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彬

作品数:19 被引量:116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临床管理优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用药
  • 3篇药房
  • 3篇药品
  • 3篇自动化
  • 3篇处方
  • 2篇炎平
  • 2篇药品采购
  • 2篇药师
  • 2篇药师参与
  • 2篇医院药品
  • 2篇医院药品采购
  • 2篇头孢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 2篇喜炎平
  • 2篇喜炎平注射液
  • 2篇临床药
  • 2篇临床药师
  • 2篇门诊
  • 2篇过敏

机构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9篇陈彬
  • 14篇陆国红
  • 12篇苏克剑
  • 10篇方羽
  • 10篇孙琳
  • 6篇张乐
  • 2篇张凤春
  • 2篇徐海燕
  • 1篇叶霜
  • 1篇徐迎春
  • 1篇李挺
  • 1篇王晓栋
  • 1篇刘晓琰

传媒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中国医药
  • 1篇2015年全...
  • 1篇第六届中国肿...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药师参与1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个体化用药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CYP2C19未突变的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治疗。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测定与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不一致,TEG示:氯吡格雷抑制率25.2%,MADP 57 mm。氯吡格雷治疗基因预测示:CYP2C19~*2 GG,CYP2C19~*3 GG,CYP2C19~*17 CC,ABCB13435 TT,PON1 576 AA,结论为氯吡格雷抵抗低风险。综合分析患者病情,临床药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同时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情况,建议将氯吡格雷替换为替格瑞洛。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无心血管不良事件、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结果不一致的现象,为患者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提供用药教育,保证了临床合理用药。
张乐孙琳陈彬顾智淳刘晓琰陆国红
关键词:氯吡格雷抵抗基因检测临床药师个体化用药
肿瘤深部热化疗对复发转移胃癌生存期及其预测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肿瘤深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对复发转移胃癌总生存期的影响,探讨个体化治疗预测因素。方法:分析99例复发转移胃癌患者,其中热化疗组42例,进行肿瘤深部热疗+全身化疗;单纯化疗组57例,单纯接受全身化疗,作为对照。统计两组...
张凤春徐海燕陈彬杨懿瑾张玲王蒙徐迎春张凤春张志影
关键词:生存期热化疗复发转移
文献传递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喜炎平注射液使用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喜炎平注射液处方,探讨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抽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4年度喜炎平的处方600张,并从比例分布情况、适应证、用法用量及滴速、稀释溶媒及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方面分析其临床用药合理性。结果喜炎平在该院儿科与急诊所占比例最大;共用于9种疾病;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337例,药物配伍使用常见;上报不良反应报告8例。结论该院喜炎平注射液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张乐方羽陈彬苏克剑林轶男陆国红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2016年
1临床资料 男患儿,5岁,20 kg。因"咳嗽、发热超过1周"入院接受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8.8℃,两肺呼吸音粗,左肺可及中湿啰音,无哮鸣音,心律齐,心音有力,未及杂音,
张乐方羽苏克剑孙琳陈彬陆国红
关键词:头孢替安过敏性休克
门诊全处方前置审方干预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万旭付洁陈彬陆国红
我院药房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与智能化管理的探索被引量:10
2015年
本院药房日均处方量约为2500张。为了更好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现代化水平,2012年借新医院开张之机,药房按照未来医院自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将门诊药房、住院药房和急诊药房整合,进行一体化设计,引进安装了全自动发药机、智能针剂柜和全自动摆药机,完成了机器的调试与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逐步实现药品调配准确化、药品数量精确化、药品效期循环化、药品质量可靠化、窗口服务优质化的目标。
陆国红苏克剑陈彬孙琳方羽
关键词:药房自动化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替加环素治疗肝硬化腹水感染患者的疗效
2025年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替加环素治疗肝硬化腹水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4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06例肝硬化腹水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替加环素组(54例)和联合组(52例),替加环素组使用替加环素治疗,联合组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替加环素治疗,均连续治疗5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5周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内毒素)、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5周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49/52),高于替加环素组(75.93%,41/54)(χ^(2)=6.926,P<0.05)。治疗5周后,联合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内毒素水平[分别为(1.85±0.34)ng·mL^(-1)、(5.89±1.64)mg·L^(-1)、(10.13±3.51)pg·mL^(-1)]均低于替加环素组[分别为(2.32±0.42)ng·mL^(-1)、(7.55±2.18)mg·L^(-1)、(13.45±3.54)pg·mL^(-1)](t=6.318、4.417、4.847,均P<0.05)。治疗5周后,联合组白蛋白水平[(40.85±4.14)g·L^(-1)]高于替加环素组[(38.43±4.09)g·L^(-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61.32±4.65)U·L^(-1)、(12.68±2.27)U·L^(-1)]均低于替加环素组[分别为(65.77±4.83)U·L^(-1)、(15.42±2.16)U·L^(-1)](t=3.027、4.829、6.368,均P<0.05)。治疗5周后,联合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水平[分别为(53.25±5.71)%、(44.17±3.59)%、(1.81±0.46)]均高于替加环素组[分别为(50.83±4.08)%、(41.99±3.85)%、(1.55±0.41)](t=2.834、2.580、2.398,均P<0.05)。联合组和替加环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46%(7/52)和9.26%(5/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6,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替加环素治疗肝硬化腹水感染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免疫功能和感染情况,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范佳妮陈彬吕博谦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感染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替加环素肝功能免疫功能
乳腺癌治疗的心理干预
本文分析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压力来源,提出了通过认知教育、指导性心理意向疗法,增强自信心,缓解疼痛,有氧运动等心理干预的方法,消除其不良心理反应,避免采取对抗行为,减轻精神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变消极的心态为...
徐海燕张凤春徐迎春陈彬杨懿瑾张玲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干预护理服务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头孢哌酮舒巴坦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危险因素及给药方案的蒙特卡洛模拟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头孢哌酮舒巴坦(SCF)血药浓度不达标相关因素并应用蒙特卡洛模拟(MCS)评价SCF治疗VAP的给药方案。方法选择2021年4—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VAP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CF稳态血药谷浓度将患者分为不达标组(64例)和达标组(108例),分析VAP患者SCF血药浓度不达标相关影响因素。运用MCS分析各给药方案在不同输注时间下的达标情况。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颅脑损伤、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为VAP患者SCF血药浓度不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VAP患者SCF血药浓度不达标内部验证前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95%置信区间:0.839~0.898)、0.875(95%置信区间:0.844~0.901),预测效能较好。MCS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给药方案和输注时间条件下,随着药物输注时间的增加,目标达成概率(PTA)呈现上升趋势。然而,每种给药方案均存在特定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阈值。当病原菌MIC低于该阈值时,可通过调整输注时间来达到PTA>90%的预期药效学目标。当病原菌MIC≤16μg/ml时,均可通过优化给药方案和延长输注时间实现PTA>90%;然而,当病原菌MIC≥32μg/ml时,无论采用何种给药方案或输注时间,均无法达到PTA>90%的治疗目标。经验性治疗时,仅3 g(q6 h)给药方案输注时间4 h的情况下,累积反应率达到90%以上。结论临床选择VAP患者SCF给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CRRT、颅脑损伤及CCr水平的影响。SCF输注给药方案所产生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协同效应表现出对MIC的选择性特征。对于处于敏感性阈值上限或临界高值的病原菌株,可通过优化给药策略,包括调整给药间隔、增加药物剂量以及延长输注时间等方式,以实现有效血药浓度的维持。
吕博谦陈彬吴海明任仕馨陆国红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头孢哌酮舒巴坦血药浓度蒙特卡洛模拟给药方案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致速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被引量:1
2018年
1临床资料 患儿,女,3岁9个月,体质量16 kg,因"咳嗽,发热"于2017年10月24日9:26来我院门诊治疗。体检:T 39.3℃,P 108次/min,R 24次/min;无恶心呕吐,无腹痛,无皮疹瘙痒,精神可,双肺呼吸音粗,心率齐,心音有力,未及杂音,腹软。
马燕苏克剑方羽孙琳陈彬陆国红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速发型过敏性休克药品不良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