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玉
- 作品数:1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盐酸美金刚下调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同侧丘脑过度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并减轻其继发性损害
-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是否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同侧丘脑继发性损害有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电凝法制备右侧MCAO模型,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MCAO、溶剂和美金刚组,每组9只.美金刚组术后24h开始给药(20...
- 郭叶群陈云玉陈丹霞何炳接徐安定张玉生
- 关键词:盐酸美金刚TAU蛋白丘脑继发性损害
-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合并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一例
- 2014年
-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4岁.因"视物不清3年,血细胞减少10个月,头晕行走不稳2个月"于2012年12月18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10月无明显诱因渐感双眼视物不清并进行性加重.2011年10月视力突然明显下降,于2011年12月在我院眼科住院,体检"双眼视力为0.2、0.1,结膜充血,角膜后壁沉着物和房水闪辉(+),双瞳不规则,光反射消失,虹膜后粘连,晶状体和玻璃体混浊,双视盘边界模糊,血管充盈扩张,左黄斑水肿,见条索状黄白色硬性渗出物及放射状皱褶条纹,下方周边网膜呈青灰色隆起",诊为"双眼全葡萄膜炎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 廖成钜杨万勇郭叶群陈卓铭丁燕陈云玉徐安定张玉生
- 关键词: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双眼视力视物不清进行性加重虹膜后粘连
- 缺血性院内卒中患者的溶栓疗效分析
- 目的:分析缺血性院内卒中(in-hospitalstroke,IHS)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近5 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缺血性IHS 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
- 何炳接陈丹霞陈云玉麦鸿成徐安定曾进胜张玉生
- 关键词:院内卒中溶栓治疗预后
-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Ⅲ型合并胸腺增生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提高对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utoimmune polyendocrine syndromes,APS)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PS-Ⅲ型合并胸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在4年内先后发现患有1型糖尿病、Graves病、重症肌无力、垂体微腺瘤和胸腺增生,临床诊断为APS-Ⅲ型。结论APS临床表现复杂,个体差异很大,极易误诊和漏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APS的认识,完善相关检查,定期随访,提高诊断率。
- 陈丹霞麦鸿成郭叶群陈云玉董大伟朱慧丽张玉生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重症肌无力1型糖尿病胸腺增生
- 盐酸美金刚可下调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同侧丘脑过度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并减轻其继发性损害
- 目的 探讨盐酸美金刚是否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同侧丘脑继发性损害有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电凝法制备右侧MCAO模型,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MCAO、溶剂和美金刚组,每组9只.美金刚组术后24h开始给药(20...
- 郭叶群陈云玉陈丹霞何炳接徐安定张玉生
- 关键词:盐酸美金刚TAU蛋白丘脑继发性损害
-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维生素D和偏头痛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究维生素D与偏头痛发生风险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通过提取IEU数据库中维生素D的遗传数据和芬兰数据库的偏头痛数据,采用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方法,以逆方差加权法(IVW)为主要方法,此外,借助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模式法以及简单模式法这4种方法,对因果推断进行补充分析。同时运用Cochran's Q检验开展异质性分析,通过MR-Egger截距实施多效性评估,最终采用留一法开展敏感性分析。结果维生素D对偏头痛的因果效应分析结果显示,IVW随机效应模型显示遗传预测的维生素D水平和偏头痛的风险呈负相关(OR=0.90,P=0.040),Cochran's Q检验结果表明存在异质性(P<0.05)。MR-Egger截距法未发现存在水平多效性(P>0.05)。留一法提示无单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偏头痛对维生素D的因果效应分析结果显示,5种方法均提示遗传预测的偏头痛与维生素D无相关性(P>0.05),Cochran's Q检验结果表明存在异质性(P<0.05)。MR-Egger截距法未发现存在水平多效性(P>0.05)。留一法提示无单个SNP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结论维生素D是偏头痛的保护因素,而偏头痛与维生素D水平不存在因果效应。
- 陈云玉冯昌强李健萍黄容朱健清
- 关键词:维生素D偏头痛因果关系
- 2015年脑血管病临床进展被引量:6
- 2016年
- 2015年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脑动脉狭窄支架治疗、新型溶栓药物、神经保护剂、叶酸预防卒中、脑动脉夹层治疗、脑血管病指南、中国卒中建设发展等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 张玉生陈云玉陈丹霞董大伟麦鸿成徐安定
- 关键词:卒中
- 局灶性脑梗死后远隔部位继发性损害的影像学被引量:1
- 2017年
- 缺血性卒中后,与原发梗死灶有突触联系的远隔非缺血部位可发生如神经元脱失、胶质增生、轴突变性等继发性损害,并影响神经功能恢复。一些先进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已被用于检测这些继发性损害。文章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陈丹霞郭叶群陈云玉麦鸿成徐炳东徐安定张玉生
- 关键词:WALLER变性锥体束神经影像分子成像
- 实验性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后同侧丘脑Aβ异常沉积机制研究
-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大脑皮层梗死后同侧丘脑β淀粉样肽(Aβ)异常沉积的发生机制。方法 电凝法制备右侧局灶性大脑皮层梗死(MCAO)模型。将5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MCAO 6 h、MC...
- 张玉生陈云玉陈丹霞麦鸿诚
- 急性高危脑梗死患者规范诊治1例报道被引量:3
- 2013年
-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7岁,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无力2 h”于2012年5月25日15∶53收入本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入院前2 h(当天14∶00时)看电视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右手控制遥控器不灵活,右下肢跛行,可独立行走,无意识障碍、口齿不清、口角歪斜,无头痛、头晕;1h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当时测血压150/90 mmHg,急查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未见明显异常”(图1)。
- 郭叶群陈云玉杨万勇徐安定张玉生
- 关键词:脑梗死个体化治疗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