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国贤

作品数:28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球菌
  • 9篇变形链球菌
  • 6篇糖基转移酶
  • 6篇葡糖基转移酶
  • 6篇转移酶
  • 5篇牙周
  • 5篇菌斑
  • 4篇牙菌斑
  • 3篇牙周病
  • 3篇药膜
  • 3篇药物
  • 3篇十二烷基硫酸...
  • 3篇酸钠
  • 3篇聚糖
  • 3篇可吸收性
  • 3篇根管
  • 2篇牙周炎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色谱

机构

  • 16篇武汉大学附属...
  • 7篇湖北医学院
  • 5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魏国贤
  • 10篇樊明文
  • 8篇凌均启
  • 6篇边专
  • 6篇刘宁慧
  • 6篇熊卫星
  • 6篇乔伟民
  • 5篇易安华
  • 5篇樊明文
  • 4篇凌均棨
  • 3篇陈智
  • 3篇乐进秋
  • 3篇赵心臣
  • 2篇李成章
  • 1篇杜民权
  • 1篇黄玉屏
  • 1篇杨萍
  • 1篇贺红
  • 1篇黄定明
  • 1篇关淑妮

传媒

  • 6篇牙体牙髓牙周...
  • 4篇中华口腔医学...
  • 4篇口腔医学纵横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国外医学(口...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06
  • 3篇1997
  • 4篇1996
  • 9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唾液富脯蛋白对致龋细菌附着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
1994年
本研究利用已提纯的唾液富脯蛋白(PRPS)和全唾液作为实验性获得性膜成分,观察致龋菌变形链球菌和茸毛链球菌对羟磷灰石(HA)的附着情况,结果发现PRPS具有促进变链菌对HA附着的作用,对茸毛链球菌的附着则无促进作用。本研究还发现EDTA、SDS具有抑制变链菌附着的作用。
陈智乐进秋杨萍赵心臣魏国贤
关键词:细菌致龋菌口腔细菌学
氯已啶控释系统根管消毒作用的实验动物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对氯已啶控释系统的根管消毒作用进行了实验动物研究,发现将该药物封入髓腔7d后,细菌学培养均为阴性,并能稳定地保持抑菌状态;统计学分析,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氯已啶控释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根管消毒剂。
凌均启樊明文罗雯魏国贤罗玲莉刘宁慧熊卫星陈智
关键词:控释系统根管消毒牙根
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过度表达株的构建及特征
通过大肠杆菌-链球菌穿梭质粒将细胞吸附型葡糖基转移酶(CAGTase)基因转化至变链 CAGTase 缺陷株 B29,获得 CAGTase 的再表达。免疫印迹及 CAGTase 酶活力测定显示 B29
边专樊明文魏国贤贺红杜民权
关键词:葡糖基转移酶过表达变形链球菌
文献传递
洗必太对变形链球菌变聚糖产生的影响被引量:3
1991年
就洗必太对变形链球菌变聚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洗必太不仅能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而且对葡糖基转移酶的活性及变聚糖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提示洗必太的抗菌斑机制不仅在于能抑制致龋菌的生长,对葡糖基转移酶活性及变聚糖产生的抑制作用也是其抗菌斑机制之一。
魏国贤樊明文凌均棨
关键词:洗必太变形链球菌
唾液细胞游离型葡糖基转移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1992年
对人体口腔唾液中细胞游离型葡糖基转移酶(GTF)的测定结果表明,该酶能吸附到菌细胞及羟基磷灰石表面并保持酶活性,提示其在蔗糖依赖性附着和菌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魏国贤凌均启
关键词:唾液葡糖基转移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NA G+C含量在变形链球菌分类鉴定的应用被引量:2
1992年
选用变形链球菌国际标准菌株Ingbritt、本实验室分离菌株LB 140等9·株细菌作为待鉴定细菌,以苯酚氯仿混合提取法抽提纯化细菌DN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菌DNAG+C克分子百分比。测定结果:变形链球菌(S.mutans)的G+C mol%为35~40%,茸毛链球菌(S.sobrinus)为45~46%,仓鼠链球菌(S.cricetus)为38%,鼠链球菌(S.rattus)为41%。S.sobrinus与S.mutansa的差异大于5%,因此,S.sobrinus可作为“种”的分类单位独立于变形链球菌。
凌均棨樊明文魏国贤刘宁慧乔伟民易安华
关键词:变异链球菌
可吸收性甲硝唑药膜的研究
樊明文魏国贤凌均启易安华刘宁慧李成章
该项目针对人类口腔常见多发病-牙周炎的素病因学特点选用具有抗厌氧菌作用的甲硝唑,及羟丙甲纤维(药典名)制成可吸收性缓释药膜。利用双波长薄层扫描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先进精密的实验手段对药膜进行质量检测,观察其在体内外的释放...
关键词:
关键词:可吸收性甲硝唑药膜牙周炎缓释药膜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获得性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1996年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常作为去垢剂,广泛地用于牙膏之中。SDS与羟基磷灰石(HA)有高度的亲合力,通过SDS与HA的结合干扰蛋白质对HA的吸附。本研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及扫描电镜,观察了SDS对HA吸附蛋白质的影响以及对釉质片在口腔内形成获得性膜的影响。结果显示,SDS处理后HA吸附蛋白的量明显少于未处理的HA,SDS处理后的釉质片在口腔内形成获得性膜的能力也明显低于未处理釉质片。提示:SDS能干扰蛋白质吸附牙面,抑制获得性膜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抗菌斑作用。
魏国贤黄玉屏乔伟民熊卫星陈东
关键词:膜形成蛋白吸附十二烷基硫酸钠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牙周袋内四环素药物浓度的测定
1997年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牙周袋内置入四环素缓释药膜(含四环素150μg)的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以外标法测定置入药膜后2,4,5,7d牙周袋内四环素药物浓度。结果置入药膜后7d牙周袋内药物浓度维持在20μg/ml左右,提示该药膜缓释作用好,再次置药膜复诊时间可在初次用药后的10~14d进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缓释药物浓度的监测可直接、间接反映药膜在体内的缓释效应。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
李红英李成章魏国贤程勇黄志强
关键词:四环素牙周袋高效液相色谱法牙周炎
应用口腔恒化器形成牙菌斑的形态学研究
人类口腔是一个极其复杂和特殊的微生态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细菌的吸附,生长,移出和再附着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牙菌斑与牙齿表面,牙菌斑与口腔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难以在可控制的条件下对活体口腔形成...
乔伟民樊明文魏国贤陈东
关键词:牙菌斑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