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思

作品数:20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帕金森
  • 10篇帕金森病
  • 5篇帕金森病患者
  • 5篇病患
  • 4篇电刺激
  • 4篇脑深部
  • 4篇脑深部电刺激
  • 3篇症状
  • 3篇术后
  • 3篇癫痫
  • 2篇电刺激术
  • 2篇有效性
  • 2篇运动症状
  • 2篇手术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细胞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难治

机构

  • 20篇山东大学
  • 2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20篇陈思
  • 12篇刘艺鸣
  • 7篇任楠楠
  • 6篇徐淑军
  • 5篇陈良
  • 5篇李超
  • 4篇许巍
  • 4篇王玲玲
  • 4篇徐硕
  • 3篇李卫国
  • 3篇王京
  • 3篇栾海辉
  • 3篇陈腾
  • 3篇马俊
  • 3篇吴倩倩
  • 2篇李佳珍
  • 2篇李雷
  • 2篇马翔宇
  • 2篇张建园
  • 2篇杨宁

传媒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九届全国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颈部低位单切口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经颈部低位单切口迷走神经刺激(VN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DR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癫痫中心2016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8例DR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颈部低位单切口行VNS 57例(单切口 VNS组),采用传统双切口行VNS 21例(双切口 VNS组).术后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根据癫痫发作的控制情况(包括有效率和无发作率)评估手术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单切口 VNS组与双切口 VNS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癫痫发作类型、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相比较,术后6、12、24个月的癫痫控制有效率(x^(2)=3.00)、无发作率(x^(2)=2.0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一过性声音嘶哑[1.8%(1/57)对比 14.3%(3/21)]、咳嗽[3.5%(2/57)对比 19.0%(4/21)]的发生率方面,单切口 VNS 组均低于双切口 VNS组(均P<0.05).结论 经单切口行VNS与经双切口行VNS治疗DRE的手术疗效相当,但前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可作为一种可选择的VNS手术方式.
和政李超徐硕李保敏陈思姜彬陈腾张红英徐淑军
关键词:耐药性癫痫迷走神经刺激术手术后并发症单切口
合并糖尿病的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特征分析
<正>目的帕金森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较常见,有报道认为糖尿病能够加重帕金森病患者的某些运动症状,但对于非运动症状的影响尚缺乏相关报道。本研究利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调查评估糖尿病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刘艺鸣刘琛许巍黎彦博王玲玲陈思张悦
关键词:非运动症状合并糖尿病帕金森病患者
文献传递
散发性早发帕金森病PARK2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特征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42例散发性早发性帕金森病(EOPD)PARK2基因突变情况及突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以及DNA直接测序方法,对42例EOPD患者进行PARK2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在42例EOPD患者中共发现5例PARK2基因突变,外显子杂合缺失突变、外显子纯合双重重复突变、复合杂合点突变各1例,另外2例存在相同的杂合小片段缺失突变。c.850G>C和c.968-973delGTGTCC为已经报道的突变,c.925G>T为未报道新突变。PARK2基因突变EOPD患者发病年龄比无PARK2基因突变者小。但是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3.0版第Ⅲ部分关期评分和Hoehr-Yahr关期评分上无差异。结论散发性EOPDPARK2基因突变率为11.9%;点突变是散发性EOPD的主要突变类型;PARK2基因突变组和无突变组的EOPD患者在临床症状上和病情严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异,但PARK2基因突变组发病年龄小,病程长,病情进展缓慢。
陈思刘艺鸣任楠楠陈良李佳珍宁翔王京
关键词:帕金森病DNA突变分析
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自噬功能的研究
目的 检测帕金森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体经典标记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自噬活性是否有改变.观察添加雷帕霉素(rapamycin)后两组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活...
刘艺鸣许巍陈良陈思任楠楠
Parkin基因多态性与山东省汉族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 Parkin 基因多态性与山东省汉族人群帕金森病(PD)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 DNA 测序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检测山东省汉族人群中145例 PD 患者(PD 组)及126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Parkin 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Ser167Asn、Val380Leu 及 Arg366Trp)的等位基因频率,其中 PD 组包括早发性帕金森病(EOPD)患者67例与晚发性帕金森病(LOPD)患者78例,分析上述3个多态位点 PD 发病风险中的意义。结果PD 组与对照组的 Ser167Asn、Val380Leu 及 Arg366Trp 3个多态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明显差异;PD 组中 EOPD患者 Ser167Asn、Arg366Trp 位点与 LOPD 患者相比,等位基因频率亦无明显差异;EOPD 患者 Val380Leu 位点与LOPD 患者相比,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OR =3.39,95%CI:1.287~8.931)。结论山东省汉族人群 Parkin 基因 Ser167Asn、Val380Leu 及 Arg366Trp 多态位点可能与 PD 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其中 Val380Leu可使 PD 的发病年龄提前。
陈思王牧川任楠楠许巍王玲玲栾海辉马俊刘艺鸣
关键词:PARKIN基因多态性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器植入手术技术的改进探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经验
徐硕李超马翔宇陈思吴倩倩杨宁李卫国陈腾徐淑军
某综合医院2013-2016年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某综合性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护人员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感染病例,对其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病原菌共检出2849株,各科室中ICU检出最多,为1124株,占39.5%.所检样本中以痰液检出最多,为1470株,占51.6%.检出最多的五种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807株,28.3%),肺炎克雷伯菌(512株,18.0%),铜绿假单胞菌(288株,10.1%),白色念珠菌(149株,5.2%)和鲍曼不动杆菌(148株,5.2%),其中前三种病原菌所占比例最大,合计1607株(56.4%).本研究选取的26种抗菌药耐药率监测显示: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低于30%的抗菌药有8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低于30%的抗菌药有10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低于30%的抗菌药有10种.其中三种病原菌的耐药率都低于30%有5种.位列前五位的多重耐药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3.7%)、肺炎克雷伯菌(20.9%)、鲍曼不动杆菌(7.9%)、铜绿假单胞菌(7.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1%).结论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具有较大差异,且存在-定的地域性差异,应持续监测病原菌的耐药率,合理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有效控制病原菌的感染.
高洁许光银陈思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多重耐药菌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监测在全身麻醉脑深部电刺激术中的应用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术中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在全身麻醉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中的可行性,以及其在电极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全身麻醉下双侧丘脑底核(STN)DBS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简称全麻组),以及同期接受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相联合的双侧STN-DBS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简称局麻+全麻组)的临床资料。全麻组患者术中选择双侧口轮匝肌、大小鱼际肌和踇短屈肌,记录CMAP的引出情况。局麻+全麻组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给予术中电刺激,并记录出现锥体束反应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刺激电压阈值、术后CT与术前MRI影像融合结果显示的电极位置,以及与术前(药物关期)相比,两组术后开机3个月(药物关期)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的改善率。结果全麻组与局麻+全麻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术前药物关期UPDRS-Ⅲ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性别比例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30例全麻组患者给予术中电刺激时均记录到典型的CMAP。(2)全麻组3组肌肉CMAP引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轮匝肌最高(60/60),其次是大小鱼际肌(35/60),踇短屈肌未记录到CMAP。(3)全麻组中3例患者、局麻+全麻组中4例患者进行了电极位置的调整;两组中未做电极位置调整的患者相比较,电压阈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CT与术前MRI的融合结果显示电极位置良好,全麻组双侧副反应触点外缘距内囊内缘的距离与局麻+全麻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UPDRS-Ⅲ评分改善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DBS中电刺激时记录CMAP是一项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技术;其中面部及上肢的CMAP更容易被记录到;电压阈值的大小能够为电极与内囊相对距离的判断�
吴倩倩陈思徐淑军李卫国马翔宇徐硕杨宁郭兴张超李超
关键词:深部脑刺激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电极定位
启用心率储备下的慢跑运动对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刘艺鸣王京李雷陈思任楠楠陈良
美多芭与安坦对PD大鼠抑郁症状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美多芭与安坦摄入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行为学及大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表达的改变,探讨药物治疗对PD抑郁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PD大鼠45只,随机分为PD组、安坦组和美多芭组,进行行为学、体质量、糖水偏爱测试判断抑郁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与额叶5-HT的表达。结果 PD组、安坦组和美多芭组平均体质量和糖水偏爱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美多芭组与安坦组糖水偏爱度明显低于PD组(P<0.05),美多芭组大鼠额叶与海马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细胞数较其他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PD大鼠可表现抑郁,美多芭与安坦治疗加重PD的抑郁症状。美多芭导致额叶与海马5-HT降低,可能与抑郁发生有关。
李佳珍刘艺鸣吴林相媛媛张杨陈思任楠楠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美多芭5-羟色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