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育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综合征
  • 4篇分子
  • 3篇分化
  • 3篇分化型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血清
  • 2篇粘附
  • 2篇粘附分子
  • 2篇黏附分子
  • 2篇细胞粘附
  • 2篇细胞粘附分子
  • 2篇细胞黏附
  • 2篇细胞黏附分子
  • 2篇腺癌
  • 2篇淋巴
  • 2篇结核
  • 2篇基因

机构

  • 13篇临沂市人民医...
  • 2篇青岛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6篇马育华
  • 7篇彭海英
  • 4篇高春海
  • 2篇李公祥
  • 2篇汪运山
  • 2篇高伟
  • 1篇杨爱
  • 1篇梁洪伟
  • 1篇郑燕
  • 1篇季海生
  • 1篇刘桂娟
  • 1篇谭齐贤
  • 1篇刘成玉
  • 1篇赵冰
  • 1篇闫志勇
  • 1篇李琳
  • 1篇毕春霞
  • 1篇郏雁飞
  • 1篇田立华

传媒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腺癌EGFR、DEC1、DEC2、HIF1α、STAT3及VEGF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分化型胚胎软骨表达基因1(differentiated embryo-chondrocyte expressedg...
马育华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肺腺癌
成人尼曼-皮克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2025年
尼曼-皮克病(NPD)是一种罕见的脂质贮积病。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种罕见的高炎症性疾病,可由感染、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由于报道的病例数量有限,NPD合并HPS的临床特征尚不清楚。本文介绍1例41岁男性因皮肤黄染、乏力2个月,慢性肝功能衰竭入院患者。骨髓穿刺发现大量尼曼-皮克细胞并伴有红细胞吞噬现象。患者病情发展迅速,经积极诊治最终家属放弃,22 d时死亡。这是少有的在成年患者身上发现NPD合并HPS现象。现对该病例进行报道,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
彭海英刘金凤谢文杰刘桂娟马育华高春海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尼曼-皮克病脂质贮积病
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检测及其意义
2003年
目的:测定急性白血病(AL)患者初诊和完全缓解期血清中可溶性P-选择素的浓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AL初诊患者32例,完全缓解患者28例,正常健康查体者20例血清中P-选择素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的P-选择素浓度为255.4±105.91ng/ml,初诊组为145.65±131.51ng/ml,完全缓解组为302.47±144.12ng/ml。初诊组与正常对照组及完全缓解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无差异。结论:检测血清中P-选择素的浓度可用来评价治疗效果,监测疾病的复发?
马育华李公祥杨爱季海生
关键词:细胞粘附分子急性白血病
常见非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新药的耐药特征
2025年
目的探究临床常见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um,NTM)对新型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征,以期为NTM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3年间全国耐药监测中经对硝基苯甲酸/噻吩-2-羧酸肼(p-nitrobenzoic acid/thiophene-2-carboxylic acid hydrazide,PNB/TCH)初筛阳性的NTM临床分离株。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质谱的方法进行进一步菌种鉴定,并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 concentration,MIC)法检测NTM对新型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最终有185株NTM分离株传代成功,其中脓肿分枝杆菌是最常见的分离株,其次是胞内分枝杆菌。药敏结果显示,贝达喹啉对所有慢生型NTM分离株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MIC≤0.015μg/mL)。与鸟和胞内分枝杆菌相比,堪萨斯分枝杆菌对德拉马尼和普托马尼更为敏感。脓肿分枝杆菌和马赛分枝杆菌对德拉马尼和普托马尼普遍耐药,但对贝达喹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贝达喹啉有望成为治疗NTM感染的潜在替代药物,德拉马尼和普托马尼对堪萨斯分枝杆菌有较高的体外活性,其他分枝杆菌对这两种药物的耐药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郭雅洁杨红国赵冰王咏红刘爱玲李飞娜王言言郑惠文高春海马育华马育华彭海英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新药药敏试验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STAT3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STAT3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STAT3mRN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0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STAT3 mRNA表达,分析其在二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TAT3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0.0027±0.0064)是癌旁正常组织(0.0014±.0031)的2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TAT3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2.970 P<0.05)和分化程度(t=5.936 P<0.05)相关,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准确可靠地反映各靶基因的表达倍数;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是正常组织的2倍,证实STAT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TAT3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
彭海英马育华高伟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食管STAT3实时荧光定量RT-PCR
细胞粘附分子在糖尿病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5年
目的 通过检测1型和2型糖尿病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在两型糖尿病中表达的不同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型糖尿病(T1DM)病人2 0例和2型糖尿病(T2DM)病人4 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CONTROL) 2 0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CD5 4和CD6 2L的阳性表达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T1DM组CD5 4和CD6 2L的阳性率(% )分别为6 9.32±11.0 3;和6 6 .2 1±7.79;T2DM组为6 5 .4 3±10 .5 4和6 8.4 3±6 .0 3;CONTROL组分别为6 0 .98±9.13和4 5 .4 9±5 .4 1。T1DM和T2DM糖尿病病人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7.4 4~9.77~7.0 7~14 .5 9,P <0 .0 1) ;但两型DM组比较,两种粘附分子差异不显著(t=1.35~1.2 5 ,P >0 .0 5 ) ;在T2DM组中单纯糖尿病组和合并大血管病变组CD5 4和CD6 2L ,差异显著(t=2 .0 1~3.4 1,P <0 .0 5~0 .0 1)。结论 细胞粘附分子CD5 4、CD6 2L在T1DM和T2DM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显著升高,推测两者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T2DM组中单纯糖尿病病人和合并大血管病变者有显著差异,说明CD5 4和CD6
马育华田立华
关键词:糖尿病单个核细胞细胞粘附分子CD54CD62L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23-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融合蛋白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2012年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是一种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的阳离子抗菌蛋白,具有杀菌、中和内毒素和抗真菌等作用,并且在发生生物学效应时,对机体不产生任何损害,在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BPIN端片段BPI23(1~199氨基酸)具有完整BPI杀菌、中和内毒素等活性。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能促进伤口愈合,在治疗烧伤、机体缺血损伤、溃疡等方面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创伤修复方面,haFGF应用甚广,其活性部位主要集中在C端。
彭海英马育华梁洪伟高春海李公祥
关键词: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活性鉴定CHO细胞杀菌融合蛋白革兰阴性菌感染
CEA蛋白、CEAmRNA的检测在大肠癌、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CEA蛋白、CEAmRNA在大肠癌、胃癌患者血清、癌组织中的表达,为大肠癌、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1例大肠腺癌、20例胃腺癌住院患者和40例胃肠道良性疾病患者,检测其术前血清CEA蛋白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良性胃肠道疾病组织中CEA蛋白和CEAmRNA表达。结果大肠癌、胃癌癌组织CEA蛋白及CEAmRNA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及良性胃肠道疾病组织(P<0.01,P<0.05),胃癌组织CEAmRNA表达与血清及组织中CEA表达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大肠癌组织CEAmRNA表达与血清CEA表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EA和CEAmRNA在癌旁组织和良性胃肠道组织中表达率低。结论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组织CEAmRNA在大肠癌和胃癌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马育华
关键词:大肠癌胃癌CEACEAMRNA免疫组化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与白血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04年
马育华刘成玉谭齐贤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白血病
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8年
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马育华1毕春霞2闫志勇3郭建金4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的有价值的指标之一〔1,2〕。它广泛应用于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
马育华毕春霞闫志勇郭建金
关键词:D-二聚体肾变病综合征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