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莉
- 作品数:95 被引量:772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珠三角的区域分化与协同被引量:6
- 2010年
- 改革开放以来,因改革与开放政策的循序推进、地理位置和交通连接的差异、经济基础的作用及国际分工格局的变迁,珠三角呈现东、中、西岸分化发展的局面。随着政策差异的消失及全面开放格局的形成,珠三角各区域以不同路径和方式深刻融入全球产业链,并呈现协同增长的态势。因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内在矛盾,以及珠三角发展的现实基础,珠三角需走基于产业升级与区域融合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马莉莉
- 关键词:珠三角区域分化
- 品牌出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中国企业品牌价值被引量:2
- 2025年
-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为激发企业品牌价值创造力和加快中国企业品牌出海创造了新机遇。文章基于“双循环”视角深入探究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企业品牌价值的作用效果和机理。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显著提升了企业品牌价值,该结论在经过多种检验后仍稳健成立。机制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充分发挥“双循环”纽带节点作用,通过内部责任强化效应、双向创新激励效应以及市场外拓效应实现对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在企业、行业和地区层面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自由贸易试验区更有助于非国有和非中华老字号企业、高竞争和制造业行业的企业品牌价值提高,并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战略定位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作用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引致的品牌价值提升会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产品溢价。文章对于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助力更多中国品牌出海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 刘珊马莉莉郭家琛
- 关键词:品牌价值
- 低碳城市建设对中国能源生产消纳耦合协调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运用2003—2020年全国288个地市级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低碳城市建设对能源生产消纳耦合协调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能够通过加大地方主政官员晋升压力、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推进居民生活绿色转型,对中国能源生产消纳耦合协调性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地方政府对能源安全的关注度将弱化低碳城市建设对能源生产消纳耦合协调性的促进作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消纳耦合协调性提高并不意味着资源型城市将丧失资源禀赋,资源型城市在不断寻求能源转型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因此,需要继续加强低碳城市建设,统筹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资源型城市能源转型,实现中国能源生产消纳空间格局的优化。
- 余紫菱马莉莉
- 关键词:低碳城市耦合协调度
- 节能政策目标能助力城市碳中和水平吗?被引量:1
- 2024年
-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中国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节能政策目标,科学评价该目标的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节能政策目标降低了碳排放规模,增加了碳替代总量,有效提高了城市碳中和水平。同时,节能政策目标通过加强“自上而下”的晋升压力与政策压力和“自下而上”的转型压力与舆论压力,促进城市碳中和水平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转型压力是提升碳中和的中坚力量,公众参与的舆论监督对碳中和提升的作用有限。此外,节能政策目标在不同城市间形成了复杂交错的竞争网络和转移网络。在相同“境遇”的城市间,节能政策目标将正向促进其他城市碳中和提升,在发展差距的城市间,节能政策目标的碳中和效果呈现出显著的虹吸效应。有趣的是,能源禀赋充裕的城市节能政策目标有利于能源贫瘠城市的碳中和提升。因此,要注重发挥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水平维度的竞争需要建立良性机制,垂直维度的转移应以能源产出率为依据,进行弹性管理。
- 余紫菱王喆马莉莉
- 绿色金融与贸易高质量增长——基于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视角被引量:3
- 2024年
- 绿色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与环境约束融合而成的新产物,是实现贸易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力量。本文基于当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从微观企业主体入手,探讨了绿色金融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增加。机制分析表明,绿色金融会因环境评级的硬约束倒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也会精准分配资源要素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但这种缓解效应表现为非线性特征。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促进作用集中于强金融监管地区企业、外资企业及非重污染密集型企业。本文研究结论为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化改革以及促进贸易高质量增长提供新思路。
- 刘珊马莉莉
- 关键词:绿色金融技术创新
- 智链全球:人工智能对数字贸易的影响
- 2025年
- 人工智能正在深度嵌入贸易体系,重塑其要素配置与协同能力,成为激发数字贸易增长新动能的关键力量。本文基于2005—2019年6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人工智能对数字贸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数字贸易具有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通过数字人才驱动效应和数字供应链优化效应,推动数字贸易规模扩张。此外,人工智能在提升数字贸易韧性方面亦发挥关键作用,表现为在面临外部冲击导致的双边数字贸易关系断裂时,人工智能展现出抑制作用,且该效应随冲击强度上升而增强。同时,人工智能不仅加快既有数字贸易关系的恢复进程,也推动贸易合作向替代性路径的有效转移。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培育数字贸易新优势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构建更加可持续、具有韧性的全球数字贸易新格局提供了政策参考。
- 马梦涓余紫菱马莉莉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关于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被引量:54
- 2006年
-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有效措施。为把握中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本文对其历史由来、理论发展、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与观点,以及实践进展等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 马莉莉
-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学
- 一种环丁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环丁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以新型金卡宾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发展了一种通过金卡宾模板效应一步法构筑分离环丁烷衍生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无辅助物,转化高效;产物单一;易...
- 韩英锋马莉莉
- 创新大湾区思维:新时代建构粤港澳战略支点体系被引量:3
- 2018年
- 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的研判,结合生产方式变革的时代特征,本文指出大湾区建设首先需要破除有限空间思维、纯理论推导思维、局部利益思维和历史推断思维。其次,大湾区建设应该结合国家转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需要,发挥"一国两制"的新时代意义,以分立式协作的模式建构粤港澳战略支点体系,并从功能定位、内外分工支撑体系建构、公共治理创新等多层次展开建构,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有形城市群与无形战略功能的并进发展,切实助推"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
- 马莉莉
- 全球化下中国劳动关系的制度解析被引量:1
- 2008年
- 世界经济全球化下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劳动市场上劳动力供过于求,资本在劳资关系上占有强势地位,由于制度变迁过程中相关制度滞后,劳动与资本作为两个利益集团,缺乏有效的制度途径来建立起和谐的劳动关系。在既有的劳动关系理论基础上,文章提出一个制度失灵的分析框架,以期对不和谐的劳动关系提供一种解析。
- 赵景峰马莉莉
- 关键词: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