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雪琴

作品数:35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4篇交通工程
  • 5篇路网
  • 4篇交通安全
  • 4篇公路
  • 4篇出行者
  • 3篇突发事件
  • 3篇路径选择行为
  • 3篇交通方式
  • 3篇交通管理
  • 3篇交通运输
  • 3篇城市
  • 3篇城市道路
  • 2篇拥堵
  • 2篇停车
  • 2篇停车换乘
  • 2篇通事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偏好
  • 2篇租车
  • 2篇网络

机构

  • 25篇长安大学
  • 15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唐山市公安局

作者

  • 35篇龙雪琴
  • 14篇关宏志
  • 11篇王建军
  • 8篇秦焕美
  • 2篇程小云
  • 2篇邓亚娟
  • 2篇梁国华
  • 2篇赵欢
  • 2篇张春林
  • 1篇潘小松
  • 1篇张培林
  • 1篇马荣国
  • 1篇王永岗
  • 1篇殷焕焕
  • 1篇陈法安
  • 1篇赵昕
  • 1篇赵红征
  • 1篇马超群
  • 1篇陈红
  • 1篇周备

传媒

  • 5篇交通运输系统...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长安大学学报...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交通信息与安...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物流科技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道路交通与安...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交通工程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决策过程的停车换乘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文中从决策过程分析的角度出发,利用决策过程分析理论,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多方式选择情景下的停车换乘行为.通过一次选择决策行为分析得出,出行者存在多方式选择权衡比较、偏好反转等决策现象,通过分析决策阈值、初始偏好对停车换乘选择行为的影响得出,采取一定的措施,如为出行者提供停车换乘设施信息服务、通过免费换乘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性等,将会影响出行者的决策行为过程而使其转向停车换乘出行.
秦焕美关宏志龙雪琴
关键词:停车换乘决策过程偏好
成都市建成环境对网约车载客点影响的时空分异性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利用网约车订单数据,提出基于网络距离搜索的核密度估计方法进行载客热点识别,分析网约车载客热点的空间分布特性。建立以兴趣点(POI)、土地利用多样性、路网密度以及公共交通临近性作为解释变量、载客点网络核密度值作为因变量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各类解释变量回归系数分布的空间异质性,挖掘了城市建成环境在空间区域上对网约车出行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宏观角度,餐饮住宅、风景医疗、科教购物设施、土地利用多样性与载客点网络核密度值总体呈正相关性;从微观角度,各类设施对载客点网络核密度值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且异质性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利用多样性、道路属性和交通可达性的影响作用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
龙雪琴赵欢周萌毛健旭陈亦新
关键词: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考虑驾驶风格与车辆交互关系的自由换道决策模型
2025年
换道车辆与周围车辆之间的交互关系会对换道决策产生影响。为此基于换道效用构建了1种融合驾驶风格以及交互关系的换道决策模型。基于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算法和基于密度的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方法,将驾驶人的短时驾驶风格分为保守型、一般型、激进型这3类;根据换道车辆与目标车道后车之间的交通冲突,结合换道持续时间判断轨迹的时空重合点,划分车辆之间的交互关系。构建了速度提升、空间安全、时间安全3个维度的效用量化模型,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aximum information coefficients,MIC)计算各类驾驶人不同交互关系下3种子效用的权重,构建换道决策总效用模型。根据历史数据计算换道驾驶人与车道保持驾驶人的总效用,聚类得到不同驾驶风格、不同交互关系下的换道效用阈值,提出车辆换道决策的规则。模型准确率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驾驶人,考虑交互关系的模型准确率明显高于不考虑交互关系的准确率,说明交互关系是影响换道决策的重要因素;分别采用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与XGBoost方法进行换道行为预测,对于保守型、一般型、激进型驾驶人,RBF方法的准确率分别为0.885、0.820、0.813,XGBoost方法的准确率为0.954、0.902、0.900,可见人工智能模型虽然对各类驾驶人的换道决策行为预测精度都较高,但对人数占比较大的一般型与激进型驾驶人的预测准确率低于本文提出的决策模型(0.921,0.923)。此外,对换道效用进行了非参数检验,检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龙雪琴毛健旭翟曼溶王远泽
关键词:交通工程驾驶风格
基于建设成本约束的公路网结构演化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简化公路网系统,建立了公路网结构自组织演化框架,对演化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在给定各城市社会经济状况条件下,研究各城市节点间的连接概率,建立初始路网;然后,在初始路网的基础上,通过交通分布和分配获得各道路的饱和度;最后,以降低出行时间为目的,在建设成本最小的约束条件下,通过扩大路网规模或提高道路等级,更新路网结构.本文以一个城市圈为对象,对路网演化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路网规模和等级更新存在一定的规律,城市圈内部的道路等级高于外部,且不相邻城市间的道路等级一般较低.
龙雪琴王建军关宏志
关键词:交通工程公路网
基于交通方式出行距离需求的网格状城市道路级配被引量:5
2012年
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以满足城市各种交通方式对不同道路资源的需求为目标,对城市道路网级配进行了研究.根据各等级道路功能的区别,讨论了基于路网交叉口等级的可能出行顺序,推导了不同出行顺序下各等级道路上各交通方式的适宜出行距离;以各等级道路上的交通周转量作为交通需求,通行能力作为交通供给,进而在满足各交通方式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得到各等级道路的需求长度.以某城市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得到合理的道路级配比例.
龙雪琴关宏志
关键词:交通方式
基于效率和安全的城市道路等级的自组织演化
2013年
通过简化城市路网,对具有不同的面积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方格状路网进行了道路等级演化的仿真研究。构建了道路等级自组织演化的框架,并以道路等级更新前后路网总出行时间和交通事故次数的变化作为判断道路等级是否更新的依据,采用Matlab软件编程,不断更新部分道路等级,直到路网达到稳定。最后以6个不同规模的路网作为仿真研究对象,揭示了路网自组织演化的现象,发现高等级道路周边'其他类用地'所占比例较小;且对同等规模的路网而言,同等级道路周边各类用地性质的土地分布比较一致。
龙雪琴关宏志秦焕美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考虑宏-微观跨层效应的车辆换道意图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为实现对高速公路车辆换道意图的准确分析,揭示交通流状态和车辆运行状态双层因素对换道意图的交互作用,考虑车辆在换道过程中宏观因素和微观状态的跨层交叉效应,构建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车辆换道意图模型。以High D数据集作为样本库,根据车辆换道的横纵向运行规律提取换道和车道保持样本;结合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分析结果,选择4个对驾驶人换道意图有显著影响的车辆微观运行状态因素和2个宏观层面的交通流运行状态因素,作为多层线性模型的解释变量,分别建立零模型、随机系数模型和完整模型;使用重要性能指标对模型进行比较,验证宏-微观多水平因素对换道意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驾驶人换道意图同时受到微观车辆个体层因素和宏观交通流层因素的影响;微观上,驾驶人换道行为多是由当前车道周边车辆个体的驾驶行为所引起;一定的微观驾驶行为特征下,车道平均速度增加会降低驾驶人换道意图,而车道密度增加将进一步刺激驾驶人的换道行为,微观车辆个体与宏观交通流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跨层交互效应;考虑宏-微观影响因素的多层线性模型比单水平模型和仅单层的随机效用理论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优度和模型精度,较真实地反映了车辆换道的交互行为,能够更好地解释车辆个体与交通流间的嵌套关系。
龙雪琴林海斌杨子江
关键词:交通工程多层线性模型
城市停车换乘设施吸引需求强度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停车换乘需求分析是进行停车换乘规划建设的依据,根据在北京市进行的停车换乘需求调查数据,分析了停车换乘设施吸引需求空间分布特性,并利用核密度估计理论得出了需求密度(强度)分布图,进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停车换乘设施吸引需求强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目的地交通状况越差、公交服务水平越高、出发地与换乘设施之间的距离越近,吸引换乘需求强度越大.
秦焕美关宏志龙雪琴殷焕焕刘燕
关键词:停车换乘核密度估计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仿真的畸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城市道路畸形交叉口是交通冲突点较多、交通安全隐患问题突出、交通组织管理较为困难的一类平面交叉口,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畸形交叉口的主要形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了畸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的主要方法,并以唐山市卫国路—北新道—建华西道畸形交叉口为例,利用交通仿真软件进行了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价,得出,对畸形交叉口进行交通渠化、信号控制、改变交叉口的形式等组织优化后可以明显改善交通运行状况,提高交叉口的交通运行效率。
秦焕美关宏志赵红征龙雪琴张春林
关键词:交通组织优化交通仿真畸形交叉口VISSIM
基于机会成本的出行者行为决策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后悔理论为基础,引入机会成本,研究了出行者面临突发交通事故时的行为决策过程.VMS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向出行者发布事故延误时间,并预测每条路径的出行时间;同时,出行者根据自身的选择,计算每条路径的机会成本.结合每条路径的预测出行时间和机会成本,出行者做出最终的选择.用一个算例证明了机会成本对出行者路径选择结果的重要影响,并与效用理论进行了对比,出行者行为决策存在较大的区别.
龙雪琴金书鑫黄新婷
关键词:交通工程后悔理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