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恒乐

作品数:17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调强
  • 4篇放疗
  • 3篇肿瘤
  • 3篇肺癌
  • 3篇肺炎
  • 2篇调强放射
  • 2篇定位切除
  • 2篇适形
  • 2篇切除
  • 2篇周围型
  • 2篇准直器
  • 2篇疗法
  • 2篇剂量学
  • 2篇灌注
  • 2篇放射疗法
  • 2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肺炎
  • 2篇肺灌注
  • 2篇CT模拟
  • 1篇调强放疗

机构

  • 9篇上海市胸科医...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7篇顾恒乐
  • 5篇王昊
  • 5篇陈华
  • 5篇徐志勇
  • 4篇徐志勇
  • 3篇戴立言
  • 3篇邵琰
  • 3篇陈华
  • 2篇张良
  • 2篇叶明
  • 2篇吕长兴
  • 2篇申屠阳
  • 2篇王常禄
  • 2篇王昊
  • 2篇黄秋
  • 2篇张辉
  • 1篇庄志邈
  • 1篇毛峰
  • 1篇王占宇
  • 1篇郭金栋

传媒

  • 5篇中华放射肿瘤...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iewRay磁共振引导放疗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ViewRay磁共振引导放疗系统不但解决了成像剂量的问题,还能根据MRI进行精准摆位、在线自适应放疗以及门控照射。该系统的发展为精准放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介绍ViewRay系统的主要结构,并综述质量控制体系、剂量学比较、呼吸运动管理、在线自适应放疗以及初步治疗效果。
应延辰陈华王昊顾恒乐段彦华邵琰冯爱慧李洪选傅小龙徐志勇
基于肺叶保护的局部晚期肺癌术前新辅助放疗剂量学研究
顾恒乐李洪选徐志勇傅小龙
模拟放疗引导穿刺染色定位切除外周肺部微小结节被引量:6
2016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肺癌早期筛查的广泛开展及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outed tomography,CT)的普及,临床上微小结节型肺癌在可手术的肺癌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增加。如何在术中快速而准确地找到病灶是近年来胸外科医生经常面临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此项研究,旨在探索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模拟引导穿刺染色定位外周肺部微小结节,并评估这一新方法的定位效率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1月我们对97例患者共100枚直径1 cm内的肺部周围型微小病灶,术前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病灶进行CT模拟定位,患者麻醉后依据术前放疗计划标记的穿刺位点、角度和深度,向病灶注射亚甲蓝,继而手术,在胸腔镜下根据染色标记楔形切除病灶区域肺组织。剖视标本并快速病理检查。统计穿刺注射亚甲蓝的时间、染料注射完毕至剖胸寻视到染色斑的时间、色斑中心点与病灶边缘的距离、定位成功率和并发症率等数据。结果 100枚病灶共完成定位96枚,成功率为96%。麻醉后皮肤定位点穿刺注射亚甲蓝的时间为(4.85±1.25)min;染料注射结束至入胸寻找到染色斑的时间为(16.36±2.36)min;色斑中心点与病灶边缘的距离为(4.78±2.34)mm;所有患者无并发症。结论放疗计划系统模拟定位引导穿刺亚甲蓝注射法对肺部周围型微小结节的定位成功率较高,无相关并发症。此方法可避免患者清醒状态下穿刺定位的恐惧和疼痛,并可明显减少患者的辐射危害。
毛锋张良顾恒乐张辉吕长兴申屠阳
关键词:CT模拟定位楔形切除
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参数对剂量验证结果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参数与验证时γ分析通过率的关系,探讨各参数对调强验证通过率的影响。方法取不同参数水平下生成的调强照射野共457个,将γ分析(3%/3mm)通过率作为观测变量,将优化设置的最小子野面积、子野序列中最小MU数、单一射野中子野数、子野转化模式以及计划系统生成平面剂量图的像素间距作为控制变量。结果在不同最小子野面积设置值、子野转化模式及计划系统生成的平面剂量图像素间距分组中,γ分析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野数及序列中的最小MU数对验证结果的影响均较小(P〉0.05)。结论应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在调强优化时选取合适的最小子野面积,尽可能地采用直接机器参数优化模式,并根据验证设备的最小探头间距选则合适的平面剂量图分辨率。
戴立言王占宇谭军文顾恒乐周云龙雨松贺先桃
关键词:调强放射疗法
结合肺灌注影像参数的等效均匀剂量模型与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上用来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肺剂量体积参数准确度较低,且阈值不统一。该研究通过肺功能影像,探讨结合肺血流参数的等效均匀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在预测放射性肺炎方面的价值。方法:将15例肺癌放疗患者肺灌注影像与定位CT影像形变融合,以肺灌注最高计数为归一点,将肺依功能状态分为四级区域,取每级区域中的平均计数与最高计数的比值作为肺灌注系数代入EUD模型中,获得肺部的功能等效均匀剂量(functional equivalent uniform dose,f EUD)模型。比较单肺及双肺的f EUD与不含肺功能指数的等效均匀剂量(general equivalent uniform dose,g EUD)、V5、V20在预测放射性肺炎方面的统计学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上述参数的统计学分布特征及彼此之间的相关性。放射性肺炎的判断标准采用不良事件常用术语评定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4.03版肺部症状3级以上,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该研究的样本中,当V5、V20等指标显示与放射性肺炎无关时,高剂量侧肺的f EUD值呈现与放射性肺炎显著相关(P=0.007)。单侧肺f EUD值与g EUD值呈显著线性关系(t=0.815,P=0.000)。结论:单侧肺f EUD较传统剂量-体积指标更好地体现了肺功能不同区域间的放射生物学差异,可以作为放射性肺炎预测指标,建议阈值为21 Gy。
戴立言顾恒乐黄秋叶明韩源马秀梅
关键词:肺灌注放射性肺炎剂量体积直方图
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5
2017年
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快速地获得多个放射治疗计划。每个计划中与治疗相关的参数很多,分析它们不仅复杂而且耗时,所以,放射肿瘤医师很难在多个治疗计划中做出选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发整合这些参数的快速工具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本文对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的种类发展、公式和各公式特点进行综述,期望能为使用者提供参考。
邵琰王昊陈华顾恒乐徐志勇
CT模拟穿刺联合亚甲蓝注射定位切除肺部周围型微小病灶的探索
目的:探索应用CT模拟联合亚甲蓝注射定位切除肺部周围型微小病灶,评价该方法的定位效率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对75例患者共80枚肺部周围型微小病灶行术前CT模拟定位,患者麻醉后依循术前模拟定...
张良顾恒乐毛锋蔡明辉丁征平申屠阳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亚甲蓝
影像组学在肺癌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2019年
肺癌的死亡率较高,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所以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筛查方法是活检,但存在很多缺陷。而影像组学可以克服这些缺陷,以无创、低成本的方式改善肺癌的诊断、预后等各方面,帮助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做出决策。本文介绍了影像组学的流程、在肺癌中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和挑战,期望能为影像组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邵琰王昊陈华顾恒乐徐志勇
关键词:肺肿瘤
放射模拟技术转化应用于定位肺部微小病灶的探索
目的 探索应用CT模拟联合亚甲蓝注射定位切除肺部周围型微小病灶,定量评价该方法 的定位效率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对63例患者共68枚肺部周围型微小病灶行术前CT模拟定位,患者麻醉后依循术前模...
申屠阳毛峰张良顾恒乐张辉
多模医学图像配准和融合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6
2016年
多模医学图像处理是当前图像处理中的研究热点,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模态的图像提供了患者的不同信息,解剖图像(如CT、MRI)提供了人体解剖形态结构的信息,功能图像(如SPECT、PET)提供了人体内放射性浓度分布的功能信息,这些不同信息需要通过合成得到信息更为全面的融合图像。而要得到有用的融合图像,不同模态的图像需经配准处理。这里综述了几种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图像配准和融合技术,指出了不同技术的各自优缺点,同时也对近期各种处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做了介绍。
顾恒乐聂生东
关键词:图像处理图像配准图像融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