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原
- 作品数:16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电力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其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是造成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规溶栓治疗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可有效的拮抗血小板作用,减少血栓负荷和提高溶栓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我们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宋渊庆陈原蒋敏严华王明新
- 关键词:尿激酶
- 糖尿病个体化营养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个体化营养治疗疗效。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个体化指导,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随访。6月后对营养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患者个体化营养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个体化营养治疗6月后,患者对饮食治疗目的、食物选择、分类食物的摄取量及食物交换法等知识的知晓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营养治疗采用个体化治疗的方法疗效显著。
- 乔志敏陈原
- 关键词:糖尿病营养治疗个体化
- 冠脉造影联合三腔起搏器植入病人的护理
- 2008年
- 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由多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引起,发病率高,5a存活率、死亡率高达50%[1]。已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对于慢性、反复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和干预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三腔起搏器植入为治疗顽固性反复性心力衰竭开辟了新的治疗方法。三腔起搏器是医学界新近研制出来的专门针对晚期心衰患者,使得房室、双室恢复顺序,同步起搏,让心脏收缩均匀、协调。改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缓解患者症状及病情。为严重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提供了新的有益的治疗方法。我科成功为一例严重心衰患者实施了冠脉造影+三腔起搏器植入术。经过15d的监护、治疗,病人自觉症状明显减轻。QRS波群由术前0.12s缩窄为0.08s。于4月23日痊愈出院。
- 党丛莉李小玲严华段瑛姚超群陈原
- 关键词:心力衰竭三腔起搏器冠脉造影
- 经导管射频治疗特发性室速伴房扑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陈原王明新薛霞刘艳蒋敏党丛莉
- 关键词:特发性室速阵发性心悸右心室流出道房扑电生理检查
- 微生态调节剂对预防老年病人肠内营养相关腹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对老年病人EN相关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实施EN的老年病人6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鼻饲能全力,根据病人耐受程度逐步提高每天供给量至其需要量,其中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鼻饲微生态调节剂1周。观察两组病人腹泻发生率和EN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腹泻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37.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在EN治疗的老年病人中,添加适宜的微生态调节剂,可显著减少腹泻的发生,有利于EN治疗的顺利进行。
- 乔志敏张英陈原
- 关键词:微生态调节剂老年病人肠内营养腹泻
- 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趋势及其耐药性分析
- 2017年
- 探讨我院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细胞的感染趋势及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集重症监护室送检的患者感染标本,将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离,采用 Vitek2-Compectx系统和Kirby-bauer(K-B)进行药敏试验和菌种鉴定[1]。应用专业细菌耐药性检测软件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5年5月-2017年8月我院共分离出的678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81.1%来自于痰液、其次是尿液。研究了对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得出该细菌对大多数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没有显著变化,且耐多药铜绿假单胞菌数量逐年增加。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存在严重的耐药现象,重症监护室应加强监测该细菌的耐药性。
- 吕莹康李晋岗陈原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讨论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78例冠心病患者经皮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结果73例(94%)经桡动脉途径,5例(6.4%)桡动脉穿刺置管失败者改由同侧肱动脉穿刺置管,均一次成功。未发现桡动脉搏动消失、远端肢体坏死、手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费用低。
- 王明新陈原刘艳薛霞党从莉蒋敏宋渊庆邢玉龙
-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 评价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急救处理的效果
- 2017年
-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急救处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实施急救处理,并对效果予以分析、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有60例患者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为96.77%。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急救处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李晋岗陈原常嵘
- 关键词:急救处理
- 肠内营养在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病人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病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并补钠;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并补钠的同时,通过经肠营养途径进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血钠值升至正常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血钠升至正常所需时间为(5.30±1.82)d,对照组为(8.85±2.44)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显著缩短了临床纠正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时间。
- 乔志敏陈原薛霞王明新
- 关键词:心力衰竭低钠血症肠内营养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2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 采用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QRS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R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窦金媛陈原蒋敏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利多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