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恺
- 作品数:29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攀枝花学院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责任指数考核法在低年级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索使用责任指数考核法进行低年级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责任指数对422名低年级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考勤、读书或讲座笔记、行为改变计划、课程作业和志愿服务,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对该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的评价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级医学生责任指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教师对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评价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使用责任指数可以有效评价低年级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
- 陈恺
- 关键词:低年级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
- 住院医师医师职业精神与沟通能力的360度评测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带教教师、护士、患者、同事、管理人员、自我评价和教师整体评价对78名接受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医师职业精神和沟通能力进行评分,通过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评价者之间的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F=15.914,P=0.000)。患者评价与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师整体评价,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与教师整体评价,教师评价与教师整体评价之间相关系数较高。表明使用360度评测法可有效地评价住院医师的医师职业精神和沟通能力。
- 陈恺马秉福赵牧赖群陈巧凌胡平
- 关键词:住院医师医师职业精神沟通能力
- 三段式考试模式在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培养效果评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该研究使用360°考核法对参与医师职业精神三段式考试模式的82名2014级临床医学实习生(实验组)的医师职业精神和沟通能力进行了评价,并与未参加过该考试的2011级78名实习生(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责任指数考核法、情境判断测试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医学生开展医师职业精神三段式考试可以显著提升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和沟通能力,特别是在“医师职业精神”“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和“患者照顾”方面与未参加过该考试模式的医学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医师职业精神三段式考试模式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 陈恺赵牧
- 关键词: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
- COVID-19疫情防控中稀缺卫生资源分配的思考被引量:2
- 2021年
- COVID-19被WHO评估认定为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给世界各国医疗卫生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根据现阶段稀缺卫生资源分配的伦理共识,建议从保证效用的最大化、获取稀缺资源的优先权、遵循公平原则、基于科学的评价、平等分配稀缺资源、提供姑息治疗和责任分离7个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体系,以期为政府和决策者构建相应的制度框架提供参考。
- 陈恺李瑞丰
- 关键词:疫情防控
- 医、护、患视角下医师职业精神内涵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前对于医师职业精神的定义相当抽象,只有将其具体化和行为化,才能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将其运用于医疗实践中。利用包括69个项目的问卷对全国的712名患者、四川省的216名医生和212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筛选超过7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非常重要"以及"可观察到"的项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对医师职业精神的定义中,医生、护士和患者在重要性和可观测性中产生了不同观点,但其中33个项目可以反映医师职业精神。证明通过具体行为对医师职业精神的定义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可用于医师职业精神的评测。
- 陈恺赵牧李瑞丰连涛刘凡
- 关键词:医生护士医师职业精神
- 行为改变计划对医学生不良生活行为改善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在医学生中实施行为改变计划,探索和研究行为改变计划对医学生不良生活行为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攀枝花学院医学院2015级和2016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332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参加行为改变计划,要求他们设定一个改变目标、跟踪执行进度并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估。结果90.4%(300/332)的医学生选择了运动、睡眠和学习/工作习惯作为目标。57.2%(190/332)的医学生完成了预定目标,73.5%(244/332)的医学生愿意再次参与行为改变计划;医学生整体上对于参与行为改变计划呈积极态度,学习压力以及对自身的高期望值是影响医学生完成计划的主要原因。结论行为改变计划可以用于改善医学生的不良生活行为。
- 陈恺李瑞丰任娟陈华贵唐丹婷
- 关键词:医学生不良生活行为
- 面向医师职业精神的医学职业素养课程改革被引量:5
- 2015年
- 攀枝花学院医学院以培养医学生医师职业素养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相关课程改革。探讨了职业精神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课程设置以及评测方法,强调医师职业素养课程与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改革思路,以期为国内医学教育建立统一的、具有广泛度的医师职业精神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 陈恺李瑞丰赵牧
- 关键词:医师职业精神课程改革
- 精准医学变革下的医学伦理学思考被引量:14
- 2016年
- 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诸多医学伦理学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何认识和解决精准医学研究中的伦理学困境,更好地适应其发展的需要,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精准医学中如何贯彻知情同意原则,基因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隐私保护和保密问题,精准医学以及精准药学开展过程中的社会公平原则以及测序结果反馈中的伦理问题。结合国内外精准医学开展的背景和现状进行讨论,建议尽快搭建完善的精准医学伦理学框架,维护研究人员、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正当权益。
- 陈恺
- 关键词:医学伦理学知情同意保密原则社会公平
- 攀枝花市东区学龄前儿童饮奶量与生长发育关系的调查
- 2014年
-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东区不同饮奶量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方法:通过实地考察问询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攀枝花市东区7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饮奶量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攀枝花市东区大部分学龄前儿童饮奶量仍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值。饮奶量多组3.0岁、4.0岁、5.0岁男童身高显著高于相应年龄的饮奶量少组(P<0.05)。饮奶量多组3.0岁男童体重与饮奶量少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饮奶量多组4.0岁、5.0岁男童以及3.0岁、4.5岁、5.0岁和6.0岁女童体重与饮奶量少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饮奶量多组3.5岁、4.0岁、4.5岁男童头围与饮奶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饮奶量少组头围平均值与饮奶量多组接近。各年龄饮奶量多组身高与中国九市城区数据相比,除5.5岁组,其余无统计学差异,3.0、3.5、4.0、4.5岁组身高、体重与WHO数据比较极显著(P<0.01)。结论: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攀枝花东区学龄前儿童的生长状况已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 李瑞丰陈恺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
- 论“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与医师职业精神的有机融合研究
- 2018年
- 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是新时代党员党性的客观要求,与以往合格党员的标准一脉相承。医师职业精神作为医学院校思政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抓手,其根本内涵上与"四讲四有"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深入挖掘"四讲四有"与"医师职业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培养具有良好医师职业精神的合格党员医务工作者有重要的意义。
- 陈恺张勤任娟
- 关键词:医师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