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捷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术后
  • 3篇中西医
  • 3篇中西医结合
  • 3篇中西医结合治...
  • 3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穴位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益气
  • 2篇益气汤
  • 2篇摘除
  • 2篇芍药
  • 2篇芍药甘草
  • 2篇芍药甘草汤
  • 2篇脓肿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摘除
  • 2篇中医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机构

  • 12篇丽水市中医院

作者

  • 12篇陈文捷
  • 7篇何建胜
  • 2篇樊晓明
  • 2篇郑海霞
  • 2篇兰金耀
  • 1篇田晋嗣
  • 1篇潘铨
  • 1篇程锐

传媒

  • 2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BL联合L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2023年
探讨CBL与LBL相结合教学方法对中医外科学教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在丽水市中医院我科轮转的规培生及实习生共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方法,而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CBL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的出科成绩和问卷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及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形成性考核、理论考核评分、技能考核评分等项目上有更高的提升,且教学评价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测评上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提高中医临床辨证及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显著的提升(P<0.05)。结论 CBL联合LBL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中医外科教学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何建胜陈文捷李瑞
关键词:CBLLBL中医外科学教学改革
一种手术用肛门牵开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术用肛门牵开器,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四周均固定安在有梯形框,所述框架的表面设置有牵开组件,所述牵开组件包括旋钮和螺块,六个所述旋钮均位于六个所述梯形框的外侧,六个所述螺块均位于六个所述梯形框的内侧,六个...
陈文捷欧阳昱
穿刺引流-外科临床理念的进步
随着医学学科技术的进步,外科技术手段已经与医学其他学科联系越来越紧密;外科人要开拓视野,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进步,将其融入外科临床,解决外科临床实际;本案例通过一例横结肠癌术后发生腹膜炎并发症的诊断处理分析,谈论:外科、放...
何建胜饶绍宗陈文捷
关键词:结肠癌穿刺引流术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二苓苡仁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结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究结肠癌术后患者行二苓苡仁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肠癌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Xelox方案化疗;研究组行二苓苡仁汤联合Xelox化疗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细胞免疫功能、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与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苓苡仁汤联合常规西医化疗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可显著改善中医症状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陈文捷何建胜吕心朋
关键词:结肠癌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
荆芥连翘汤联合穴位按摩及地奥司明治疗非手术痔疮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荆芥连翘汤联合穴位按摩及地奥司明治疗非手术痔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非手术痔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按摩及地奥司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荆芥连翘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转归时间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82.98%(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便血、肛门不适、疼痛、痔核脱出、肛门水肿等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TNF-α、IL-17、5-HT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VEGF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便血、肛门不适、疼痛、痔核脱出、肛门水肿等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TNF-α、IL-17、5-HT水平均较低(P<0.05),血清VEGF水平较高(P<0.05)。研究组疼痛缓解时间、出血明显改善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痔核脱出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芥连翘汤联合穴位按摩及地奥司明治疗非手术痔疮患者可促进其症状体征改善,抑制炎症反应,调节VEGF、5-HT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陈文捷何建胜
关键词:痔疮荆芥连翘汤穴位按摩地奥司明炎症因子
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消痈汤对高位肛周脓肿术后疼痛及创面状态、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消痈汤对高位肛周脓肿术后疼痛及创面状态、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治疗的98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消痈汤治疗,治疗组给予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消痈汤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肛周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创面状态、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7、14 d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创面水肿、渗出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创面腐肉脱落、水肿消失、渗液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NF-α、CRP、IL-1β、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消痈汤配合手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有效减轻术后肛周疼痛,改善创面状态,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炎症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陈文捷何建胜郑海霞
关键词:高位肛周脓肿八髎穴穴位贴敷消痈汤疼痛炎症因子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40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方法:76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在手术后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结果:24h内疗效观察:膀胱痉挛发生率对照组为42.1%,治疗组为2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48h疗效观察:膀胱痉挛发生率对照组为26.3%,治疗组为1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膀胱痉挛缓解率对照组为37.5%,治疗组为5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合芍药甘草汤结合硬膜外导管持续镇痛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疼痛更为有效,且实际应用方便,更有利于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樊晓明陈文捷何建胜兰金耀
关键词:膀胱痉挛中西医结合疗法补中益气汤芍药甘草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40例
2012年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膀胱痉挛是前列腺增生患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40%-50%。2005年8月-2011年10月,我们采用术后口服中药汤剂辅助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樊晓明陈文捷何建胜兰金耀
关键词:膀胱痉挛补中益气汤芍药甘草汤
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2 年 6 月~2015 年 12 月收治的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结合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 对照组为 62.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高。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的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田晋嗣陈文捷
关键词:急性颅脑外伤颅内血肿中西医
导火汤加味灌肠联合腹部推拿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观察被引量:5
2023年
脓毒症患者常常并发胃肠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又是脓毒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始动和加重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预后[1-2]。目前西医对于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主要采取保护性抑酸、促进胃肠动力、抗感染以及早期肠内喂养等方案,但疗效并不理想[3]。对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多种特色疗法配合西医治疗方案获可得更好的临床效果[4-5]。笔者根据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热毒聚结肠腑、胃肠阴伤络阻的主要病机,提出通腑泻热、保阴存津的治疗治则,采用《辨证录》导火汤加味灌肠并联合腹部推拿与西医治疗方案相配合治疗此类患者30例,并对其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进行了观察。
程锐陈文捷
关键词:胃肠功能障碍脓毒症患者腹部推拿特色疗法通腑泻热治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