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佳音

作品数:17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东北虎
  • 6篇动物
  • 4篇野生动物
  • 3篇种群
  • 3篇DNA
  • 2篇导出数据
  • 2篇动物保护
  • 2篇野生动物保护
  • 2篇用户
  • 2篇用户管理
  • 2篇用户管理模块
  • 2篇用户权限
  • 2篇权限
  • 2篇种群监测
  • 2篇足迹
  • 2篇监测信息
  • 2篇管理模块
  • 2篇感器
  • 2篇备份
  • 2篇备份恢复

机构

  • 16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广东省林业科...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17篇顾佳音
  • 12篇姜广顺
  • 3篇华彦
  • 3篇杨帆
  • 3篇马建章
  • 3篇马天
  • 3篇郑君
  • 2篇王巍
  • 2篇刘丹
  • 1篇刘辉
  • 1篇郭玉荣
  • 1篇刘东起
  • 1篇李治霖

传媒

  • 3篇第十届全国生...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野生动物学报
  • 1篇兽类学报
  • 1篇野生动物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野外监测信息处理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外监测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用户管理模块,其用于对用户权限进行分类和存储,并用于处理用户的登录及注册;基础数据处理模块,其用于对预定数据库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新建、修改或删除;监控管理模块,其用于向预...
姜广顺郑君马天顾佳音齐进哲华彦杨帆
文献传递
基于目标检测的东北虎个体自动识别被引量:12
2021年
东北虎个体的自动识别是种群数量评估和制定有效保护策略的重要基础。以东北虎林园和怪坡虎园38只虎为研究对象,将目标检测方法首次应用到东北虎个体识别研究中,采用多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虎个体的自动识别。首先通过相机在不同角度对38只东北虎进行拍摄取样,建立包含13579张图像的虎样本数据集。由于虎的体侧条纹信息不具有对称性,所以运用单次多盒目标检测(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SSD)方法,对虎的躯干左侧条纹、右侧条纹以及脸部等不同部位图像,进行自动检测并分割提取,极大节省手工截取时间。在检测分割出的左右侧及脸部不同部位图片基础上,运用上、下、左、右平移变换进行数据增强,使图片数目扩大为原来的5倍。采用LeNet、AlexNet、ZFNet、VGG16、ResNet34共5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个体自动识别。为了提高识别准确率,运用平均值和最大值不同组合方式来优化池化操作,并在全连接层引入概率分别为0.1、0.2、0.3、0.4的丢弃(Dropout)操作防止过拟合。实验表明,目标检测模型耗时较少,截取分割老虎不同部位条纹能达到0.6 s/张,远快于人工截取速度,并且在测试集上准确率能达到97.4%。不同姿态下的目标部位都能正确识别并分割。ResNet34模型的准确率优于其他网络模型,左右侧条纹以及脸部图像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3.75%、97.01%和86.28%,右侧条纹识别准确率优于左侧条纹和脸部图像。研究为野生虎自动相机影像的识别提供技术参考。在未来研究中,对东北虎个体影响数据进行扩充,选取更多影像数据进行训练,使网络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从而实现更准确的个体识别。
史春妹谢佳君顾佳音刘丹姜广顺
关键词:东北虎目标检测
电化学酵母DNA传感器的研究
该论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共价键合法用硫代丙醇制备了一种酵母DNA的电化学杂交传感器,利用电活性指示剂亚甲蓝(MB)对DNA整个分子识别过程进行电化学监测,与溶液中互补的酵母单链DNA的杂交过程导致MB的峰电流增大...
顾佳音
关键词:电化学DNA传感器
文献传递
基于动物移动的空间记忆研究进展
2024年
许多动物类群在家域范围内迁移或长距离季节性迁徙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它们可以整合显著的空间线索进行目的地识别、导航,并记忆栖息地内可获得的食物种类、食物斑块的分布以及食物成熟的季节等信息,并构建空间认知地图,表现出空间记忆能力。本文全面梳理了圈养实验、自然环境下的野外实验、自然状态移动轨迹的观测和分析以及数字虚拟实验环境下探索动物空间记忆研究,归纳了上述研究中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针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多学科交叉,多场景应用以及动物空间记忆生态模型的研发已成为该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动物空间记忆的研究可以从新的视角深入探讨动物栖息地利用机制、移动的内在驱动因素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此外,该研究领域还可为保护濒危物种、缓解人兽冲突及增加圈养动物福利等野生动物管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郭晓艺王巍顾佳音姜广顺
关键词:空间记忆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个体识别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对东北虎种群的科学监测是采取有效保护、管理及恢复措施的基础,而准确的个体识别又是保证有效监测的前提。尤其是在中国,在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很少,种群密度极低的情况下,能根据它留下的各种信息进行个体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用于野生东北虎个体识别的技术主要有:足迹识别、DNA识别、条纹识别以及气味识别等。本文对这几种技术的特点、研究进展、应用注意事项等做了介绍,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每种技术在中国的适用性,认为如果要建立中国的东北虎种群数量数据库,足迹识别和DNA识别比较适合在中国现有东北虎分布区推广使用。通过足迹识别,信息容易获取,也是最经济和比较成熟的方法;由于种群密度低,含DNA的遗传样本虽不能每次都采集到,但可以长期积累;现阶段条纹和气味识别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顾佳音刘辉姜广顺
关键词:东北虎种群监测足迹DNA条纹气味
粪便样品取样部位对东北虎食性分析的影响
2025年
粪便是开展野生动物种群生态学、遗传特征、疾病与健康状况等研究的重要样品。由于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种群处于濒危状态,粪便样品收集困难,为满足多种研究目的,同一样品往往被分成不同部分用于不同分析。然而部分取样以及不同部位间的差异是否会影响研究结果并未得到科学验证。为此,本研究基于野生东北虎粪便样品,运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东北虎的食物组成,并比较不同粪便取样部位间的结果差异。结果显示:东北虎的食物组成包括野猪(Sus scrofa)、梅花鹿(Cervus nippon)、狍(Capreolus pygargus)等大宗食物(相对序列丰度22.1300%~42.6600%),以及中级捕食者、啮齿类、鸟类在内的多种消遣性食物(0.0003%~0.4800%);不同粪便取样部位间,食物的相对生物贡献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组合取样方案检测出的物种数量最多[(6.50±1.29)种],显著高于其他取样方案(P<0.05)。研究结果提示了在开展基于粪便样品对东北虎营养、遗传和疾病等分析时考虑取样部位潜在影响的必要性,特别是在无法使用完整粪便样品或关注于稀有食物种类鉴定时,多部位组合取样是获得可靠结果的最优方案。
吴净雨刘东起程万年程志刚宋涛赵岩顾佳音姜广顺齐进哲
关键词:东北虎食物组成
一种野生动物毛发自动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生动物毛发自动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触发机构和控制机构,触发机构包括舵机、舵机臂轮、舵机臂、固定块、固定块支撑、固定杆、弹簧、采集头、无刷电机、钢丝绳、钢丝绳卷筒及底座,而控制机构包括红外传感器和单片...
周宏威姜广顺顾佳音邓灿强郭威
文献传递
一种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内网子系统和外网子系统,内网子系统和外网子系统之间通过网匣相连接;内网子系统包括监测计算机、野生动物资源数据库服务器、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应用服务器、交换机和内网防火墙设备...
姜广顺郑君马天顾佳音齐进哲华彦杨帆
文献传递
东北虎雪地足迹个体识别技术研究
较准确的个体识别是开展野生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种群有效监测的前提,也是对其采取有效保护、管理措施的重要基础。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种群密度较低,个体信息采集困难,但冬季雪地足迹比较常见,是...
顾佳音
关键词:东北虎种群监测特征提取
文献传递
雌雄东北虎前脚掌形状参数的差异性分析
李治霖顾佳音姜广顺马建章
关键词:东北虎雌雄差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