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斌
- 作品数:154 被引量:37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两级分块结构化网格在SK型静态混合器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给出一种适用于SK型静态混合器流场数值模拟的两级分块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案和分块圆弧区点的极坐标方程。与常用的非结构四面体网格划分对比,两种方法划分网格数量相近时,两级分块结构化网格达到的迭代精度高于非结构化网格一个等级,而非结构化网格收敛所用时间约为结构化网格收敛所用时间的1.25倍;运用控制体积容积变化值对两种方法划分网格进行质量评估,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接近99%网格质量指标在1.0~2.0范围内,而非结构化网格仅接近60%网格质量指标在1.0~2.0范围内。通过实验测量对两种方法划分网格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构化网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更为接近,表明其可行性和准确性均优于非结构四面体网格划分。
- 龚斌刘喜兴张静刘喜平张春梅
- 关键词:静态混合器数值模拟
- “一标准双融合”模式在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构建与实施
- 2023年
- 为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沈阳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基于OBE理念改进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在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项目中实施“一标准双融合”教学模式,即以“金课”建设为标准,建设立体化、多层次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打造一流课程;根据课程体系与课程性质,实施“科教融合、赛教融合”模式,将学科研究热点与相关竞赛内容分阶段、有计划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提升了工科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李雅侠龚斌战洪仁张静刘鹏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管式乙烯直接氯化反应制取二氯乙烷生产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产品的生产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乙烯直接氯化反应制取二氯乙烷的生产装置。生产装置包括:循环二氯乙烷和氯气入口管线(1)、氯气速溶混合管(2)、氯气溶解液出口管线(3)、循环二氯乙烷和乙烯入口管线(4)、乙烯...
- 吴剑华郭瓦力龚斌王宗勇张春梅金丹王文江
- 文献传递
- 凹壁面切向射流近壁面单颗粒尾流特性的大涡模拟被引量:1
- 2023年
- 采用大涡模拟研究了凹壁面切向射流作用下近壁面圆球型颗粒对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模拟获得的尾涡结果与实验示踪剂图像吻合较好。研究了颗粒尾流的涡旋结构及其演变过程,考察了雷诺数Re=700~10000时颗粒周围速度、涡量及流线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雷诺数增加,颗粒的影响区域涡量增强,涡量的峰值始终出现在颗粒迎流面,颗粒后侧的回流区显著收缩。Re≥2000时在射流展向颗粒后侧存在两个尾涡,流体的切向速率和涡量均发生周期性波动。对颗粒的升力和阻力进行了监控,Re=2000时旋涡脱落频率对应的斯特劳哈尔数St=0.000854,升力功率谱中峰值对应的St=0.00152;Re=10000时阻力功率谱没有发现峰值,升力功率谱中峰值对应的St=0.00874。
- 张静侯文浩周承昊田志国龚斌
- 关键词:大涡模拟尾流功率谱
- 水下四氯化碳单液滴在凹壁面上的动态特性被引量:1
- 2022年
- 采用实验观测与图像处理相结合,对CCl_(4)液滴在水下撞击凹壁面后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液滴撞击凹壁面的过程经历了下降、扩散、松弛、滚动和润湿五个阶段。液滴与凹壁面间的撞击角θ对液滴拉伸特性的影响大于液滴初始直径和壁面曲率半径。当θ=90°时液滴垂直撞击壁面最低点,液滴迅速弹跳并强烈回缩,铺展时间短且变形率最小。在θ=100°~150°时,随着撞击角增加液滴变形幅度增大,相邻时刻滑动变形率小于滚动变形率。110°<θ<130°时液滴以滑动和铺展为主。θ>130°时液滴沿壁面滚动现象更容易发生。θ=154.2°时液滴接近纯滚动状态。增大撞击角,液滴沿凹壁面滚动下滑有效降低壁面黏附和液滴破碎。
- 张静张静张浩龚斌李雅侠吴剑华
- 关键词:液滴偏心距动态特性
- 一种浮动式自吸射流搅拌装置
- 一种浮动式自吸射流搅拌装置,涉及一种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搅拌轴(1)、方截面搅拌轴(2)、联轴法兰(3)、浮动式自吸射流搅拌桨(4)、下层辅助搅拌桨(5)、搅拌罐(6)、夹套(7)、进料口(8)、排料口(9)及各...
- 赵梦雪王豪邢安安张静龚斌
- 文献传递
- 一种石墨烯碳纳米颗粒润滑油制备方法
- 一种石墨烯碳纳米颗粒润滑油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润滑油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石墨烯加入到含改性剂的基础油中,在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搅拌,随后将所得各组油液置于超声机中进行超声震荡处理。将制备的石墨烯润滑油通过轴...
- 杨铮鑫郭军辉党鹏飞孙乐遥龚斌
- 多流道螺旋静态混合器
- 多流道螺旋静态混合器,涉及一种流体混合器,包括管体(或筒体)、多块螺旋流道板、心轴以及扰流棒,其中螺旋流道板(1)和螺旋流道板(2)旋向相反,螺旋流道板的内侧以焊接方式在周向和轴向方向与心轴(3)相互定位,螺旋流道板的外...
- 王宗勇吴剑华龚斌张春梅金丹
- 文献传递
- 旋流分离器内近壁面粗颗粒对微米级粒子的扰动研究
- 2025年
- 为了研究旋流分离器内不同粒径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粗颗粒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将分离器内入口局域流动简化为附壁射流,粗颗粒理想化为刚性球体,利用大涡模拟和离散相模型耦合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球体与壁面的间隙比为0.125、0.25和0.5的条件下近壁面球体对微米级粒子的扰动。结果表明:在射流特征衰减区内(周向20°~75°)流场呈现大幅度波动;在周向20°~30°范围内,随着间隙比增大,球后切向速度分布逐渐接近无球体状态,间隙比为0.5时切向速度分布与无球体状态的差距最小;当间隙比为0.25时,球后尾涡区的涡量峰值最大,球体对射流流向涡强度的影响最大;对于粒径d_(p)=10~100μm的粒子,球体对粒子的停留时间和逃逸数量的影响较小;与无球体条件相比,在球体存在的条件下,d_(p)=125~250μm粒子的平均停留时间缩短,粒子逃逸数量百分比增大,分离效率提高,其中间隙比为0.25时粒子的停留时间最短,逃逸数量百分比最大。
- 张静张静王绍哲龚斌龚斌
- 关键词:附壁射流
- 双扭旋叶片组合形式对管内湍流换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在圆管内一个截面上安装两个扭旋叶片的组合形式会产生多个纵向涡,纵向涡的形式与强弱受相邻两组叶片旋向和错位角的综合影响。为探究各种组合形式对湍流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了6种不同组合形式某一截面上速度与温度梯度和压力梯度的协同程度,得出结论:错位角对Nu和压力降的影响明显大于叶片旋向的改变。在近壁区,增加错位角可以提高速度与温度梯度的协同程度,而且相邻两组叶片旋向相反形式优于旋向相同的形式;但旋向相同形式的速度与压力梯度的协同程度优于旋向相反形式,然而这种差距会随着错位角的增加而减小,当错位角为90°时,在y/R<0.75时协同程度非常接近。
- 张静康铁鑫龚斌吴剑华
- 关键词:强化传热场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