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嘉妍

作品数:28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5篇护理
  • 6篇血管
  • 5篇心病
  • 5篇心血管
  • 4篇心肌
  • 4篇衰竭
  • 4篇内科
  • 4篇冠心病
  • 4篇干预
  • 3篇动脉
  • 3篇心血管内科
  • 3篇血压
  • 3篇住院
  • 3篇健康
  • 3篇健康教育
  • 3篇高血压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心肌梗塞
  • 2篇心理

机构

  • 28篇湛江中心人民...

作者

  • 28篇陈嘉妍
  • 6篇陈仙秀
  • 6篇冼献洁
  • 5篇郑智非
  • 5篇陈惠成
  • 4篇徐卫平
  • 4篇袁丹
  • 4篇刘冬梅
  • 4篇潘海彦
  • 3篇章霞
  • 3篇陈丹
  • 3篇陈杰
  • 2篇李娟
  • 2篇潘玉勤
  • 2篇陈爱
  • 2篇蔡白连
  • 2篇冯佩兰
  • 1篇陈娴
  • 1篇陈媛
  • 1篇梁伟清

传媒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4篇现代医院
  • 3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北方药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井冈山医专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血管内科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探讨被引量:8
2010年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体现在患者自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成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科护理人员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采取因人施教,多样化的宣教方式,帮助患者及家属改变不良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陈娴陈嘉妍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血管内科
“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5
2009年
作者通过"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实施过程中的应用,体会到更新护理观念、改变传统模式、制定护理表格和完善考评制度等,不仅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增强了护士专业素质,还保证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进一步阐述这种现代理论模式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陈嘉妍
关键词:整体护理护理管理心血管内科
螺内酯对高血压合并肾上腺腺瘤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6年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52例高血压合并肾上腺腺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ACE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观察组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钾、血肌酐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钾、血肌酐控制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随访两组患者3个月,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高血压伴心悸突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螺内酯治疗高血压合并肾上腺腺瘤,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风险,改善患者近、远期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应用。
陈丹陈杰陈嘉妍
关键词:高血压肾上腺腺瘤螺内酯疗效
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并比较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9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138,P=0.0134<0.05)。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疑问解答、技术水平以及服务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缩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袁丹陈嘉妍徐卫平
关键词:循证护理常规护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针对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病变积分分为A组(18分以下)和B组(18分以上),各50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B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很严重,其中多支血管病变占首位;糖尿病患者病变血管支数明显多于非糖尿病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年龄与冠脉病变积分没有关系;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糖尿病及高血压与冠脉病变积分有关系。结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糖尿病,然后是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加冠心病发病的几率也会增加,但是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年龄因素没有直接的关系。
潘海彦郑智非陈丹刘冬梅陈嘉妍
关键词: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
减轻静脉穿刺进针疼痛方法的探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减轻静脉穿刺进针疼痛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100人,实验组采用大角度静脉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结果 对两种静脉穿刺进针方法比较, 实验组个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大角度静脉穿刺法对穿刺部位的组织损伤小,比常规静脉穿 刺法更加安全可靠。对减轻静脉穿刺疼痛,减少药液漏渗,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陈嘉妍陈仙秀陈翠珍
关键词:静脉穿刺疼痛进针方法护理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运动耐力及再入院率的影响
2020年
针对出院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以促进患者运动耐力、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再入院率的降低。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在出院1周后针对观察组患者开展定期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开展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自我护理能力及再入院率。结果:两组出院时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后半年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均明显对照组对应心功能级别的患者长(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对出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其运动耐力和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值得临床关注。
梁伟清许碧莲陈嘉妍冯明瑞温志茂
关键词:自我护理能力再入院率慢性心力衰竭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包括饮食、休息与运动、用药指导和预防感染等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协同护理模式,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以其独特的理念促进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提供优质、高效护理,帮助解决病人的各种健康问题,以达到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目的。
袁丹龙春梅陈嘉妍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能力协同护理
护士长与患方即日沟通谈话对护理工作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护士长与患方(患者和/家属)即日沟通谈话对护理工作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6月期间住院患者1 000例,其中500例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沟通谈话;500例为观察组,除予常规方法外融入护士长的沟通谈话,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及对护理工作能力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也提高了护士工作能力的评价(p<0.05)。结论护士长与患者即日沟通谈话可有效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士工作能力的提高,减少护患纠纷。
陈嘉妍章霞潘玉勤陈爱陈仙秀冯佩兰徐卫平
关键词:护士长患方沟通
120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障碍原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对120例患者入住病监护室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20例心肌梗塞患者消除了心理障碍,达到了治疗效果和康复。结论患者的心理障碍影响着疾病的康复,有效的护理对策在患者抢救、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嘉妍陈仙秀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理障碍分析护理对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