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萍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护理
  • 1篇丹酚酸
  • 1篇丹酚酸B
  • 1篇单唾液酸四己...
  • 1篇单唾液酸四己...
  • 1篇动脉
  • 1篇血性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川芎嗪
  • 1篇药品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利用
  • 1篇药物利用分析
  • 1篇药物利用研究
  • 1篇原儿茶醛
  • 1篇镇痛药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苷脂
  • 1篇普外科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陆萍
  • 2篇郭良君
  • 2篇王翔
  • 1篇符海
  • 1篇李克英
  • 1篇王丽丽
  • 1篇傅明强
  • 1篇苏云霞
  • 1篇刘汉梅
  • 1篇罗小春
  • 1篇向会

传媒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17—2018年某医院骨科和普外科围术期患者解热镇痛药物利用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调查某医院2017—2018年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为镇痛药物的规范化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某医疗机构2017—2018年镇痛药物处方信息进行药物利用研究(DUR)。包括金额排序分析、序号比(B/A)分析、DDDs分析、DDC分析、DUI等指标,从宏观上分析研究医疗机构2年来镇痛药物利用的合理性。结果该医疗机构2017—2018年药品金额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氟比洛芬、丙帕他莫和氯诺昔康;DDDs前3位的分别是氯诺昔康、氟比洛芬和丙帕他莫,其DDDs值占全部研究药物DDDs总和的93.55%;氯诺昔康的序号比值B/A最大,最小的为氟比洛芬;大多数镇痛药物DUI值接近1,其中最大的为氯诺昔康,约为1.3,提示用药剂量偏大。结论该医疗机构2017—2018年镇痛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在优化镇痛药物利用方面仍有潜力,需进一步改进。
陆萍倪东杰郭良君王翔
关键词:解热镇痛药药物利用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缺血性脑卒中是为脑部供血的颈动脉和椎动脉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生组织坏死的情况,通常根据缺血的影响范围不同将其分为局限性脑缺血和弥漫型脑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其治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正常情况下会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服务,但常规的护理服务对疾病治疗的干预效果通常较差,难以让患者的最终恢复效果达到预期水平。
刘玉婵王丽丽陆萍张安伟刘汉梅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服务弥漫型组织坏死颈动脉
神经节苷脂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了解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发生与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静注GM1注射液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同时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中GM1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个案报道,合并文献病例与院内病例,回顾性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基础疾病、前驱感染史、用药剂量及疗程、合并用药、不良反应起始症状、主要表现、双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情况、发生时间、疾病平均达峰时间、实验室检查、严重程度、治疗和转归等项目。结果:收集院内病例5例,文献检索获得病例17例,合计入选病例22例,其中男21例,女1例,50~60岁患者占50.00%。GM1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生于脑出血、脑梗死及脑外伤患者;31.82%的患者有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GM1的剂量、疗程与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无明确相关性。GM1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多以肌力及肌张力下降起病,所有病例均以四肢无力为主要表现,且大多合并颅神经受累、意识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及呼吸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多在8~14 d出现,1~3 d达峰;所致肢体瘫痪程度较重,临床结局较差。结论:GM1可能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用药时加强用药监护,确诊吉兰巴雷综合征后应及时停药并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避免不良反应的进一步加重。
苏云霞王翔傅明强陆萍向会郭良君罗小春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吉兰巴雷综合征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内科老年患者的综合护理初探
2016年
对内科老年患者的综合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3年间收治的内科老年患者125例,男72例,女53例,进行综合护理。结果:29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显效27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21%。5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显效53例,有效5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38%。14例糖尿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显效13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86%。21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71%。3例其他疾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内科老年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良好。
陆萍
关键词:内科老年患者综合护理
超声引导取环术13例报告
1999年
陆萍符海李克英
关键词:超声引导取环术IUD
HPLC法同时测定复聪合剂中5种成分的含量
2022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聪合剂中原儿茶醛、盐酸川芎嗪、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双波长检测。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1%醋酸(A)-甲醇(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5 nm和40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原儿茶醛、盐酸川芎嗪、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丹酚酸B分别在10~90μg·ml^(-1),20~200μg·ml^(-1),20~200μg·ml^(-1),20~280μg·ml^(-1),50~1000μg·m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9%,99.93%,100.15%,101.28%,97.86%,RSD分别为1.01%,1.52%,0.56%,0.89%,1.34%(n=6)。结论:建立的HPLC双波长检测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同时测定复聪合剂中5种成分的含量。
易高蒙倪东杰陆萍郑巍孙金勇
关键词:原儿茶醛盐酸川芎嗪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酚酸B
共1页<1>
聚类工具0