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dm2基因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 2005年
- 目的探讨mdm2基因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4例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mdm2表达水平,分析mdm2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24例小儿肾母细胞瘤中mdm2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dm2基因高表达是小儿肾母细胞瘤转移中重要的分子生物学事件,检测小儿肾母细胞瘤中mdm2的表达情况对评估患儿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魏华孔燕靳振怀陈淑敏丁勇
- 关键词:癌基因
- 流式细胞仪测定小儿恶性肿瘤细胞DNA倍体及细胞周期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肿瘤细胞核DNA倍性分布、细胞周期特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0例小儿恶性肿瘤细胞核DNA倍体模式、DNA指数、增殖指数和S期细胞比例熏并研究这些参数与肿瘤组织分期之间关系。结果二倍体肿瘤主要分布于细胞分化较好的肿瘤;随着肿瘤细胞病理分级的发展,异倍体肿瘤的检出率逐渐上升。相对于低分化组而言,高、中分化组的DI、SPF及PI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流式细胞仪测定小儿肿瘤细胞核DNA倍体模式及细胞周期特征在评估小儿肿瘤恶性程度上有重要意义,测定结果应与临床、病理资料相结合,为恶性肿瘤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魏华孔燕丁勇靳振怀冯霞
- 关键词:肿瘤遗传学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
- mdm2基因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mdm2基因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4例肾母细胞瘤中的mdm2表达水平,分析mdm2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24例肾母细胞瘤中mdm2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dm2基因高表达是肾母细胞瘤转移中的重要的分子生物学事件,检测肾母细胞瘤mdm2的表达情况对评估患儿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魏华孔燕靳振怀陈淑敏丁勇
- 关键词:MDM2肾母细胞瘤儿童免疫组织化学
- 横裁包皮岛状皮瓣法在尿道下裂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采用横裁包皮岛状皮瓣法(Duckett法)治疗尿道下裂69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丁勇魏华孔燕王银春刘俊杰张成静
- 关键词:尿道下裂外科手术
- 脱氧核糖核酸水平测定对肾母细胞瘤生物学特性评估的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DNA水平对肿瘤临床生物学特性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1993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患儿24例,依据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WTSG)标准进行分期,其中Ⅰ期12例,Ⅱ期7例,Ⅲ期5例。并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肿瘤细胞高分化者10例,中分化者8例,低分化者6例。淋巴结转移者9例,未转移者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肿瘤组织DNA水平,采用χ2检验分析DNA倍体与肿瘤患者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DNA异倍体主要存在临床分期Ⅱ、Ⅲ期(57.14%,100.0%),与Ⅰ期(25.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分化组肿瘤细胞DNA异倍体率(20.0%)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75.0%,83.33%),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组织DNA异倍体率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7.78%vs33.33%P<0.05)。结论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DNA水平检测对评价肾母细胞瘤生物学特性有重要意义。
- 魏华丁勇孔燕王银春冯霞
-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脱氧核糖核酸流式细胞术儿童
- nm23和mdm2基因在小儿胚胎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4年
- 目的 探讨nm2 3和mdm2基因在小儿胚胎性恶性肿瘤的表达及其与分化及转移的关系 ,为此类肿瘤的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5 0例小儿胚胎性恶性肿瘤的nm2 3和mdm2表达情况。结果 在 5 0例小儿胚胎性恶性肿瘤标本中 ,nm2 3的阳性表达率为 5 0 % ,mdm2的阳性表达率为 6 4 % ,显示nm2 3、mdm2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同时检测胚胎性恶性肿瘤中nm2 3和mdm2基因表达水平 ,对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 ,预测肿瘤进展有重要意义。
- 魏华孔燕靳振怀陈淑敏丁勇
- 关键词:NM23MDM2基因表达肿瘤转移
- Sistrunk术治疗小儿甲状舌管残留畸形的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儿甲状舌管残留畸形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减少术后复发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小儿甲状舌管残留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在全身麻醉下行Sistrunk术治疗48例,行扩大切除术2例。结果本研究患儿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标本均经病理学确诊,未发现恶变;随访0.5~2年均无一例复发。结论完善术前检查,充分认知甲状舌管残留畸形的解剖学特点,正确的术前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规范的Sistrunk术式和良好的手术技巧才能保障彻底切除甲状舌管残留畸形,这是预防和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
- 魏华丁勇孔燕王银春李红权卢秋宁
- 关键词:小儿
- 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小儿早期症状性胰腺假性囊肿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小儿早期胰腺假性囊肿(PPC)的临床价值。方法 1993年1月-2010年1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5例小儿早期症状性PPC,通过超声检查确定PPC的位置、穿刺的部位、角度及导管置入深度后,在局麻下经皮穿刺囊肿,置入8-10 F引流管行持续外引流,并对引流后的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15例患儿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穿刺径路包括腹前壁10例,侧腹壁5例。囊壁活检均未发现肿瘤细胞。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血淀粉酶均正常。15例患儿均得到随访,随访4-13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12例囊肿消失后拔管,随访期间未复发。3例外引流迁延不愈,6周后行手术治疗。结论小儿早期症状性PPC确诊后,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术治疗创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微创治疗方法。
- 魏华丁勇孔燕王银春王兴田
- 关键词:超声引导置管引流
- 显微手术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附6例报告)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由我科同一手术组收治的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6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切除脂肪瘤,松解粘连,切断终丝,使脊髓栓系综合征得以缓解。结果本组6例患儿术后住院期间,5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术后脑脊液漏。症状均得到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TCS患儿应尽早治疗,疗效确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可明显提高疗效。
- 魏华孔燕丁勇靳振怀
- 关键词:脊髓栓系综合征脂肪瘤显微手术治疗显微外科技术患儿
- 小儿假性胰腺囊肿的外科处理
- 2010年
- 目的总结小儿假性胰腺囊肿的外科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小儿假性胰腺囊肿的外科处理方法、效果及并发症。其中5例(19.2%)行外引流术;7例(26.9%)行B超定位下经皮置管引流;6例(23.1%)行囊肿胃吻合内引流术;14例(53.8%)行囊肿空肠Roux-Y内引流术。结果术后随访1~7年,无死病例亡,4例(15.4%)出现并发症:1例囊肿外引流并发胰漏,1例囊肿胃吻合术后消化道出血,2例切口感染。其余恢复良好,无远近期并发症出现。结论应该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来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术式是治疗小儿假性胰腺囊肿的关键。
- 丁勇孔燕魏华
- 关键词:儿童假性胰腺囊肿外科处理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