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卓江
-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恶性梗阻行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15例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者的金属支架置人成功率与梗阻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金属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梗阻改善情况满意;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能够有效、快速地解除结直肠梗阻,操作简易,重复性强,能保持正常生理状态的肛门排便,易被患者接受,且患者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黎卓江
- 关键词:结肠镜金属支架恶性梗阻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消化性溃疡转归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inflammatory dugys,NSAIDs)消化性溃疡(PU)转归的影响。方法400例确诊NSAIDs消化性溃疡和感染Hp患者按配对分组法分为根除Hp感染组(根除组)200例、单纯抑酸治疗组(抑酸组)200例。患者在研究治疗期间暂停服用NSAIDs。根除组予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20mg,2次/d,克拉霉素0.5g,2次/d,羟氨苄阿莫西林1.0g,2次/d,共1周。第二至第八周予洛赛克20mg/d。抑酸组予洛赛克20mg/d共8周。二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24个月进行胃镜和Hp复查,对比其溃疡的愈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根除组Hp的根除率为98%,二组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比88.0%,P>0.05),2年内溃疡复发率:抑酸组明显低于根除组(26.5%比12.0%,P<0.05);胃溃疡(GU)并出血发生率:抑酸组明显低于根除组(28.1%比15.5%,P<0.05);十二指肠溃疡(DU)并出血发生率: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7%比9.5%,P>0.05)。结论Hp和NSAIDs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二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二者间无相加或协同作用。Hp感染并不影响NSAIDs性溃疡的愈合,并且可能降低其近期的复发率。Hp感染与NSAIDs胃溃疡引起出血呈明显反比关系,而与十二指肠出血无关。
- 黄艳兰刘冈峰黎卓江张石裕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消化性溃疡转归
-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与圈套器冷切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观察内镜下高频电切术(HFE)与圈套器冷切除术(CSP)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2月某院收治的160例胃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在内镜下,对照组实施高频电切术(HFE),观察组实施圈套器冷切除术(CSP),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息肉切除时间、治疗费用、术中金属夹使用率、息肉完全切除率)、临床效果、并发症(术中出血、术后穿孔、术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息肉切除时间与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中金属夹使用率与息肉完全切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HFE与CSP治疗胃息肉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相当,但CSP的息肉切除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林华强黎卓江
- 关键词: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胃息肉并发症
- 内镜套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并发症防治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内镜套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并发症防治对策,提高该方法安全性。方法7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个人经济情况分为二组,规范组(A组)37例,对照组(B组)35例。定期随访,比较A、B二组静脉曲张闭塞情况、再出血率;A、B二组外周血象变化;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B组食管静脉曲张均已完全闭塞,二组均未见再出血。A、B二组病例白细胞与血小板术后1周和2周均有显著升高(P<0.05),血红蛋白的浓度则无明显变化。与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有关的轻微咽痛或胸骨后疼痛A组占81.1%,B组占80.0%。部分脾栓塞术(PSE)脾塞后综合症A组占78.4%,B组占91.4%;腹水者A组占27.0%,B组占71.4%;脾脓肿A组占2.7%,B组占17.1%;胸积液A组无出现,B组占42.9%。结论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为了提高EVL-PSE联合术安全性,我们必须采用围手术期处理措施。
- 刘冈峰罗光辉黄艳兰黎卓江李志建
- 关键词:内镜套扎部分脾栓塞术门脉高压症并发症
- 食管曲张静脉内镜套扎术影响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采用食管曲张静脉内镜下实施套扎术对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观察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采用食管曲张静脉内镜下实施套扎术的治疗效果,对比术前及术后4个月、8个月、12个月的门脉高压性胃病复发率.结果 A级与B级患者PHG严重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A级、B级与C级患者PHG严重程度差异显著(P<0.05);术后4个月的PHG复发率最低,术后8个月、12个月的PHG复发率逐渐增高.结论 食管曲张静脉内镜套扎术能降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率,该术式治疗效果与肝功能分级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前可结合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评价预期疗效,改善动态治疗效果.
- 黎卓江
-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内镜下套扎术食管曲张静脉
- 消化性溃疡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将某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实施胃镜检查的30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检查病症的差异,将患者划为A组、B组、C组各100例。A组患者为消化性溃疡,B组患者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组患者为正常人群。经14碳呼气试验的方式,鉴别各组患者病症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Hp感染率为75.00%,B组患者Hp感染率为56.00%,C组患者Hp感染率为15.00%。若以C组患者为参照,A组和B组患者Hp感染率显著高于C组,即各组患者Hp感染率比较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均和Hp感染呈现正向关联,即根治Hp感染是治疗的关键。
- 叶朝华黎卓江张晓丹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应用奥曲肽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接受药物治疗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滴注方式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微量输液泵静滴方式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急性胰腺炎病情控制的总有效率、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胰腺炎症状消失时间、进食状态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用药前后炎症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胰腺炎病情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2.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1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腺炎症状消失时间、进食状态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前后炎症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微量输液泵静滴方式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可以使症状控制时间和用药时间缩短,减少不良反应,大幅度改善炎症指标。
- 叶朝华黎卓江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给药方式奥曲肽
- 奥曲肽联合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奥曲肽联合生大黄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2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11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10例。结果:观察组显效39例(67.24%)、有效12例(20.69%)、无效4例(6.90%)、中转手术3例(5.17%),总有效率为87.93%,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无效率、中转手术率和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疗效显著、无效率低,还能够降低中转手术的发生,显著提高总有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黎卓江
- 关键词:奥曲肽生大黄急性胰腺炎
- 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46例结直肠恶性梗阻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治疗)和对照组23例(外科手术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病人采用肠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方式进行治疗后其成功率高达100%;术后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率发生情况方面相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内镜下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相比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具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因此应在临床上大力普及。
- 林华强黎卓江陈创杰张晓丹
- 关键词:内镜金属支架恶性梗阻
-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对胃镜及结肠镜无法诊断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接受治疗的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予以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对48例未发现出血原因的患者采用胶囊内镜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其中26例患者检查出有小肠病变,小肠疾病阳性检出率为54.2%。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及结束后,无患者发生不适感和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可以检查出小肠疾病,提高临床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为小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查方法。
- 黎卓江
- 关键词:胶囊内窥镜消化道出血小肠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