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丹 作品数:15 被引量:73 H指数:5 供职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白细胞介素-11联合复方皂矾丸治疗GP方案化疗所致血小板下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1(IL-11)联合复方皂矾丸治疗吉西他滨加顺铂(GP)方案化疗所致血小板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均采取GP方案化疗治疗2~6周期。第8天化疗结束后,B组开始皮下注射IL-11(1.5 mg/d,连续使用7~14 d);C组口服复方皂矾丸(1.8 g/次,3次/d,连续服用7~14 d);D组同时皮下注射IL-11和口服复方皂矾丸(连续使用7~14 d)。比较4组患者血小板总数的变化,皮肤黏膜出血后的消散情况。结果治疗7~14 d后,D组血小板总数高,皮肤黏膜出血后消散及时,与其他3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IL-11联合复方皂矾丸能减轻GP方案化疗所致血小板下降,能及时发挥血小板功能,防治继续出血并促进出血消散吸收。 罗利琼 马玉芳 王继红 霍丹 张小丽 张高 胡林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1 复方皂矾丸 化疗 骨髓抑制 血小板下降 消炎痛对肺癌癌性发热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 2013年 目的消炎痛对肺癌癌性发热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相关作用探讨。方法对52例癌性发热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与患者口服消炎痛25mg,每日3次,共10d。治疗组给予消炎痛12.5mg口服,每日1次,共10d,停用18d,与放化疗同步治疗。观察消炎痛用药后肺癌癌性发热患者体温下降情况。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1天,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后第11天和第39天,分别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标本中水环氧合酶-2(COX-2)水平。观察消化道不良反应,定期检测血常规结果,检测血生化结果,及检查肺部CT结果。结果在给予消炎痛口服治疗后第11天,对照组,完全控制13例占54.17%,部分控制7例占29.16%,有效4例占16.67%,没有无效病例;有1例患者因体质虚弱并出现多汗,消炎痛降低剂量为12.5mg口服时,每日1次,未再出现多汗。在治疗后第11天的治疗组,完全控制8例占28.57%,部分控制14例占50.00%,有效6例占21.43%,没有无效病例。3个时间段检测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标本中COX-2水平为微量,并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消炎痛能治疗癌性发热,比较安全;COX-2没有参与消炎痛治疗肺癌患者癌性发热的作用过程。 罗利琼 马玉芳 王继红 霍丹 张小丽 张高 胡林关键词:癌性发热 肺癌 消炎痛 环氧合酶-2 加味参麦汤对中晚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加味参麦汤在中晚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63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1例,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对照组(A组)口服配制液,参麦注射液组(B组)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加味参麦汤联合放疗组(C组)同时口服加味参麦汤(50 mL,2次/d),至放疗结束。结果 C组临床获益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质量和症状缓解评价方面,C组优于A组和B组(P<0.05);TGF-β1和IL-6在放疗后3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参麦汤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没有增效的作用;对早期急性放射反应起到一定的减毒作用,但不是通过影响细胞因子TGF-β1和IL-6水平实现的。 罗利琼 胡林 王继红 霍丹 张小丽 张高 马玉芳关键词: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残胃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合并间质瘤1例 被引量:2 2011年 1病案摘要
患者,男,66岁。因“心慌气促半年”于2008年10月13日就诊我科。既往于30余年前因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入院后查血常规提示:HGB59.0g/L,PLT565×10^9/L。骨髓穿刺结果示:伴早期缺铁性增生性贫血。上腹部CT及胃镜等检查提示残胃癌。胃镜结果提示:空肠嵴大弯侧可见不规则隆起性新生物,有分叶,表面糜烂并溃疡形成。 张高 霍丹 马玉芳 范军关键词:残胃癌 间质瘤 增生性贫血 骨髓穿刺 腹部CT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4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晚期胃癌,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其中雷替曲塞(商品名赛维健,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5mg/m2,15min内静脉推注,第1天,联合多西他赛75mg/m2,60min静脉滴注,第1,8,15天,每3周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40例总有效21例(52.5%),其中CR2例,占5%;PR19例,占47.5%;SD15例,占37.5%;PD6例,占15%。主要的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腹泻、乏力、关节疼痛及水钠潴留等,全组未见肝肾功能和心脏损害,无治疗相关性死亡患者,也无因毒性反应而延缓化疗者。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能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霍丹 张小丽 马玉芳 张高 王继红关键词:雷替曲塞 多西他赛 胃癌 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应用单纯三维适形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局部热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患者,对照组单纯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每周5次,每次2Gy,总剂量50-60Gy。治疗组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局部体外热疗,热疗在放疗后30分钟进行,每周2次,每次1小时。结果:治疗后3月内复查,对照组治疗后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0例,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3例,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治疗后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3例,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2例,总有效率为76.4%。P<0.05。放疗及热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而肝功能无明显损害加重。随访1年的生存期为65.5%,与对照组62.8%相比,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热疗治疗不能手术的巨块型肝癌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可以在临床应用的方法。 霍丹 张小丽 马玉芳 张高 王继红关键词:肝癌 放疗 热疗 CIK细胞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评价CIK细胞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恶性实体瘤患者48例,分为单纯化疗组、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组、CIK细胞治疗组。采用卡氏评分(Karnofsky)评价生活质量及体力改善状况;通过比较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评价近期疗效;从治疗开始至患者死亡或最后/次随访时间止,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存时间;评价CIK细胞治疗安全性。结果 CIK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有所改善,特别是在改善食欲和睡眠,增加体质量和体力方面。这可能是CIK细胞治疗的优势所在。但是三组患者在客观有效率方面和疾病控制率方面,单纯化疗组和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组,与CIK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存时间方面CIK治疗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低于单纯化疗组和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组(P<0.05)。在整个临床观察期间,除有2例患者出现低热症状外,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CIK细胞免疫治疗能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安全性好,是恶性实体瘤的患者在进行化疗治疗之余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罗利琼 王继红 霍丹 张小丽 张高 胡林 马玉芳关键词:过继免疫疗法 恶性实体瘤 三重癌广泛转移并存活16年1例 2011年 患者,男,61岁,于1995年5月因腹痛就诊于中南医院,行剖腹探查发现空肠有肿块,快速病检示空肠类癌,行类癌根治术。术后定期复查未见异常。2000年9月患者因"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1月"就诊该院,胸部CT检查示右上肺占位, 霍丹 张高 马玉芳 张小丽 罗利琼关键词:三重癌 存活 胸部CT检查 剖腹探查 晚期癌症患者症状群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调查并分析晚期癌症患者症状群的发生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The Chinese version ofthe 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C)对158例晚期癌症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调查。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全部症状进行检验,同时对每两个症状间进行Spo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自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总计158例患者完成了症状调查。PCA分析显示存在3个症状群,3个症状群均有较高的内部信度(Cronbach'sα0.67、0.76及0.7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DASI-C各症状间均存在正相关(P<0.001)。结论:晚期癌症患者存在着不同的症状群,对其认识有助于理解症状的病理生理学特征。而以症状群而非单个症状为目标的治疗将产生更多的临床获益,从而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霍丹 刘勇关键词:肿瘤 症状群 直肠癌术前放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直肠癌术前放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22例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1)对照组术前放疗,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DT=40 Gy。(2)治疗组术前放疗,同时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之间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实验中两组的治疗效果在近期疗效评价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方面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数值上分析,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但在减轻反应和提高患者耐受方面,术前放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组优于术前放疗治疗组。结论:直肠癌患者在术前放疗期间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可以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治疗耐受。 罗利琼 王继红 霍丹 张小丽 张高 胡林 马玉芳关键词:直肠癌 术前放疗 复方苦参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