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燕萍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液
  • 7篇血液透析
  • 5篇透析患者
  • 5篇护理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输液
  • 2篇内瘘
  • 2篇静脉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2篇并发
  • 2篇出血
  • 1篇电导
  • 1篇电导度
  • 1篇电导率
  • 1篇电解质
  • 1篇电解质平衡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心理

机构

  • 1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顾燕萍
  • 5篇严嘉伟
  • 2篇何立群
  • 2篇赵燕燕
  • 1篇金蕾
  • 1篇周维娜
  • 1篇赵丽萍
  • 1篇徐玉萍
  • 1篇周维娜
  • 1篇金蕾

传媒

  • 3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2016年中...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佩戴式静脉输液固定装置的研制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阐述了一款新型佩戴式静脉输液固定装置的研制过程。该装置主要由佩戴装置及输液架等结构组成,具有设计新颖、成本低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解决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行动不便的问题,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有效改善患者活动的便利性,进而缓解了患者的烦躁情绪,同时也减轻了部分看(陪)护需求,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周维娜顾燕萍严嘉伟
关键词:静脉输液输液架
全程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全程护理干预对其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接诊的112例尿毒症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程护理干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顾燕萍邝婉仪邵文彦
关键词:尿毒症全程护理依从性
出血绷带连接装置在透析患者穿刺点固定中的应用研究
2020年
目的 : 探讨新型出血绷带连接装置在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点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6 月于本中心需进行穿刺点 固定的透析患者 20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新型出血绷带连接装置进行穿刺固定,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出血绷带固定, 观察两组患者固定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舒适度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固定效果、舒适度、伤口愈合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出血绷带连接装置能有效提高伤口愈合速度、 患者舒适度及固定效果,降低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血液透析;专利转化;出血绷带连接装置;
周维娜顾燕萍严嘉伟邵文彦王晴岚徐玉萍
关键词:血液透析
透析机对透析液电导率进行实时监测的原理和方法
<正>目的:通过分析透析液中各离子对透析患者的影响作用,以及透析机对透析液浓度监测部分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探讨透析机对透析液电导度进行实时监测的意义。结论通过分析、论述透析液中各离子对透析患者的作用与影响,阐明了透析液...
严嘉伟顾燕萍赵燕燕赵丽萍何立群
关键词:实时监测离子对电导率
文献传递
透析液电导率对肾纤维化终末期透析患者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性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透析液中各主要离子对肾纤维化终末期透析患者的影响作用,探讨透析机对透析液电导率进行实时监测的意义。方法:通过对透析液系统的不同混合比例稀释进行监测,对透析机温度补偿系统进行检测。分析透析液浓度监测部分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结果:透析液温度补偿及电导度传感器均对血透机透析液电导率的精准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通过分析、论述透析液中各离子对肾病透析患者的作用与影响,阐明透析液质量的重要性,以及透析机对透析液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的必要性。
严嘉伟何立群顾燕萍赵燕燕赵丽萍
关键词:离子浓度电导度温度补偿
血液透析护理中控制论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控制论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64例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给予控制论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诊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3VS7),(P<0.O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症状自评表(SCL-90)以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明显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给予控制论护理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应激反应,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邝婉仪顾燕萍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远红外照射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保护作用的探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远红外照射治疗的原理和机制,探讨远红外照射治疗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意义。方法:总结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原因及危害,结合临床治疗结果,分析远红外照射治疗对动静脉内瘘的干预及保护作用。结果:长期进行远红外照射治疗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维持起到极为有效的干预及保护作用。结论:通过分析远红外照射治疗的原理和机理,总结动静脉内瘘失功原因,阐明远红外照射治疗对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保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顾燕萍金蕾严嘉伟
关键词:远红外线照射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采用加压输液袋改良密闭式回血法在内瘘高压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加压输液袋改良密闭式回血法与传统双向式(密闭式)回血法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高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比较。方法:对10例维持透析的动静脉内瘘高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患者依次采用加压输液袋改良密闭式回血法与传统...
邝婉仪顾燕萍
关键词:血液透析加压输液袋回血方法
文献传递
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
2021年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改善其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开展探究,选取例数 80 例,时间 2019.08-2020.12,对其展开分组,随机数字表法为本次分组方法,研究组、对照组,各 40 例,研究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总结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间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有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 SAS、SDS 评分较低,生活信念、独立性、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评分较高,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 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配合度,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胡金敏顾燕萍邵文彦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小剂量肝素联合护理干预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效果
2019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联合护理干预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行血液透析并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血液透析时持续泵入小剂量肝素干预;治疗前后分析患者PT、APTT、血小板计数及Hb水平,检测血中hs-CRP、TNF-α及IL-6水平,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中hs-CRP、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脱水、致热源反应、溶血、局部血肿及肌肉痉挛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APTT、PT、Hb及血小板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血中APTT、PT、Hb及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肝素联合护理干预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后,可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并显著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胡金敏顾燕萍
关键词:小剂量肝素护理干预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