下面主要介绍TEE在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评估肝静脉血流动力学。
严金燕史宏伟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肝静脉手术期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