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立
- 作品数:44 被引量:19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前驱体对含Cu低碳钢I&Q&P处理后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采用I&Q&P工艺和EPMA、SEM和XRD等手段,研究了3种前驱体对含Cu低碳钢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相区保温初期试验钢奥氏体长大由C配分控制,后期由合金元素Mn、Cu配分控制;双相区保温奥氏体化后,双相区配分后形成弥散分布的局部高浓度Mn、Cu区域仍保留富集效果,在随后的淬火-碳配分阶段易于形成残余奥氏体。经I&Q&P处理后,前驱体为P+F的钢室温组织中马氏体板条较粗,原始奥氏体晶界并不明显;前驱体为F+M钢得到的马氏体板条有序细密;前驱体为M的钢室温组织中马氏体板条更加细密。其中,前驱体组织为M的钢中残余奥氏体量最高,延伸率为24.1%,强塑积可达25 338 MPa·%,综合性能最好。
- 陈连生曹鸿梓田亚强宋进英魏英立郑小平
- 关键词:前驱体
- 如何提高《轧钢工艺学》课程教学水平浅析
- 2012年
- 轧钢工艺学是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本科四年制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提高轧钢工艺学教学质量这一问题,关键的因素在于授课内容的选择、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现场实践经验、学生的生产和认识实习的质量、效果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工程师进课堂"等实践教学活动。
- 田亚强魏英立冯运莉陈连生宋卓斐张荣华
- 关键词:教学水平
- 论高校教师为人师表与廉洁从教之关系
- 2014年
- 廉洁从教之基础——为人师表应注重自身素质修养,治学态度严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仪表整洁,廉洁从教;热爱自己的学生,严格要求并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自觉维护学校荣誉,团结同事,关心集体,加强高校主人翁意识。为人师表之集中体现——廉洁从教应做到树立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教育事业的道德情操和信念,应做到秉公执教,加强自律,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 魏英立田亚强高月春
- 关键词:高校教师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 置氢TC4合金粉末放电等离子烧结制件组织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置氢钛合金粉末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成形与钛合金热氢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工艺路线制备合金,研究了置氢量及烧结温度对置氢TC4合金粉末成形后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放电等离子烧结温度的升高和置氢量的增加,置氢TC4粉末放电等离子烧结体的密度均呈逐渐增高趋势,置氢量TC4钛合金粉末SPS烧结的显微组织由针状马氏体组织向板条状马氏体组织演变。置氢量0.01%TC4钛合金粉末SPS烧结的显微组织为等轴晶粒组织;当置氢量达到0.42%时,晶粒尺寸最细小,且晶粒内均出现明显马氏体,并且其烧结体的密度都为最大值。
- 田亚强魏英立宋进英陈连生
- 关键词:放电等离子烧结显微组织
- 双相区形变对含Cu低碳钢Cu配分行为及组织性能影响
- 2017年
- 采用双相区形变+I&Q&P及I&Q&P(双相区等温-奥氏体化-淬火-碳配分)热处理工艺,研究了双相区形变对一种含Cu低碳钢Cu配分行为及其组织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元素配分行为及组织演变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实验钢经2种工艺处理后均出现Cu元素向逆转奥氏体的配分行为,采用双相区形变+IQ(双相区保温淬火)处理的组织中富Cu最高的区域面积为12.9%,比IQ工艺下富Cu区域提高108%;双相区形变+I&Q&P工艺处理后实验钢的晶粒明显细化,且组织中块状残余奥氏体较多;与单一I&Q&P工艺相比,双相区形变+I&Q&P工艺处理的实验钢抗拉强度由1 253MPa提高到1 293MPa,伸长率由16.9%提高到18.3%,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由11.6%提高到13.8%,表明双相区30%的形变处理实现了促进Cu配分行为诱导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和细晶强化的双重效果。
- 陈连生胡宝佳田亚强董福涛李红斌魏英立
- 关键词:空位残余奥氏体
- 初始组织对低碳钢IQ&P工艺残留奥氏体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采用双相区再加热-淬火-碳配分(IQ&P)工艺,研究初始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的IQ&P-Ⅰ多相钢和初始组织为马氏体的IQ&P-Ⅱ多相钢的组织形貌、残留奥氏体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初始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的IQ&P-Ⅰ多相钢室温组织中,铁素体和马氏体基本呈块状分布,块状残留奥氏体存在于铁素体与马氏体界面处,薄膜状只存在于马氏体内的板条之间,且残留奥氏体含量较少,TRIP效应不明显,其抗拉强度为957 MPa,伸长率只有20%,强塑积为19905.6MPa·%。初始组织为马氏体的IQ&P-Ⅱ多相钢中铁素体和马氏体大多呈灰黑色的板条状或针状,且细小的针状马氏体均匀地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残留奥氏体只以薄膜状平行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体积分数达到了13.2%,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TRIP效应较明显,强塑积达到21560MPa·%,可以获得强度和塑性的良好结合。
- 陈连生胡宝佳宋进英张健杨郑小平魏英立田亚强
- 关键词:多相钢残留奥氏体强塑积
- 含Cu低碳钢双相区形变+IQ处理的组织及Cu配分行为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双相区保温-淬火(IQ)及双相区形变-保温-淬火热处理工艺,研究了形变对一种含Cu低碳钢的组织演变及其Cu配分行为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电子探针(EPMA)等手段对组织演变及Cu配分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IQ工艺处理后,试验钢由多边形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初始组织转变为铁素体和马氏体双相组织,少量多边形铁素体转变形板条马氏体;双相区形变+IQ处理后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由于形变力作用发生微小变形且含量降低,板条马氏体含量显著增加;IQ工艺下组织中含Cu最高区域的Cu元素平均浓度为0.896,而采用双相区形变+IQ处理的组织中为1.025,是基体平均Cu浓度的2.5倍,且其富Cu区域面积比为23.8%。上述结果表明,通过IQ处理前的形变处理提高空位浓度,可以有效促进Cu配分效果。
- 陈连生胡宝佳田亚强董福涛李红斌魏英立宋进英
- 关键词:马氏体空位
- 焊瓶用HP295热轧带钢组织控制与生产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焊接气瓶用钢HP295的高温热塑性、焊接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控制冷却工艺对HP295钢室温组织的影响规律;结合优化成分设计以及合理的冶炼和连铸工艺控制,开发出了满足技术要求的焊接气瓶用HP295热轧带钢。工艺参数为:出炉温度1150~1200℃,精轧进口温度1010~1050℃,终轧温度840~870℃。卷取温度630~670℃;在层冷前段强冷到700~720℃后,空冷3~4S,第二阶段以10~15℃/s冷却至卷取温度。
- 田亚强王纪周田飞魏英立宋进英陈连生
- 关键词:焊接气瓶热轧带钢
- 冶金锯片用65Mn钢轧制工艺参数的热模拟优化被引量:2
- 2016年
- 为制定65Mn钢窄范围实验室控轧控冷工艺参数,采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终轧至卷取冷速以及卷取后冷速对其显微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65Mn钢硬度最显著的工艺参数为卷取后冷速;较高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使得65Mn钢原始奥氏体晶粒和再结晶晶粒长大,从而使轧制变形后的晶粒尺寸也较大,进而降低了最终产品的硬度和强度;在相同的工艺参数下,随着卷取后冷速降低,65Mn钢的平均晶粒尺寸明显变大,先共析铁素体含量有所增加;最佳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为开轧温度1 170℃,终轧温度890℃,卷取温度680℃,终轧至卷取冷速10℃·s-1,卷取后冷速0.05℃·s-1;在此工艺下试验钢的硬度为19.9 HRC。
- 田亚强张宏军宋进英魏英立陈连生
- 关键词:65MN钢热模拟控轧控冷显微组织
- 从色谱分析考试改革探讨专业课考核的最佳模式
- 2013年
- 从色谱分析课程性质,学习目的和学习成效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专业课考试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文中给出了"开卷测试+成果性测试+自我命题测试"和"开卷测试+成果性测试"两种综合实践考试模式。通过四届学生的实践证明,两段考试可操作性更强,学生掌握程度的区分度明显,可以较全面考察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理论并能够较灵活运用的能力。该考试模式可以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借鉴性,为最终培养"零适应期"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 陈红萍孙晓然王岭魏英立
- 关键词:色谱分析专业课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