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
- 作品数:49 被引量:212H指数:8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癫痫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检测20例癫痫患儿和对照组2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IGF-1水平。结果:癫痫患儿的IGF-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癫痫患儿IGF-1水平升高,证明存在中枢神经细胞损伤。
- 黄伟苏颖于丹军
- 长疗程抗病毒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V抑制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探讨长疗程抗病毒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EBV抑制的影响。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IM患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疗程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抗病毒治疗14 d)和对照组(抗病毒治疗7 d),各54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试验检测EBV-DNA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EBVCA-IgM。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脾肿大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和咽峡炎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肝肿大消退时间和ALY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血清EBV-DNA、EBVCA-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6个月,两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研究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均在停药后自行缓解,治疗后持续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果提示长疗程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明显缓解IM患儿临床症状,有效抑制EBV复制,进而降低复发风险,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 任高伟刘灵李明丽黄伟夏明月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抗病毒治疗EPSTEIN-BARR病毒病毒抑制EBV-DNA
- Galectin-3参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感染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所导致的肺部急性炎性病变。近年来MPP的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研究发现,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儿童MPP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Galectin-3是一种促炎因子,参与炎性反应、免疫反应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对于判断疾病的发展程度、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Galectin-3可成为一种控制炎症治疗的新靶点,文章就Galectin-3在儿童MPP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刘立宏黄伟
- 关键词:半乳糖凝集素-3肺炎支原体肺炎促炎因子儿童
- MCP-1、hs-CRP及气道重塑指标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气道重塑指标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8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单纯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发作患儿8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MCP-1、hs-CRP及气道重塑指标[左下叶基底段和右上叶尖段的气道管壁面积(WA)、气道管腔面积(LA)和气道总面积(TA)]差异,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不同性别、年龄(<8岁、≥8岁)、支气管哮喘病史(<24个月、≥24个月)及不同病毒感染类型患儿(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支气管哮喘发作患儿(<1次/周、≥1次/周)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外周血MCP-1和hs-CRP分别为(110.30±21.12)ng/L和(15.02±2.44)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4.43±20.04)ng/L和(5.50±1.1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下叶基底段WA、LA和TA分别为(17.02±2.11)、(10.33±1.78)和(28.03±2.25)mm 2,右上叶尖段WA、LA和TA分别为(17.04±1.85)、(10.02±1.78)和(27.22±2.10)mm 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下叶基底段:(19.04±2.05)、(11.98±1.82)、(30.00±2.80)mm 2;右上叶尖段:(19.11±2.00)、(12.10±1.84)和(29.01±2.04)mm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性别、年龄、支气管哮喘病史及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MCP-1、hs-CRP及气道重塑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哮喘发作≥1次/周患儿外周血MCP-1和hs-CRP为(101.43±19.50)ng/L、(14.43±2.18)mg/L,均明显高于发作<1次/周患儿[(129.40±20.70)ng/L、(16.29±2.40)mg/L],而气道重塑指标均低于发作<1次/周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MCP-1、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患儿气道重塑严重;外周血MCP-1、hs-CRP水平及气道重�
- 全立元全金城黄伟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气道重塑呼吸道病毒感染儿童
- 急性腹泻患儿血清羟25-维生素D与细胞因子水平研究
- 黄伟苏颖邵建英李明丽刘灵夏明月刘丽任高伟张秀亚
- 该成果表明急性腹泻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水平,急性腹泻患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此外研究表明患儿血清维生素D与细胞因子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为有效防治RVE发生提供一定的方法依据,该成果提示RVE患儿的血细胞...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腹泻疾病治疗
- 维生素D3对维生素缺乏哮喘患儿的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 观察补充维生素D3对维生素缺乏哮喘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的支气管哮喘合并维生素缺乏[血清25(OH)D水平20~30 ng/m L]患儿30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维生素D3滴剂每日400 U,连续治疗3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肺功能、血清25(OH)-D和炎症因子水平及哮喘急性发作和恶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治疗组:(26.26±4.47)分,对照组:(23.05±3.69)分]较治疗前上升、日间评分[治疗组:(0.64±0.09)分,对照组:(0.97±0.15)分]和夜间评分[治疗组:(0.63±0.10)分,对照组:(0.96±0.22)分]较治疗前下降;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预测值%、FEV1预测值%、FEV1/FVC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较前升高,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较前下降;25(OH)D较前升高,Ig E、IL-4和IL-10较前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3个月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组64例(42.67%),对照组71例(47.33%),哮喘恶化治疗组49例(32.67%),对照组51例(34.00%),两组累计哮喘急性发作率(χ^(2)=1.383,P=0.240)和累计哮喘恶化发生率(χ^(2)=0.296,P=0.5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未出现高钙血症或维生素D中毒等不良事件。结论 辅助补充维生素D3可改善维生素缺乏哮喘患儿症状和肺功能,降低慢性气道炎症表现,但不会改变哮喘急性发作和哮喘恶化情况。
- 刘丽辉黄伟李明丽张从从
- 关键词:维生素D3儿童支气管哮喘维生素D缺乏
-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变化
- 2009年
-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检测10例热性惊厥患儿和对照组2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IGF-1水平。结果:热性惊厥患儿的血清IGF-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性惊厥患儿急性期血清IGF-1升高,证明存在中枢神经细胞损伤。
- 黄伟于丹军苏颖邱锐琴顾艳红董蕾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热性惊厥儿童
- 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R5等参数及MEFV与3~5岁小儿慢性咳嗽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究脉冲震荡肺功能(IOS)检测振荡频率5Hz时气道黏性阻力(R5)等参数及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与3~5岁小儿慢性咳嗽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慢性咳嗽患儿8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5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价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两组进行MEFV检测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和呼气峰流速(PEF)。通过IOS检测R5、共振频率(Fres)和振荡频率5 Hz时电抗值(X5)。ACT评分与MEFV、IOS指标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EFV、IOS指标对慢性咳嗽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度组的C-AC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和重度组FEV1/FVC和PEF均低于对照组,并且重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的Fres、R5和X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FEV1/FVC和PEF与C-ACT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Fres、R5和X5与C-ACT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Fres、R5和X5与FEV1/FVC和PEF分别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R5ROC值为0.938,其次为Fres,为0.917。IOS诊断指标的价值均高于MEFV。结论:小儿慢性咳嗽FEV1/FVC和PEF降低而Fres、R5和X5升高,其中Fres、R5和X5与咳嗽症状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且ROC分析结果也显示R5对3~5岁儿童慢性咳嗽具有最高的诊断价值。
- 李明丽黄伟刘彦歧任高伟刘灵
- 关键词:儿童咳嗽
- 毛细支气管炎及哮喘患儿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 夏明月孙莉黄伟李明丽李凯苏颖刘灵
- 课题通过检测毛支及哮喘患儿血清CysLTs水平,证实CysLTs参与了毛支和哮喘的病理过程,并通过对比毛支及哮喘患儿疾病不同阶段血清CysLTs水平的动态变化,发现哮喘患儿体内存在持续的高水平CysLTs,而毛支患儿恢复...
- 关键词: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哮喘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 儿科住院肺炎患者继发腹泻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儿科住院肺炎患者继发腹泻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间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肺炎住院且发生继发性腹泻的患儿122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医院肺炎住院但未发生继发性腹泻的患儿266例为对照组。调取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等基本信息,并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和肠道菌群相关指标。应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儿科住院肺炎患者继发腹泻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结果表明,在调整性别因素后,年龄每增长1岁,儿科住院肺炎患者继发腹泻的风险变为原来的90.8%(OR=0.908,95%CI:0.869~0.948);双歧杆菌菌落数目每增加1CFU/g,儿科住院肺炎患者继发腹泻的风险变为原来的91.6%(OR=0.916,95%CI:0.865~0.969);乳酸杆菌菌落数目每增加1CFU/g,儿科住院肺炎患者继发腹泻的风险变为原来的91.1%(OR=0.911,95%CI:0.881~0.942);肠球菌菌落数目每增加1CFU/g,儿科住院肺炎患者继发腹泻的风险变为原来的91.5%(OR=0.864,95%CI:0.864~0.968)。结论年龄、肠道双歧杆菌菌落数目、乳酸杆菌菌落数目、肠球菌菌落数目是儿科住院患者继发腹泻的影响因素。
- 张秀亚黄伟刘灵陈娇
- 关键词:儿科肺炎继发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